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堅持業餘寫作
文/陸琴華
記得以前有一天,領導來到我辦公桌前,對我說:「陸老師,寫作先放一放吧,集中精力搞教學。」那時我正在備課,設計下一節語文課怎麼上的教案。領導這突如其來的建議搞的我莫名其妙。不過,我很快就明白了,我一直以來都有文章見諸報端,領導不是親自上網看到了,就是聽一些老師說了,因為有個別老師無意之中在網上看到我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了,難免不向領導談起。
我常年任教高三語文,而類似於這樣的建議領導已經跟我說四五次了。記得以前領導跟我說起這事時,我都點頭稱是,這一回呢?我還是這樣。可是待領導離開了,我十二分不高興。我閱讀,我寫作虧待教學了嗎?我所在的學校辦學歷史有不少年了,各科教師能夠在教學上有獨到之處的寥寥無幾。就拿語文老師來說吧,語文教學得不到學生認可大有人在。我常年任教高三年語文,卻猶如泰山頂上一青松,紋絲不動,不能不是個例外。為啥呢?原因之一我的語文課還沒有遭到學生和家長的投訴,沒有學生反映我語文教學有問題。
很多情況下,高考語文教學無非是學生做題,老師上課對答案。一周周,一月月,甚至一年下來都是這樣,學生不厭煩才怪呢。這種教法誰不會,甚至只認幾個蒼蠅爪子的人也能來教高三學生。問題是這些學生以前的高一高二老師這樣做了,到了高三再這樣做就沒意思了。我任教高三語文自有一套套教學方法,這一套套教學方法就是我平時閱讀的感悟,研究教材的結晶。我整理成一個個專題了,對於指導高三學生語文學習很有幫助。我這一個個教學專題,很多學生的前任老師都沒有使用過。如今這些學生聽我的語文課了,自然耳目一新,渾身舒坦。我能把平時閱讀的感悟整理下來,研究教材的所得整理下來,不都要得益於我平時的寫作嗎?每個月里我堅持讀幾本書,堅持寫幾篇文章,這幾本書,這幾篇文章看似與語文高考沒多大聯繫,可是從另一個方面錘鍊了我的教學基本功,促進了我的語文教學。那些真正贏得學生熱愛和崇敬的大學教授有幾個不是博覽群書,著作等身?平時,我一發現我語文教學存在問題了,我立馬設法改進或者規避。比如作文,一開始沒幾個寫的,即使寫了,也不成樣子。我呢?就在每一次作文之前講個作文專題,而這一個個作文專題都是圍繞高考作文而設計的,對學生提高高考作文分數很有幫助,學生樂意聽,自然也樂意去寫。當然,要是有學生不按照我這個專題要求去作文的,就要退回去重寫。每一次作文沒有學生不寫不交的。上面要求兩周一篇大作文,我一周一篇大作文學生沒有一個不願意的。我的高考語文教學別出心裁,招招疊出,學生熱烈響應。
古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說官話」的說法,說官話就是吃滾蛋包子。今天呢?包子不吃了,可是領導找你談話的事還會發生。所以這個說法今天還有很大的市場,那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領導找談話」。如今的領導比過去的掌柜厲害多了,讓你下課,連一頓招待夥計的包子都不給吃。領導找我談完話以後,我也下決心改一改,至少要收斂一下閱讀和寫作的興趣。除了怕今天的領導讓我從高三下課外,還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閱讀和寫作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誰要是以閱讀和寫作為生,正常人不把他當成神經病才怪呢。把閱讀和寫作扔進垃圾桶算了。可是我一旦不閱讀了,不寫作了,學生,尤其對教師有著很高希望的高三學生還會喜歡我的語文課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在一些學生的眼裡,還算行,高考語文成績自然不會差。遺憾的是領導只看到我閱讀和寫作會分散我教學的精力,卻看不到我的語文教學喚醒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看不到我一個又一個高考語文專題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的學習效果。我還是怕領導,不敢面對領導。有一年高考臨近了,我受報社編輯約請,撰寫談高考的文章《高考前夕,要從題海里上岸》發表在報紙上,這好比我為學校做了一次不花錢的廣告,因為每年學校招生廣告費用數以萬計。這樣的好事上哪找?可是我一直把這分榮譽深深埋藏在心底,到今天老師不知道,領導不知道,甚至學生也不知道。閱讀和寫作讓我的語文教學猶如一股股清澈的泉水滋潤學生苛求高考高分的心田。如果沒有我平時的堅持閱讀和寫作,說不定我會跟其他老師一樣也成為被學生,還有被家長投訴的對象,我也就跟其他老師一樣時時面臨從高三下課的厄運。
可是寫出來的那些東東能當錢用嗎?
