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清文化中的矛盾與混亂——聊聊東南亞的土著文明

2020-02-15     九門憶史

關於世界文明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考古界重中之重的問題,關於問題的答案,也在隨著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而慢慢發生變化。有一段歷史時期,特別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考古界基本上認為文明最早起源於西亞地區,西亞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孕育出了最初的文明,世界各地的其它文明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的收到了西亞文明的影響。

然而隨著「碳14探測法」以及新的測定絕對年代的原子物理學應用到考古領域當中,人們對文明是否全部起源於西亞地區有了新的疑問。西亞兩河流域的文明真的是世界文明最初的源頭嗎?

新的探測法的出現也恰恰證實了考古界的這一疑問,西亞地區的文明並非是世界史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與兩河流域的文明並行存在著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其它流域的文明,它們的文明呈現著自身的獨立性,而並非是收到兩河流域文明的影響。

截止目前,考古界對於世界文明源於西亞的這種說法均以否定,而接受了文明在世界各地幾乎同時產生,並在最初階段不受影響,發展出了獨立自主的文化文明。

東南亞地區的文明源頭一直以來都被考古界廣泛認為是受到來自北方中國以及印度支那地區的影響,東南亞地區最初的文明火苗也是從中國或者印度傳入。然而隨著近年來探測年代的越來越準確,再加上東南亞的越南和泰國地區出土的多處文化遺址,比如仙人洞洞穴遺址、能諾它遺址以及班清遺址等等。

從這些遺址當中出土文物所測定的時期甚至比中國和印度遺址還要往前,這一發現震驚了整個考古界,伴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東南亞文明起源的再探查。然而真相的發掘也並非一帆風順,在發掘東南亞文化遺址的過程當中依舊產生了眾多疑惑與矛盾。接下來筆者將以班清文化為例,分享一下筆者關於東南亞地區文化起源的見解。

一、東南亞文化起源的獨立性表現

東南亞地區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區,各種語言宗教文化等盤根錯節、錯綜複雜,要想完全理順其文化的每一個源頭是一件工程量巨大的工作,換而言之意義也並非很大,因為文化與文化之間總是存在著相互之間密不可分的影響。總得來說絕大多數考古學家都認為東南亞地區的文明受到了很多來自中國、印度以及西方地區的影響,當然這中間也應該不能夠忽視東南亞本土文化因素。

(1)被忽視的先進的東南亞史前時代

一直以來考古學家均認為東南亞地區誒出現文明的時間要相比印度和中國來說晚了很多,然而據最新發掘的遺址中東南亞早在公元前9700年就已經出現了新石器文化早期階段的影子,從遺址中發掘出的農耕和陶器更是正視了這一點。

除了新石器文化遺址,同樣也發現了足夠數量的紅銅器和青銅器,測定年代後發現青銅器的出現早在公元前3600多年就已經出現。無論是作為文明的真正起源的農耕出現,還是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重要階段青銅器的出現,東南亞文化出現的時間相比中國、印度等地區不僅並行,甚至略有先進。

(2)東南亞自身考古學者的自證

上個世紀的歷史類著作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史學家們通常把西方喻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在總論西方歷史的發展變化的同時,兼論對此同時期的其它地區,這是歐美史學家一貫的行文風格,也從側面表現出考古界的權威在西方歐美國家手中,這也源於東方各國的考古學並未得到長足發展。

歐美學者一向認為越南的「東山文化」受到了西亞地區的文化影響,然而越南本土學者突破了原有的研究模式,顯現出了越南地區早期金屬時代的風格面貌。證明了馮原文化中的金屬器是本土文化經過自身文化的進步,從新石器時代慢慢過渡到金屬器品的階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東南亞本土文化的先進以及在文化進程中同樣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三、班清文化中的矛盾與混亂

似乎已經有了東南亞本土文化獨立性的證據了,似乎已經可以證明東南亞地區的文化是和印度、中國、西亞等地區一樣是想對獨立發展而來的了,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依舊有很多學者對此保持著懷疑態度。

