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期刊!北大主辦《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徵稿

2022-05-03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投稿期刊!北大主辦《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徵稿

第3521期文化產業評論

《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撫州學刊)》是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主辦的研究性學術期刊書(Jook, Journal Book),現誠邀各學科作者投寄稿件。本刊以文化、科技、數字經濟、中醫藥、信息工業及其相關領域的理論性、實踐性、歷史性的研究為主要內容,重點探討當下中華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發展的熱點和趨勢,設置「行業前瞻」「理論視野」「政策觀察」「撫州探索」「文化名城」「科技創新」等欄目,以學術期刊的方式編輯內容,以圖書專著的形式出版發行,每年十二月付梓,支付稿費,詳見正文。

作者 | FZICIPKU

編審 | 時光

編輯 | 時光

來源| 北大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撫州

《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撫州學刊)》是 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主辦的研究性學術期刊書(Jook, Journal Book)。

本刊依託 北京大學深厚的人文底蘊與多學科交融環境,以及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二十餘年文化產業研究的探索和積澱,緊貼和踐行 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的定位和宗旨, 致力於打造中華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的學術高地與交流平台,推動中華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

《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撫州學刊)(2022年卷)》刊稿件投遞截止時間為2022年7月31日,誠邀各學科作者投寄 未曾在公開出版物或網絡上發表過的稿件。

投稿須知

文稿類型

論文文字 中英文均可,但中文以 簡體字為限,英文內容不超過當期篇幅的五分之一。同時本刊歡迎使用其他語言如 日文、韓文、法文等來稿,經審議通過,本刊將原文刊登。 論文須是原創性且完整學術格式的論文,中英文文稿篇幅不超過一萬字為宜。

論文格式

(1)來稿請用電腦採用 WORD 文檔形式處理, 文件名註明「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投稿」,用電子郵件 「附件」形式投寄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若不能用電子郵件投稿,可郵寄列印稿。若文稿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它圖表,請用 電腦製作相關內容, 並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數字、文字、圖線清晰、規範。文字橫向排列,並註明頁碼。

(2)本刊為統一文稿規格,編訂了論文撰稿體例,敬請參考遵循採用。來稿請以 首頁(首頁註明:中文論文題目、作者姓名與任職機構、通訊地址與電話等相關資料)、 中文摘要(二百字以內)與 四至六個關鍵詞、英文摘要(二百字以內) 與四至六個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書目及附錄(如有需要)為序,各項獨立起頁。

(3)標題使用小二號字,宋體,加粗顯示;正文使用五號字,宋體;圖題、圖注、表格、標註、參考文獻使用小五號字,宋體。文中英文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根據其在文中所處位置選用相應字號。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4)引文標註採用文後注形式,採用[1][2][3]……的形式統一編碼。文獻徵引請使用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版權事宜

(1)本刊 不接受已正式出版,以及一稿數投的論文。邀請論文不在此限。對於侵犯他人版權或者其他權益的文稿,本刊概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

(2)經刊登的論文, 版權歸本刊所有。非經本刊同意,不得轉載或轉譯為其他語種發表。邀請論文不在此限。

(3)經刊登的論文,支付 稿費1000元並贈送樣刊兩冊

稿件交寄

請於 7月31日之前提交稿件,來稿請通過電子郵件投稿,本刊編輯部收到後將會及時回復確認。請勿由私人轉遞稿件,以免輾轉貽誤。本刊編輯部收到後即回復, 2個月後未被刊用可自行處理。本刊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開具任何書面錄用通知,請謹防詐騙。

詢問本刊出版相關事宜請聯繫:《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撫州學刊)》編輯部。

聯繫人:謝周瑩

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

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成立於2020年7月,是北京大學與江西省撫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研究機構,緊密依託北京大學的學術優勢和撫州地方的資源優勢,堅守「創建世界一流、服務國家戰略」的建院宗旨,以推動北京大學教學科研和撫州經濟社會建設、引領全國文化傳承與創新改革實踐、推進世界文化交流和人類文明互鑒為發展目標,力爭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綜合型文化智庫。

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充分發揮高校和地方的各自專長、優勢互補,推動「政產學研」的協同創新。堅持原創導向,積極開展中華美學、戲曲文化、宗教文化、傳統古建保護、文化創意、文化金融、數位技術和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堅持需求導向,圍繞撫州經濟轉型、社會發展、產業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有關地方發展的重大議題,積極開展務實有效的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

話題互動

您對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加入社群

推薦收聽

全國小學生都在唱!《孤勇者》憑啥火了?

中國男足的輿論環境為什麼這麼差?

創始人卷錢跑路,萬門大學暴雷早有預謀

看完林黛玉發瘋文學,發瘋的竟是我自己

被售後壓垮的泡泡瑪特,還能成為迪士尼?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運維3000多期(持續8年有餘,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7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1ba04f709d3784d3ba99f4d8714e0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