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富國順 ‖清香晚年(散文)

2019-12-30     作家世界


清香晚年

文/富國順


近年來,網上發布了世界範圍內各年齡段劃分的新標準,但我們中國人還是願意接受傳統劃分標準:

嬰兒(出生~1歲);幼兒(1~4歲);兒童(5~11);少年(12~18);青年(19~35);中年(36~59);老年(60~)。

我生於1956年農曆9月,到2016年9月滿60辦理退休,再過幾天到2020年,我將進入64歲,已是名副其實的步入晚年的老人了。恐怕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想過自己的老年生活應該怎樣度過。我的想法就是:晚年要活出清香,讓人感受到這是一位清香老人。

清香源自內涵,而內涵必以品格、素養、文化為依託。我出身社會底層的農家,既有淳樸基因,又對貧苦有切身的體驗,上小學—中學—大學,入隊—入團—入黨,當一線教師—機關幹部—學校領導,有幸成為恢復高考後最早的大學生—退休後經過努力加入了省級作家協會。無論是先天的遺傳因素,還是後天的職業塑造,都使得「晚年清香」成為可能。

特別是近年來的大量散文作品的創作,照亮了我的晚年生活、整理了自己的經歷、抒寫了人生真情、加深了人生感悟和給晚輩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仿佛覺得文學滋潤了我的心靈和整個人生。

我應該配合這些來之不易的內涵條件,在各方面做出努力,真正塑造一個具有清香晚年的老人形象。

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而我現實的身體狀況並不好,應該是從50歲開始,常見的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老年常見病便蜂擁而至,現在每年體檢表上的登記都寫滿了整整一頁,有十多項。但這十多年來,我一直堅持鍛鍊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按時服藥,雖然疾病還在,但沒有發展,維持得挺好,精神狀態也很好。

其次身體要始終保持清潔。我多年來已逐漸形成了習慣:冬天每月要到洗浴中心去洗一次,要好好泡泡,出透汗。我一般到洗浴中心都不搓澡,有時實在拗不過孩子也偶爾搓一次。這樣做,一是為了節省,二是想用這個時間自己搓想想該思考的問題。除此之外,每周要在家洗一次,每次洗澡都洗的很仔細,從上到下,身體的各部位都要認認真真的清洗。到了夏天的伏天,就每天都要衝一次。每天早晚的洗漱和睡前的泡腳,也從不對付、馬虎。使身體始終保持清爽的狀態。

我這個人,雖然對著裝的布料不太會識別,但對著裝的款式確有自己欣賞標準,而且很自信。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逐漸對買服裝形成了一定的認知體系。比如:隨著市場體系的完善,現在買服裝不能買非常廉價的地攤貨;網上買要比實體店便宜得多;京東的商品品質要比別的商家好;服裝不必總盯著名牌,但最好還是買大眾公認的品牌,特別是不能專揀便宜的買。

像零度皮鞋、金利寶褲子、部隊挎欄白背心等,就都是我非常喜歡,並常年穿著的。這些商品質量相當好,價格也不貴,網上和實體店一樣,而且多少年不變,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我以為,乾淨、得體的著裝也是清香晚年的必要條件。

在飲食上,清香老人一定不會是大魚大肉、腦滿腸肥,這一點和我正好對應。我在家吃飯絕大部分都是土豆茄子、白菜蘿蔔和各類青菜。不管去哪旅遊,要讓我點菜,都是燒茄子,因為我感覺這燒茄子既好吃下飯,價錢有不貴。於口味、於身體、於經濟都是最好的選擇。

我1981年成家,結婚近40年來,一共換了九次房子,福利住房時,住的不是30——50的小面積,就是樓層差(一樓或頂層),2011年實行商品房時,買了現在的120平的大房子,寬敞明亮,老伴把家收拾乾淨舒適,我自己居住的房間也注意保持清潔衛生,定期更換床單、枕巾。可以說具備了清香老人的家居環境。

現在,轎車早已進入普通家庭,而我自始至終,多少年了就是騎自行車上下班,雖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但從鍛鍊身體、助力環保和節省開支方面是應該給予肯定和支持的。與我的「清香老人」也是相輔相成的。

上述這些外在條件,也是需要經濟基礎的,好在黨和政府給我們創造了比較充裕的退休待遇,基本上能承受成為清香老人的物資需求。

「清香老人」雖不完全是仙風道骨、鶴髮童顏的形象,但也是有些內涵和外在標準的。我願意按照自己設計的藍圖為此做出努力!

作者簡介
富國順
,男,1956年出生,遼寧遼陽人,大學學歷,中文專業,中學高級教師。退休前任盤錦市遼油二高書記,現被返聘為遼油一高做學校網站管理和宣傳報道工作。近年來有多篇文學作品在省、市級報紙副刊和網絡平台上發表,並每年均有上百篇新聞報道見諸當地媒體。現為盤錦市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來自「今日作家」微信公眾號。今日作家微信公眾號ID:jinriuzojia00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ymJV28BMH2_cNUgDJ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