(1)班清文化的研究與混亂

班清文化最早出現在世界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它之所以不是一個普通的文化遺址是因為在其中發掘大量的青銅器和彩繪陶器。用考古學中常用的熱釋光法測定陶器殘片後的年代後,學者們驚人的發現它的時代早在了公元前五千多年到公元前四千年,超過了世界考古史上任何一個的青銅器出品的年代。

這一爆炸性的新聞立刻吸引了世界各地考古學家的眼光,隨之而來的就是官方本土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著作。

然而儘管如此,考古學者們對此依舊保留著懷疑的態度,截止到現在關於班清文化的正式研究報告也並未發布,對班清文化的研究也極其有限幾乎空白,只能利用有限的資料結合併加以推敲設想。對於班清文化已有的文獻資料考究發現,有著為數不少的混亂與矛盾,這也不得不加深學者們的懷疑。

班清文化遺址中被發掘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個歷史階段的文化古物,而是一個墓葬群,根據有限的資料顯示這個墓葬群包含著從新石器晚期開始,經過了青銅器時期到之後的鐵器時期三個時代階段。而其中事實依據和資料出現矛盾的地方就在於青銅器和彩陶是同時期的產物,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在班清文化遺址研究發布的簡要報告中指出,班清遺址的墓葬按照年代劃分有八期,其中第四期的墓葬陶器開始出現彩色裝飾,這也是最初的彩陶,隨之而來的第五期墓葬當中則大量出現成品的彩陶,這表明彩陶的工藝已經成熟。

在同一期的墓葬中,除了這些大量的彩陶之外同時出現了大量的青銅器,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青銅器的某些部位已經出現了銅和鐵這兩種金屬,這代表著鐵器已經開始盛行。而矛盾的地方便在於研究報告中並沒有指出彩繪手法是和鐵器同時出現,事實證明彩繪陶器並不是出自在青銅器時代而是鐵器時代,因此把班清文化遺址當成青銅器時代的代表就略顯不合適。

(2)班清文化具體的時代問題

前文我們提到越南地區的馮原文化有清晰的跡象表明,馮原文化中出土的金屬是來源於越南本土而非其他地區。然而關於班清文化遺址卻無法和馮原文化一樣可以清晰的顯露出來真實的文化面貌,它到底是屬於什麼歷史時代的文化遺址,人們依舊無法確定。

與班清文化遺址相類似的是能諾它文化遺址,能諾它文化遺址同樣也主要是墓葬,歷經三個歷史時代,遺址文化層有十幾層之多,從早期的金屬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以及鐵器時代均有所展示,其中主要部分依舊是青銅器時期。

和班清文化遺址一樣,無法確定其具體的歷史時代也就並沒有辦法毫無懷疑的把班清文化遺址作為東南亞文化早期獨立出現的證據所在。泰國和越南地區關於青銅器出現的時間差同樣也是一個難以證明的問題,畢竟泰國和越南地區在地緣上並沒有太大的阻礙,文化的產生不應該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同樣也是難以說明的問題。

結語:

總的來說,班清文化遺址的發展代表著東南亞早期文化的盛況,文明的先進程度也是據世界之首,然而如果說東南亞文化完全獨立於其它地區而未受到影響,則依舊需要不斷的考證,畢竟班清文化遺址的研究上確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混亂與模糊。

鑒於關於班清文化遺址的研究著作確實較少,筆者只能根據僅存的文獻資料以及實物證明來加以考究和推測,東南亞土著文明的起源依舊是需要花費漫長時間和精歷,不斷的去考究才可以得出結論。文化到底起源於周邊地區的影響,還是由原始部落的演變而自然而然的發展形成,依舊是歷史中的一個謎題。

而關於班清文化,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文化遺址的發現對於了解東南亞早期文明的現狀有些及其重要的作用,填補了早期文明的空白,擁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pZXT3ABjYh_GJGVyZ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