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和練拳時如何拔起委中大筋?

2023-06-27     武術人

原標題:站樁和練拳時如何拔起委中大筋?

委中大筋是《內功四經》中用到的一個術語。《內功四經》中講:「委中大筋竭力要直」。那麼委中大筋是哪裡?為什麼要拔直委中大筋?如何在站樁和練拳中拔起委中大筋?下面我們來詳細談談。

一、委中大筋是哪裡?委中大筋是我們膝蓋後面膕窩的一條大筋,平時腿彎曲不用力的時候用手摸一下,它是柔軟的。當腿用力蹬直的時候,它是膨起的,這時摸起來就是硬硬的,筋漲起來的那種硬。也就是說委中大筋是我們腿部力量的重要參與者。比如當我們坐著要起身時,卻被人用力下按,這時起身,委中大筋就會膨起,再比如以弓步用力推人或者推前方的重物,這時後腿的委中大筋也會膨起,做類似這些動作時用手摸一下都能感覺到。

二、為什麼要拔直委中大筋?委中大筋在我們站樁和練拳中的作用非常大,但被很多人忽視了。比如有的人馬步樁或者三體式樁可以蹲的很低,但摸一下委中大筋卻是很柔軟的,說明委中大筋沒有參與到腿部的支撐力量,也就是沒有後面的撐力。所以如果與對方的前後發力對抗中,後面沒有支撐則很容易被打飛出去。如果對方近身往側面橫向發勁,這時的後面變成側面,側面委中大筋沒用上力,則很容易被別人往側向橫摔出去。但如果委中大筋拔起,長期練習,則兩腿後面支撐力會非常強,如果對方從前面發勁推來則不容易推動,而且像撞上門板或者一堵牆的感覺,如果是側面支撐也有很好的腿部力量保護。

其次,委中大筋可以參與構建後腿的「弓形」結構。在武術練習中,如何高效的利用後腿的力量是非常關鍵的。委中大筋的拔起就像弓弦拉緊一樣,胯和腳是弓的兩端,此時配合上丹田勁力的貫通,整個後腿就像一張拉滿弦的弓,或者像隨時準備要捕捉獵物的猛虎一樣,蓄勢待發,在下令的瞬間可以將身體整體崩彈出去。委中大筋的拔起可以保證後腿快速高效的移動和爆發,正如心意/形意拳譜《十法摘要》中講:「快步者,起前足,帶後足,平飛而去,並非踴躍而往,猶如馬奔虎踐之意也。」如果沒有委中大筋的拔起,如果沒有丹田的持續貫氣,如果沒有後腿的弓形崩彈,這個步法是很難做到的。

另外委中大筋的拔起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膝蓋。在武術運動中,有的動作需要大幅度的蹲起或者屈伸發力,常年累月的練習容易造成運動損傷,而委中大筋的拔起把力量轉換到了丹田和胯部,同時委中大筋可以從後面支撐膝蓋,減少膝蓋受力,不需要過度彎曲腿部就可以獲得強大的力量來源,膝蓋只要保持「腿弓」的弧形彎曲即可。

三、站樁和練拳時如何拔起委中大筋?腿站直時很容易做到,只要腿用力蹬直就可以。但站樁時大都要求腿部彎曲,這時如何拔起委中大筋呢?其實懂了道理,方法也很簡單。比如當我們在練習丹田功的身法時,要求兩臀與尾骨向前收束,並向上托起丹田。關鍵之處就是這個上托丹田,上托的同時要將腳底之勁有上提之意,此時委中大筋自然膨起且有力。這很好驗證,用手摸一下就可以感覺到。練拳的道理一樣,比如心意拳的束身出步,形意拳的三體式出步,太極拳步法等等,後腿本身都是彎曲的,如果拔起委中大筋,練出來的拳自然效果不同。古人講「立木頂千斤」,如果沒有拔起委中大筋,如果沒有丹田翻起上提,如果沒有從下往上的頂勁,那麼腿部彎曲發力是很難達到這種效果的。

【作者簡介】丁寧,1980年生,山東萊陽人,現居北京。自幼好武,遍訪名師,先從名師學習(李存義傳尚雲祥系)形意拳、(郝為真傳閻志高系)太極拳等內家拳法,後經友人介紹拜于山西祁縣戴家心意拳田如文先生門下,得師耳提面命,傳授心意真功。近年來經恩師授意廣傳心意拳。在傳習的過程中,本著求真的態度去探究拳術的原理和核心。秉承著符合常理,符合拳理的原則,以自身實證與師傳印證,與拳譜拳論印證的方式去研習和傳承。並對心意拳、械等體系有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傳授中善於用傳統方式、深入淺出的講解和還原內家拳真義。擅長講解丹田功,心意拳譜,易筋經貫氣訣(又名《萇氏武技論》等),內功四經,太極拳論等核心與經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d2aabef08c6f96f6bcf25b59803f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