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的提升,現在的人普遍對肉有著一種偏愛。造成很多大人都是無肉不歡,更別說從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孩子了。我們常吃的肉類有雞肉、鴨肉、牛肉、豬肉、羊肉等,去菜市場買新鮮的肉自然是更放心。但是,我們對一些冷凍肉類也情有獨鍾,比如牛肉卷、羊肉卷、牛排等肉類。而有些不良商販就是瞄準了裡面的利益所圖,會用合成肉以次充好,從中謀取「暴利」。
買這6種肉要擦亮眼,容易買到「合成肉」,網友:都是大家愛吃的!什麼是合成肉?合成肉能吃麼?合成肉就是用一些碎肉經過食用膠、卡拉膠等膠質黏合重組。合成肉可以吃,但是口感和營養價值都很遜色。平常對合成肉不關注的人很容易「中招」,一定要擦亮眼,因為這些都是大家愛吃的肉類。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6種容易買到的「合成肉」,別付錢就往家拿,老闆巴不得你多買!
合成牛排
現如今,牛排已經幾乎成為了人人都能消費得起的食物,而且大家越來越傾向於在家自己煎牛排了。不過買牛排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因為很容易買到合成牛排。因為牛排分為原切、整切、合成三種,而合成牛排就是用碎牛肉拼接重組而成,裡面有各種香辛料、食品添加劑以及食用膠。所以買牛排的時候要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有谷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這些字眼的就是合成牛排。
合成牛羊肉卷
不管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季,涮火鍋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季節之分,大家都熱衷於享受吃火鍋帶來的暢快感。自己在家吃火鍋的時候,經常會買牛肉卷和羊肉卷,感覺少了這兩種肉火鍋都吃得不開心了。而牛肉卷和羊肉卷也很容易買到「合成肉」,首先是價格,20元不到就能買到半斤新鮮牛肉卷,你信麼?再就是肉紋理,原切牛肉卷和羊肉卷的肉紋理是相互交錯,而合成牛肉卷、羊肉卷的肉紋是一塊一塊,肥瘦區分得很清晰。
合成雞柳
對於健身減脂的人來說,雞肉是他們的肉類首選,脂肪含量低、熱量低。小孩子也特別喜歡吃路邊小店的雞排或者雞柳。而我們平常買雞柳的時候,也容易買到合成雞柳,因為有的生產商為了提高利潤,會用劣質的碎雞肉加工成雞柳,而不是用新鮮的雞胸肉進行加工。而且我們買到的雞柳多數為腌制半成品,這樣就更利於在裡面動手腳了。所以,要吃雞柳就自己買雞胸肉回來做,這樣才夠吃得放心。
合成培根
在西餐和烘焙中,培根是一種會被經常用到的肉類食材。一片片肥瘦相間的培根,讓人看著就特別有食慾。每次吃手抓餅的時候都不忘叫老闆放一片培根才滿足!不過買培根的時候也不能大意,培根也容易「造假」,也就是合成培根。碎肉重組的培根,加上各種食用膠拼接而成,所以不能貪便宜,買培根的時候要選擇價格更貴的原切培根。
合成肉丸
在我的印象中,逢年過節的時候超市裡的冷凍肉丸都是熱銷的食物,價格參差不齊,有包裝的和不包裝兩種。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這些冷凍肉丸在超市的冷櫃中保存了多久。所以這些肉丸的製作用料自然不足以讓人放心,用的肉很有可能是肉類的邊角料,通過一系列的加工而成。所以,如果你喜歡吃肉丸,那就儘量去買純肉製作的肉丸,比如手工牛肉丸。
合成肉腸
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肉腸,銷售量一直都有保障,因為大家都很喜歡吃這些肉腸。但是正因為如此,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合成肉腸甚至是「摻假肉腸」。你可以發現,街邊小店裡的熱狗和烤腸小朋友是情有獨鍾,就連大人聞著都很容易被那股香味吸引。不過,這些廉價的肉腸都是合成肉腸,甚至裡面沒有肉,都是一些麵粉、食品添加劑、食用膠等食材加工製成。所以我們買肉腸的時候要認準純肉製作的肉腸,別貪便宜。
以上6種肉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因為很容易買到「合成肉」,甚至是「劣質摻假貨」,既然吃,就要吃得健康放心,不能貪圖便宜或者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面對合成肉,別付了錢就往家拿,花錢不討好,站在老闆的角度而言,他們自然是巴不得你多買了。
免責聲明:內容為潤心食憶原創,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