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內一項民意調查結果報道稱,比起總統澤連斯基,烏克蘭民眾更信任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民調結果顯示,有82%的受訪者選擇信任扎盧日內,至於澤連斯基則為72%,比扎盧日內低了10個百分點。
【烏克蘭國內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扎盧日內的信任程度比澤連斯基高】
有觀點認為,考慮到兩人之間的信任度對比,澤連斯基希望推遲或取消總統大選,因為國內民眾對扎盧日內的信任度很高,除非這位烏軍總司令保證不參加選舉,澤連斯基才會宣布按計劃進行總統大選。
這裡需要補充一點,烏克蘭新一屆總統大選的時間,理論上是在明年3月,但由於正處在戰時戒嚴狀態,包括總統大選、議會選舉、地方選舉等在內的所有選舉在「技術上」都會被取消。
【澤連斯基曾表示,現在不是「選舉的時機」】
不久之前,澤連斯基就明確表示「現在不是選舉的時機」,他呼籲所有人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國防問題上,團結一致對外抗敵;至於議會層面,除了「烏克蘭復興」團體外,所有議會黨派和團體都簽署了聯合聲明,強調烏克蘭不應在戰時進行選舉,如果非要進行大選,至少要在戰時狀態解除6個月後才可以。
因此,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烏克蘭明年能否舉行選舉,還不好下定論。畢竟,儘管澤連斯基本人和議會,都強調了「希望推遲大選」,但他們也面臨著西方巨大的外部壓力和民意的壓力。
要知道,民主選舉,這可是西方國家的「政治正確」,如果澤連斯基可以用戰爭作為藉口,不舉行總統大選,要是俄烏再打上個5年,那他豈不是一直賴在總統位置上不走了?
所以,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每當澤連斯基提到這個事時,美國有一些建制派議員就會出來反對,敦促烏克蘭必須準時進行大選,這才是一個「民主國家的重要體現」。
【扎盧日內很受政府和軍方內部的敬重】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作為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在民眾內的聲望,的確要比作為總統的澤連斯基高出很多,一旦說扎盧日內決定參加總統選舉,那麼無論是民眾信任度,還是聲望,澤連斯基都比扎盧日內稍遜一籌,所以澤連斯基的確存在失敗的可能性。
屆時恐怕有可能出現俄烏仗還沒打完,澤連斯基先被拉下總統大位的戲劇性一幕。如果真是這種結局,那澤連斯基確實不負此前一些西方媒體為其冠以的「烏克蘭的邱吉爾」的名頭。想當年,邱吉爾在二戰結束前夕競選首相時,就敗給了他的戰時副手艾德禮。
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何澤連斯基之前會在接受採訪時警告扎盧日內等烏克蘭軍方高層「不要干政」。
那為什麼扎盧日內的聲望要比澤連斯基高呢?這主要是跟兩人的身份,以及「政績」有關。扎盧日內的聲望高,是因為他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只負責帶兵打仗就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扎盧日內的領導下,烏克蘭收復了大片失地。至於政治、經濟和外交等其他領域,這些就不是他要管的事了。
相比之下,澤連斯基是一名政客,而作為烏克蘭總統,他就避免不了要碰政治、經濟領域的灰色地帶。比如,在面對烏克蘭貪腐嚴重的問題時,一方面他是很想處理的,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敢用力過猛,怕得罪到烏克蘭傳統的官僚和寡頭勢力,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執政地位。
【相比普京,澤連斯基在處理貪腐問題上,沒有強力部門作為自己的支撐】
相信大家都知道,烏克蘭跟俄羅斯一樣,是一個貪腐問題十分嚴重的國家。當初,普京上台後之所以能迅速對寡頭下手,背後是因為他有強力部門——俄羅斯安全部門作為支撐;但澤連斯基不同,他是演員出身,作為政治素人上台的他,並沒有什麼部門可以作為他的基本盤,因此他的反腐往往是「點到為止」,表面功夫居多,他也因此受到了烏克蘭百姓的差評。
言歸正傳。雖然不清楚烏克蘭明年的總統大選是否會如期進行,也不知道扎盧日內會不會參選,但澤連斯基身邊一些人,顯然已經開始把反攻不力的責任推到扎盧日內身上,以降低他在國內的聲望和話語權。
【烏克蘭最高拉達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副主任貝祖格拉亞】
前不久,烏克蘭最高拉達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副主任貝祖格拉亞就喊話扎盧日內辭職,聲稱扎盧日內作為總司令,並沒有提出一個詳細的明年作戰計劃,只知道找政府「要人」,其他什麼也不會,若還不作出相應改變,就應該主動辭職。這些人喊話扎盧日內辭職,有可能是澤連斯基的授意,也可能是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迎合澤連斯基,幫助總統「排憂解難」。至於是哪一種,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了。
綜合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在烏克蘭的處境並不是很樂觀,儘管本輪秋季反攻還在持續,但似乎已經開始有了逐漸轉入防禦階段的跡象,而且眼下寒冬已經來了,俄烏雙方基本很難在這一段時間內發生大規模的戰鬥,因此對於烏克蘭來說,這是一個解決內部問題的好時機。只有把內部的所有矛盾問題處理好,團結一致共同對外,才有可能頂住明年開春後,俄羅斯可能發起的新一輪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