5年前被董明珠怒斥,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現狀如何

2022-02-13     生活幸福

原標題:5年前被董明珠怒斥,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現狀如何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專。 —曹植

人生的價值不應該被定義,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有自己的選擇,職業的選擇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應該是以一個通俗易懂的道理,但是可惜很多人都沒有看透。

現在的家長強制的要求孩子進入政商界,成為一個體面行業的人才,但是卻仍然對某些行業存在偏見。

近年來關於北大畢業生賣豬肉,清華畢業生當保安的新聞層出不窮,成為了社會奇聞,但實際上這種現象並不健康,這位從北大畢業的高材生便為我們講述了這個道理。

他的名字叫做張天一曾經是北大法律碩士,5年前他因為從北大畢業後跑去賣米粉受到董明珠的怒斥,那麼如今的張天一現狀如何呢?

一、優秀的北大碩士,竟然畢業後選擇賣米粉

1990年張天一出生於湖南省常德市,作為家裡的獨生子,父母卻並沒有過多的在他的教育上費心。

所以說,這種自由的教育模式也讓張天一的思想非常的自由,愛好非常的獨特,他從小酷愛閱讀,在上學的過程中就經常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歪門邪道,非常的另類。

不過就算再另類,他在學習上仍然投入了百分百的用心,12年寒窗苦讀後,2008年他終於參加高考。

本來受到全校師生期待的他是很有可能考上北大的,他在高考寫作文的時候,卻非要用文言文寫了一個與常人不同的文章,結果文章被判0分。

當年的張天一與北大失之交臂,不過父母也並沒有在這件事上過多的責怪他,之後他考入了北京另外一所大學學習法律。

在進入大學之後,他身上的思辨才能以及寫作才能就完全的展現了出來,大學期間他做了很多的事。

在《青年文摘》,《讀者》等各大熱門雜誌上投稿,之後他在碩士考試中成功的進入了北大學習法律專業,並在北大參加了很多演講比賽,口才一流,全校知名。

另外他的校外編輯作者工作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收穫了大量的點擊量,甚至在後來還成為了《潮生》的主筆,總之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大學生。

實際上,如果張天一順利的從北大畢業和其他同學一樣的選擇的話,那麼他能夠進入一個非常優秀的律師事務所,甚至是法院成為一名高薪的法律工作者,但是他卻並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而做出了讓許多人都無法理解的一個決定。

二、調研後發現米粉市場,卻遭到董明珠的痛批

大學畢業的張天一併沒有選擇成為白領,也拒絕了很多500強公司的應聘邀請,而是選擇開始創業。

他選擇創業的方向也讓人覺得非常的震驚,他竟然看中了米粉的市場,並做起了伏牛堂的米粉店。

這件事一出,在當年也引發了很大的轟動,朋友老師以及父母都勸他不要做這些無用功,選擇這個行業簡直是埋沒了張天一的才能。

但是他偏偏的不聽勸,進一步的開拓米粉的市場,在中國人的飲食習俗中有這麼一句古話叫做南粉北面。

就是說在南方人口中,粉是他們的一個日常主食,而且經過張天一的調研之後,他發現米粉的市場也是非常廣闊的。

除了中國南方很多人喜歡吃粉之外,包括東南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區都非常喜愛米粉,但是他發現米粉的品類並不如麵條那麼廣泛。

如今中國現存的眾多米粉還都是一些小店,根本沒有發展到連鎖以及全國知名的規模,它的發展極度滯後。

所以說就為自己的品牌創造了機會,雖然說米粉行業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他卻在這件小事上發現了商機,並且希望能夠把它做到最好。

但是沒有想到,也正是從北大碩士畢業開始賣米粉這件事流傳之後,張天一確實出了一次名,他的名字被和那些北大畢業賣豬肉,清華畢業當保安的人相提並論。

大家都認為這麼一個人作為高材生卻白手起家,做這種起早貪黑的工作實在是屈才了。

在2015年中央電視台的熱播節目《青年中國說》里,董明珠在了解到張天一的事跡之後,也提出了犀利的觀點。

認為張天一的行為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學了那麼多年的法律,但卻做了一個不相干的職業,沒有發揮出一個青年應有的價值。

董明珠對他的怒斥,也讓他一時間成為了媒體口中的眾矢之的,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三、寫文章回擊社會的聲討,他在這條路上走得堅定

但是張天一畢竟是一個口才文筆出眾的北大高材生,面對董明珠的指責,他也絲毫沒有露怯,更是在後來寫出了一篇《北大法律碩士畢業生辭職賣米粉》的文章。

這個文章看似是自嘲,實際上也是在對董明珠的指責發出屬於自己的反擊,他細數了自己在大學期間從事過的10種職業。

同時也提出了一個犀利的觀點,稱人生是一個自由發揮的問答題,而並不是選擇題。

所以說人生有無數的可能性,他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性,所以這件事情是自己的選擇,崗位無高低。

這篇文章一發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篇文章不僅是對於當年董明珠犀利指責的一種回應。

同時也是為自己的米粉打開了宣傳度,社會上對於張天一的觀點也分為兩類,首先第1類是在聲援董明珠。

認為張天一做的行業不值一提,屬於低端的服務行業做不出什麼門道。

第2類則是聲援了張天一本人利用自己的才華善於營銷,並看好他未來米粉連鎖的前景,一時間兩種聲音也在社會上僵持不下。

但是無論社會上對張天一有什麼樣的討論,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討論讓他的米粉變得越來越火。

四、米粉行業占有成績,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在這些議論的聲音中,張天一成為了國內數百家主流媒體報道的對象,在後來他攜帶著自己獨創的米粉登上了綜藝節目天天向上,讓全國人看到他米粉的潛力,打出了更多的知名度。

針對大學生創業這個欄目,他更是登上了央視的節目對話,講述了自己的創業過程,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他在做什麼,以及他的思想。

在節目上張天一曾經說過這句話引發眾多人的關注,他說走賣米粉的路,跟前輩的這些期望兵分兩路。

他犀利的言論回應,也一時間引發了眾多的議論,大家以為張天一這樣的行為也是在為本身米粉品牌造勢。

確實,在這些切磋與議論中,他的米粉知名度變得越來越大,如今他的連鎖店已經開了很多家,一年米粉的營銷額億元起步,店戶開出了10餘家。

店鋪的名稱從最開始的伏牛堂,變成了如今的霸粉,他把米粉的品牌立意一步的深化。

想把這一件小事做好,想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獨一無二,與別人都不一樣的樣子。

結語

在普世價值觀中總存在著一種誤解,大家認為只有當上領導之後,進入國企成為公務員才是一種成功。

同時對於某些行業存在一種歧視,張天一的行為以及經歷卻在告訴我們,把手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那麼這也是一種莫大的成功。

民以食為天,張天一併不以為恥,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追求的不是千人一面。

我們追求成功,但是畢竟成功的人是少數能夠走上頂峰的人是有限的,所以說不妨轉換目光,做一些真正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這樣的話才能夠維護社會的多元化,張天一的選擇曾經讓無數的人惋惜,但是他如今的成就也是堵住了很多人的嘴。

他作出選擇的那一刻已經證明了太多的事情,他在追逐自己的夢想著這樣的結果,無論成敗都是對於這位高材生最好的報答。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0ae37e03eb553d5ffa68a38ebf039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