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瓦罐里涮火鍋,菜品都很少見!

2023-07-20     銀川餐廳推薦

原標題:銀川瓦罐里涮火鍋,菜品都很少見!

紀錄片里講川渝地區的時候。把人間至味說的很貼切,大概意思是:人間至味就像是川渝的那一口火鍋,能容納萬物能求同存異能酣暢淋漓,能越煮越有滋味。這麼一想,火鍋是人間至味,的確再合適不過了。不管火鍋的由來是不是當年船工們在碼頭用瓦罐隨意開創的美食。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唯有火鍋可以把喜歡不同食材的人齊聚一桌,還各自都吃的痛快!

尤其是電影里川渝地區大夏天,大家圍坐桌邊,吃得大汗淋漓,冰啤酒或冰豆奶。

瓦罐煮的是人生滋味,是人情關係,是家常便飯,涮了這一鍋,我們才,不枉這夏天一場。

利民南街557號,【七小盤瓦罐老火鍋】就在這裡,而為什麼是七小盤,店主早有解釋,這個解釋就能看出這種小店的市井和個性:七小盤,一口瓦罐,兩個人大概也能吃得飽!

帶著這個解釋,我們在這個夏日。走進了這個裝修簡單質樸卻又看得出處處費了小心思。

或許你會從牆壁上某幾個大字,或者手繪或者暖黃的桌子板凳,還有又隨意又貼心的可愛字體「雪糕免費、泡泡糖免費、紙巾免費」,帶給人一種感動。

而整個空間讓你感受到一種市井、復古、創意、體貼,天曉得,一切由你來感受,坐在這個空間裡,不覺得逼仄,倒是有種久違的感受:啊,火鍋終於不再是常規的網紅風,這樣的市井風,好久不見啊!

我之前寫:火鍋是夏天的正義。但我這次在這裡體驗後,我要補充一句:火鍋就該是市井氣,就該有生活氣,沒有這些還算是什麼火鍋?

這樣的季節,單是看到這裡的各種特色菜,就縱情吞咽口水,等待一場揮汗如雨的體驗,即將來臨!

鮮鴨血、竹笙手打蝦滑、鮮殺黃辣丁、耗兒魚、自家媽媽鹵豬蹄、椒香小酥肉、鹵鵪鶉蛋,七七親鹵翅尖。

煎荷包蛋、肥腸炒飯(辣),牛油紅湯鍋。千絲黃喉、滷水肥腸、豬血、韭菜腰絲(藤椒味)、藤椒脆舌。

豬肚絲、香菜豬肉貢丸、五花肉、精品肥腸冒結子、張飛牛皮豆乾、峨嵋山龍頒筍、小蔥段(脆好吃)、黑豆豆花(特別嫩)、貝貝南瓜(超甜超糯)、乾菜花...

先不說這一口標誌性的瓦罐鍋底,這些菜品獨特的名字,就已經足夠吸睛。

這裡的菜可以這麼說,百分之80在銀川也都是很少見,而且這樣的驚喜只能是主理人自己都是老饕客的街邊小店帶來。

而且這裡的菜品遠比我們寫出來的還要多,各式選擇很豐富,這一口瓦罐鍋底,不必贅述,因為火鍋鍋底的想像空間大家都是高手了。

只說瓦罐這個器皿,區別一般的鍋,瓦罐真的是太適合涮火鍋了,越煮越入味,而且看起來就非常濃郁,我們選擇的是經典的紅鍋。

而這裡的菜都是小碗來裝,但有個細節就是這些小碗沒有常規的很多地方殿了很多底菜,菜品的分量一點都不小。

這種街邊小店寶藏之處就在於便宜,或者還不能只說便宜,整個體驗後,會得出:性價比不錯!

人均60,甚至還出現過四個男士一起吃人均也就70。

我們從進入到離開的兩個多小時,小店裡陸陸續續一直是上客,甚至在九點多還陸續有回頭客,就看出整體的口碑還是不錯的。

鮮殺黃辣丁、鮮鴨血、鹵鵪鶉蛋、七七親鹵翅尖、耗兒魚必然是我心目中一定要吃的!

而作為一個漢系火鍋,這裡的千絲黃喉、滷水肥腸、豬血、韭菜腰絲、藤椒脆舌,豬肚絲。

香菜豬肉貢丸、五花肉,讓你在銀川都很難找到,也極具自家屬性,很多客人吃過一次也會為這些菜而來。

而還有一個我之前都沒聽過的肥腸冒結子、牛皮豆乾。

是我在最後吃過全程後,最喜歡的。吸滿了汁水,吃起來滋味悠長過癮!

素菜也都很有特色,峨嵋山龍頒筍、小蔥段、貝貝南瓜、黑豆豆花、乾菜花...也會讓你眼前一亮。

而壓軸的一定是這裡的自家媽媽鹵豬蹄、肥腸炒飯、豬蹄是自家滷的,品質和味道自然沒得說。

口口皆傳的店大多都在這樣的小巷,一口瓦罐鍋底。

各類特色菜品,捧腹而出,有一種感覺,這一類小店真的會讓人有種人在川渝的感受。

果然,市井氣依然是最動人的。這個夏天,一口瓦罐火鍋,足以慰風塵!

地址:銀川市興慶區利民南街557號 七小盤瓦罐老火鍋

文案 / 小宇 / 攝影 / 陳66 / 小哲

排版 / 哈哈 / 燈光 / 代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41a980f3be8cee7ca114973c9cb6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