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桐桐媽
最近,一位幼師「火」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因為「嘴對嘴」親吻男孩被熱議。
這位幼師是一名在抖音上有著20多萬粉絲的網紅,抖音內容主要是拍長得好看的男學生,和男學生有親密舉動,比如引導男孩拉開衣服,拉自己的手放進去;測試小朋友被偷親的反應;和小男孩嘴對嘴親吻......
視頻配文滿滿是與幼師身份不符的成人術語,與粉絲互動中,多次以「女朋友視角」回復,
仿佛幼兒園就是她的「私人後花園」。
這些令人感到不適的行為和言論惹怒了眾多網友,網友們紛紛喊話:這樣的人真的不配做幼師,快滾開,別禍害孩子了!
就在大眾憤憤不平時,其中一個男孩媽媽的態度出乎意料,認為老師喜歡自己家孩子,很開心!而且表示是男孩,反正也不會吃虧。
在大眾的認知里,仿佛只有女孩才會是性侵的對象。身邊很多有兒子的同事,每每看到類似兒童猥褻或性侵的新聞,都會舒一口氣說道:「還好我們家是男孩!」
可是,要知道,現實中,男孩受害的比例並不低。
研究數字表明: 戀童癖性侵案中,男童比例比女童高。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家是個男孩就有恃無恐。
還有,性教育缺失的男孩,還會走向另一條路: 去傷害別人。所以,家長在教育女兒要學會自我保護的同時,也應該對自己的兒子進行安全性教育,讓其不要去傷害他人。
今年5月,一位5歲女孩的媽媽在微博上發求助帖,說自己女兒在上海西西弗書店,被一個10歲的小男孩「性侵犯」了。
根據監控顯示,男孩顯示誘騙女孩和他一起去男廁所,女孩拒絕了。於是,男孩就把女孩帶到書架後,查看周邊無人,便指使女孩脫掉褲子,隨後,男孩用手摸了女孩的隱私部位。
最後,男孩還換了個姿勢,讓女孩摸自己的隱私部位,女孩拒絕了!
看到這個監控視頻後,女孩的媽媽將近崩潰,怎麼也想不到,女兒會在公眾場合遭此侵害。
最讓人氣憤不已的是,男孩的母親態度蠻狠,拒不道歉,還恬不知恥地說:「你女兒是自願的。」
萬般無奈之下,女孩媽媽只好曝光此事,以此希望其他女孩家長能提高警惕。
這種「性教育」缺失長大的孩子,最後會變成怎麼樣呢?大概可以預想得到: 10歲會在書店摸小女孩的下體,20歲可能就會成為強姦犯。
這樣看,你還在輕視男孩子的性教育嗎?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對男孩進行性教育呢?
一、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學會隱私保護,增強孩子對性侵害的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可以在洗澡的過程中給孩子講解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他們的用途,比如:手是用來拿東西的,腳是用來走路的,嘴巴是用來說話和吃東西的等等,還可以通過看繪本、玩遊戲的形式幫助孩子認識身體。
其次,讓孩子了解身體的「隱私部位」,形成對「隱私部位」的保護意識。
明確告訴孩子:男孩褲衩覆蓋的地方,女孩背心和褲衩覆蓋的地方都屬於隱私部位,不能被別人看,不能被別人觸摸,同時,也不能觸摸別人隱私部位。
二、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不容忽視。
其實,孩子的性別意識培養很多時候就在生活的小事中,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請家長們做到以下幾點:
1、不給孩子穿開襠褲。很多長輩,特別是奶奶級別,認為男孩穿開襠褲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習俗,覺得既方便,又透氣,還省錢。殊不知,既不衛生,也不利於孩子隱私意識的培養。
2、不帶3歲以上孩子進異性浴室。想想一個已經有了性別意識的男孩,站在一群裸衣的女性裡面,那種心理上的衝擊是有多大,不要為了一時方便,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3、洗手間隨手關門。這只會讓孩子沒有隱私意識、防範意識和羞恥感,會讓孩子誤認為在公眾場所是可以暴露身體的。
4、不在孩子面前換衣服。家長當著孩子的面毫不避諱地換衣服,只會讓孩子認為,在他人面前換衣服或者看其他人換衣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這樣,只會讓孩子很容易將身體暴露在陌生人面前。
三、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良好、信任的親子關係,及時能發現孩子的異常。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與子女建立良好、信任的親子關係,那樣孩子一旦遇到危險才會第一時間告訴你!
還有、無論多忙,都要細心觀察孩子的異常反應:變得膽小、愛哭、忽然不喜歡上學、忽然害怕和父母親熱等等,媽媽在洗澡過程中要不露聲色地檢查孩子的下身、內衣等。
四、從小就應該培養男孩尊重女性的意識。
唯有男孩的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兒子,才能從源頭上制止女性受傷害事件的發生。如何教育呢?首先,讓男孩學會承擔責任;其次,告訴兒子,不得欺負女性,包括打罵和性侵害;最後,理性對待表白被拒絕,不糾纏、不蠻狠、不極端。
有句話說得特別經典:
如果「性教育」會讓你紅了臉,將來肯定會讓你紅著眼。
世上沒有後悔藥,亡羊補牢,永遠不如未雨綢繆。
共勉!
作者簡介:桐桐媽,一個可愛女孩的媽媽,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