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錢鍾書《圍城》:思「圍城」人生,繁瑣的生活中如何尋求真諦?

2019-11-28     九門憶史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長篇小說,其風格獨特語言精妙,在故事中善用妙喻穿插嘲諷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圍城》塑造的人物性格現實而典型,心裡描寫細緻而傳神,包含深刻的思想意蘊。

正如楊絳先生說:「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人生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圍城,作者借圍城的故事引起了人們對人生的思考。

一、品讀《圍城》

《圍城》的故事講述的是留學的方鴻漸不學無術並未取得畢業證書,帶著買來的假文憑歸國後的情感,工作和生活故事。由於故事中涵蓋的內容複雜,我們從幾個方面分別來看圍城吧。

(一)圍城中的愛情

1.蘇文紈:方鴻漸在歸國的船上遇到曾經相識的蘇文紈,蘇文紈對方鴻漸是很有好感的,然而方鴻漸卻和已經有了未婚夫的鮑小姐亂搞在一起,引起了蘇文紈的嫉妒與不滿。

蘇文紈富有才華更看重自己的愛情,但是十分忸怩。比如雖然她不恥方鴻漸放縱的行為,卻在鮑小姐下船之後又主動貼合方鴻漸。回國之後她又主動去追方鴻漸,方鴻漸卻心繫唐曉芙。對此蘇文紈除了吃醋之外毫無辦法。

文紈空有才名而淪落到與男人們玩弄心計,喜歡男人簇擁在身邊,虛偽的純凈以及容易被感染,她所追求的女性新生活是媚俗的。所以蘇文紈的結局只能下嫁給曹元朗——一個勉強符合他心中標準的詩人。

2.唐曉芙:唐曉芙在《圍城》中是以一個完美女性的角色出現的,可愛又率性。她愛上了方鴻漸,卻不是她理想中的樣子,「我愛的人,我要能占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待我。」

她對方鴻漸說完這些話,給方鴻漸的美夢致命一擊,也給她自己的少女情懷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可以說唐曉芙是方鴻漸心中的幻影,他們都有對愛情的崇高理想,而唐曉芙是純粹的,方鴻漸是虛偽的,對此方鴻漸心知肚明。

所以他的過去是使他不能與唐曉芙在一起的高高的壁壘,他和唐曉芙的愛情剛生萌芽就輕易的被蘇文紈的報復擊碎了。

3孫柔嘉:她並不單純像她的名字那樣,溫柔和順從可以作為她的武器。孫柔嘉知道方鴻漸心中有他的唐曉芙,但她還是果斷追求了方鴻漸,因為她看出了方鴻漸的懦弱。在她的誘導下,利用謠言坐實了她跟方鴻漸的情人身份。孫柔嘉與方鴻漸能走向婚姻卻無關愛情,兩個戴著面具的人的結合,註定了他們婚姻的不幸福。

4.方鴻漸:方鴻漸的人格具有兩面性。他帶著面具欺騙了所有人,卻對自己很誠實。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愛情和幸福是什麼樣的,但他過去玩世不恭的品性讓他在自己遇到唐曉芙的時候無法跨越自己與純凈的那道鴻溝。

方鴻漸的懦弱和虛榮讓他戴上面具跟孫柔嘉結了婚。方鴻漸對外展現出紈絝子弟的形象讓人生恨,但是他的善良和迂執,他的正直和不諳世事,又讓人心神憐憫無法怪罪

可能正如他的好友趙辛楣所說:「你不討厭,但全無用處。」道出了當代很多知識分子真實的處境,而至於今天很多人也處在同樣的狀態下。

愛情是讓人嚮往的,《圍城》中的愛情道出了愛情中的苦樂酸甜,真實的愛情不僅需要真誠的對待,可能還要長時間的堅持純凈,相信愛情的存在保持自己的純凈才可能等來自己生命中的唐曉芙。

現實中太多人對待愛情時過於愛惜自己的羽翼,將自己扮成一個不完全是自己的樣子。真誠僅僅是打開愛情圍城的鑰匙,內心的純凈才能決定一座愛情之城是不是真的屬於你。

(二)圍城中的處世之道

圍城為我們揭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的處世之道。

例如書中開篇就寫到方鴻漸與有夫之婦亂搞,眼見同學出雙入對,寫信給父親想要退婚,被父親痛罵一頓才作罷。儼然一副紈絝子弟嘴臉。為了給岳丈一個交代,買了一個假文憑回國。

可以說方鴻漸諸多不幸經歷是他的處世之道存在很大問題造成的。他的不努力不作為,使得他在留學過程中不能得到學位,貪慕虛榮又使得他在回國之前買了假文憑,他玩世不恭讓他在面對色慾引誘下不能自持,以致於後來他對自己的感情、工作處境不滿,不可知的是他在這其中有多少心虛的成分。

