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不到3L,綜合續航超2000km,插電混動還是過渡技術?

2024-05-29     懂車師哥

2024年5月28日,比亞迪發布了它們的第五代DM-i技術,官方用了三個「最」字總結。發動機熱效率46.06%、百公里虧電油耗2.9L、滿油滿電綜合續航里程2100km,三個數據都比較吸睛。

與此同時,比亞迪秦L和海豹06 DM-i這兩款率先搭載DM-i 5.0技術的新車正式上市,指導價均為9.98萬—13.98萬元,引得眾多網友為之叫好。不曾想,眾多專注純電領域的車企領導人,還在叫囂「插電混動只是過渡技術」,當一台混動車型能耗指標逼近純電車的時候,這樣的言論或許就應該停止了。

看完比亞迪的發布會,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樣,都很好奇第五代DM-i是如何做到續航超過2000公里的,相比上一代技術,為何會有這麼大的提升?

我們都知道,DM-i系統是以電為主的動力架構,這兩款新車都採用了新的電機,電機功率為120kW,相比秦PLUS DM-i的132kW電機,功率進行了下調。大夥看到這先別激動,功率雖然進行了下調,但是整車的性能依舊是往上走的,咱們接著往下看。新車搭載的電機採用分段磁鋼和超薄矽鋼片,工作效率相比上一代電機提升5%。更重要的是傳動系統的升級,新車的減速機構從原本的平行軸結構改成了行星齒輪結構,豐田的THS混動系統也是採用這一結構。另外,上一代混動系統的發動機到P1電機之間是齒輪直連,新系統變成了雙離合器控制,這樣做的好處是P1電機參與功率輸出時,可以不需要再拖著發動機工作,兩者可以共同輸出也可以獨立工作,提升效率。

說完了電機咱們再看電池,比亞迪秦L和海豹06 DM-i入門車型都採用了10.08千瓦時的磷酸鐵鋰電池,比秦PLUS DM-i的55km版本多了一度多,CLTC純電續航為80km。新電池包採用第二代電池直冷系統,還有電池主被動均溫技術,能量密度達到115Wh/kg,相比上一代提升15.9%,對於車輛輕量化有較大幫助。比亞迪秦L的車身尺寸比秦PLUS DM-i整體大了一圈,電池還進行了擴容,但是整備質量卻只重了160kg。

當然,插混車型跑得遠的秘訣還是在於發動機的高熱效率,省油才是根本。全新的1.5L發動機採用米勒循環,據稱壓縮比可以達到16:1,最高熱效率46.06%。發動機最大馬力為74kW,相比上一代發動機降低了7kW。有意思的是,發動機功率和電機功率都進行了下調,但是車輛的零百加速時間都是7.9秒,從這一數據也能看出整套動力系統升級帶來的變化。官方宣稱百公里虧電油耗為2.9L,如果汽油價格按8元/升計算,相當於每公里用車成本只要2毛多。不過為了實現續航破2000km的目標,廠家還是隱藏了一些小心思,比亞迪秦L的油箱容積相比秦PLUS DM-i增大了17升,達到了65升。

國內新能源市場發展迅速,在價格戰的推動下,插電混動車型的增速甚至超過了純電車型。相比純電車型,插電混動車型既不影響日常使用體驗,又能夠享受綠牌等政策優惠,當能耗足夠低時,使用成本也會更接近純電車型,所以我認為插電混動並不是過渡技術,而且還存在進步空間,油耗也有可能更低。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插電混動車型會繼續和純燃油車以及純電車競爭。在使用成本相近的情況下,同價位的純電車和插電混動車型,你會怎麼選呢?(文/阿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de1b0ce7f241cb810c0b695d32190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