「一切書籍,巋然俱存,且似未嘗略一翻動,此固甚可喜,然亦足見文章之不值錢矣。」這是魯迅先生在寫給同鄉好友許壽裳一封信里的話,那時日軍的鐵蹄已經開始踐踏上海,上海處於一片水深火熱之中,殺人放火,偷盜搶掠無處不在。魯迅在上海的住處就遭到了小偷的光顧,用魯迅的話來說就是「取去婦孺及廚下什物二十餘件,可值七十元,屬於我個人者,則僅取洋傘一柄」。由此可知,書籍文字儘管是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可是它不能如飯一樣能充飢,不能如衣一樣能禦寒,不能如傘一樣能遮陽或避雨。眼下,想有所作為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且這個願望也一天比一天強烈,比如寫作者就屬於其中的一種。
據說內地勤於寫作的人至少也有上百萬,好多文學網站作者過萬人,培訓寫作機構多如牛毛,可是招收的學員每期過百過千的不在少數。再看編輯收到的稿件,每天在五百篇左右的司空見怪,不足為奇,一些著名的報刊雜誌每天收到的稿件則達上千篇。而一篇文章見報所得的稿酬遠遠抵不上寫作者的辛苦付出,稿酬高一些的,一篇千字文也不過一百多塊錢,低的才幾十塊錢。我寫作有快有二十年了,一氣呵成的時候很少。相反,都是如榨油一般硬是榨出來的,每一篇文章的見報,此前都要花費我許多時間和精力,短則一兩個小時,長則一兩天,或者更長一些時間,有時,為了寫好一篇千字文真正到了寢食不安的地步。有人可能會說,等靈感來了再寫啊。可是一個人能有多少靈感呢?我相信靈感,可是我不相信一個人,哪怕智商很高的人天天有靈感。當然,我不排除那些天分好的人,可是更多的人都是智商平平,不分彼此,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那些智商平平的人寫出來的文章所得的回報往往就成了一種倒掛。
一篇千字文,所得的稿酬不管是一百多塊錢,還是幾十塊錢,對於寫作者來說,都是不能成正比,略一想想,寫作者確實虧了,有些划不來。問題是身邊不少寫作者明明知道這一點,還是照寫不誤,照投不誤。更讓人噓噓不已的是眼下一些報紙副刊發表了寫作者的文章根本就不給稿酬。這不是空穴來風,凡是有過投稿經歷的,並且有過發表文章經歷的人,誰沒遇到過這事?到目前為止,我先後有近千篇散文或者文史小品見諸報端,沒收到稿費的實在不是一家兩家,也不是一回兩回。文章發表了,報社不給稿酬,原因可能很多,比如自辦發行,經費困難,發行量不大等等。 給人打工不給報酬有幾個願意?不要說不願意,就連拖欠報酬都不願意。可是寫作者仍然照寫不誤,照投不誤,更有甚者花錢發表文章,或者自費出書。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就是有人日夜歸故里,有人日夜趕考場。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已故作家史鐵生的一段話,這段話是:「別去想這一回能寫得多麼好,能夠在哪兒發表,甚至得一個什麼獎,這一回只當是閒來無事自己跟自己說說話,寫一篇廢品吧。」我明知領導不高興我寫作,而且投稿跟平時付出不成正比,可是我為什麼還要堅持寫作呢?賣什麼吆喝什麼,幹什麼得像什麼。我是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常想:一個不會寫作,不愛寫作,甚至不愛看書的語文教師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文教師。因為一旦不寫作,甚至不看書,就遠離教學,甚至被教學淘汰。若還在講台上指手畫腳,只能是紙上談兵,不切合實際。只能是濫竽充數,矇混過關,甚至是屍位素裹,誤人子弟。 生命不息,寫作不止,只要我走上講台的腳步不停,我寫作,還有看書的腳步就不停。
作者簡介:
陸琴華,男, 高三復讀班語文教師。常年輾轉於全國各地民辦學校,現為無錫某高考復讀學校高復班語文教師。近二十年來,有一千餘篇散文或者文史小品,合計一百多萬字見諸報端,有近三十多篇徵文作品分別在浙江省作家協會、江蘇省作家協會、河南省婦聯等單位舉行的全國文學徵文大賽中獲得二三等獎或優秀獎。
《今日作家》關於編輯《文學照亮我的人生》一書徵稿啟事
近幾年來,隨著多媒體的出現,我國文學創作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繁榮,不僅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同時湧現出了大量極具才華的作家。為了展示這一豐碩的成果,展示作家隊伍新的力量和新的形象,《今日作家》微信公眾平台決定編輯出版紙質文本《文學照亮我的人生》一書。
現向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和文學愛好者徵稿。
具體要求如下:
一、凡是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一定成績,比如在報刊網絡上發表過不少作品,出版過專著,或已成為市級以上作家協會會員的,均可參加此次徵稿。
二、所有徵稿要求作者以第一人稱「我」,講述自己從事文學創作的經歷、體會、感受和經驗,以及所取得的成績。特別是在生活逆境中奮發圖強,以堅忍不拔的毅力成為作家的勵志故事,尤為歡迎。
三、所有徵稿一般要求字數控制在3000字以內,事跡特別感人的,字數可適當放寬。
四、徵稿時間從即日起到2019年7月31日止。
五、來稿一律用電子文本,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稿要求:
第一頁請在左上角註明「文學照亮我的人生徵文」字樣。
空一行,下面寫標題。
再空一行,寫作者名字(或用筆名)。
再空一行,寫約為100-200字的作者簡介,並附一張作者電子標準照片。
再空一行,以下為正文。
期待著各地作家、文朋詩友們的來稿。
《文學照亮我的人生》經過專家評審,計劃編選100篇文章,約400個頁碼。成書免費贈送入選作者一冊,入選作者須另外訂購一冊(主要為保證印廠開機的基本印數),定價50元(含郵寄費)左右。如欲多購,另行商議。
歡迎關注今日作家公眾號:jinrizuoji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