蘇文紈作為一個擁有博士稱號的高級知識分子,極其看重自己的愛情。她享受與男人們保持曖昧的狀態,但是當方鴻漸偶然認識了唐曉芙,她才知道自己的夢破碎了。

方鴻漸置蘇文紈於不顧追求唐曉芙的時候,蘇文紈除了嫉妒和促狹別無他法。她知道自己喜歡方鴻漸,卻只敢暗處使勁,費盡心思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她極力營造新女性的形象,卻始終不能擺脫中國傳統觀念的束縛,不敢扯掉遮羞布對方鴻漸說出「我愛你」

所以她只能在方鴻漸跟唐曉芙在一起的時候,說出了方鴻漸的種種過去。蘇文紈在對方鴻漸追求失敗後急於重塑自己的自信,於是下嫁給了極力迎合自己沒有任何個性的曹元朗。

蘇文紈在追逐愛情的時候,顯示出她為了保持自己塑造的人設,不肯說出自己的心意,同樣也是因為愛惜自己的羽毛急於找回自信,嫁給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犧牲了她曾最看重的愛情。

方鴻漸在情場職場雙雙失意後,被孫柔嘉誘惑進入了她的圍城中。方鴻漸沒有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女人,僅僅將他們的婚姻作為一個可以逃避失敗和壓抑,追求自由生活的幸福港灣。

孫柔嘉很好的利用了她的武器,利用了她的柔弱和溫順,恰到好處的讓方鴻漸覺得可以被自己所依賴,她所表現出的不世俗的一面恰好與方鴻漸的觀念高度一致。或許孫柔嘉婚前塑造的自己太過真實,婚後表現出真正自我的時候讓方鴻漸覺得不是一個人。

真正的孫柔嘉強勢而又有主見,但此時的方鴻漸已經深陷圍城進退兩難。孫柔嘉並沒有顯赫的家世,所以她的一切都要自己去爭取,方鴻漸後來的種種不幸不完全是孫柔嘉造成的,孫柔嘉的工於心計不過是她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所用的手段罷了。

二、現實中的「圍城」人生

《圍城》揭示出太多的現實問題。圍城不單單是婚姻在這一層面,求學,求職,人生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一個圍城。

圍城恰到好處的比喻了人生的種種困境。比如:婚姻被很多人稱為愛情的墳墓,但是每天都有無數人沉溺在愛情中奔向婚姻的殿堂。愛情是美好的,沒有人能否認,但是生活不僅僅只有愛情而已,婚姻後的生活往往會在愛情的基礎上增添許多新內容,例如柴米油鹽、養孩防老。

瑣碎的事情占用了愛情中用來享受美好、快樂的時間。在戀人的面前人永遠是有光芒的,但是在家人面前則不然。婚姻並不是埋葬了愛情而是婚姻讓很多原本不屬於愛情的東西占用了本來屬於愛情的時間。

我們覺得婚姻是一個圍城,不過是在戀愛的時候給自己做了太多的偽裝,省略掉了原本生活的樣子,如果這些生活的瑣碎一開始就是愛情的一部分呢?

所以在筆者看來《圍城》中方鴻漸的種種遭遇,根本原因在於他不成熟的人生觀。方鴻漸本是北平大學畢業生,在當時的社會上有這樣的文化水平遠不能稱其失敗,在留學之後新舊文化的衝擊,中國傳統文化構建的價值觀開始崩塌,導致了他後來的玩世不恭,問題積小而巨造成了他的諸多不幸。

世間有很多美好,人人都想得到,得到固然開心但誰又能統統得到,要時常看看自己手裡握著的,懂得知足才能快樂。

方鴻漸見識甚至觸碰過許多美好,比如他可以留學歐洲,若他再努力些,便能拿到真正的學位;比如他和唐小姐互有好感,他再真誠一些也未必求而不得;比如他也曾在大學任教,若再謙虛踏實一些也可以桃李滿天下…

我們讀著書上的別人,遺憾他總是欠那麼一點堅持,然而現實中,我們又何嘗不是方鴻漸式的大多數。所幸方鴻漸畢竟是北平大學的畢業生,即便家族衰落,他也可靠自己找到棲身的事業;所幸我們的手裡也都有各自的財富,即便不那麼順風順水,踏實的走下去也一定會擁有幸福。

書寫完了,故事還沒結束,圍城之外可能是漂泊也同樣是自由,圍城之內有牽絆但又何嘗不是溫暖。智者樂山山如畫, 仁者樂水水無涯。 從從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結語:

「圍城」可能是生活的常態,人總希望自己人生的境遇有所突破,但流動的結果不過是從一個圍城進入到另一個圍城。所以,不能像故事中人物那樣貪慕虛榮,因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盡的。

知足才能常樂,圍城沒有好或者不好,只有人對境遇的滿意與否。如果人都能清醒的認識自己,努力去營造屬於自己的圍城,何必苦苦去闖別人的圍城呢?

參考文獻:

[1] 錢鍾書.《圍城》;

[2] 陳亮輝.品錢鍾書《圍城》,思「圍城」人生.語文學刊2014年12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yBCuW4BMH2_cNUgln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