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桐桐媽
當媽後最見不得什麼樣的新聞?兒童事故!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會悲傷許久,為那些從未素麵的可愛孩子感到惋惜,同時,也會因為父母的粗心大意而感到捶胸頓足。
五月假期的第一天,我的家鄉便發生了一起兒童安全事故。即便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個月,可只要大家一提起所有人心裡還是會隱隱作痛。
那是平凡無奇的一天,一大家子帶著孩子去水庫景區玩耍,奶奶和媽媽考慮遊玩過多次加上天氣炎熱,便臨時決定留在水庫的大壩上休息。爺爺和爸爸帶著4周歲的小男孩便開開心心地乘船登島遊玩去了。
就在旅途即將結束之際,發生了意外。
孩子不慎從遊船上落水,即便家人和現場的安全員第一時間跳下水中,可還是未能挽回孩子如花般的生命。
不敢想像孩子臨終前在水中是多麼的無助與恐懼,也不敢想像其家人的悲痛與自責。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想其家人一定一定一定會緊緊地握住孩子的手腕不放開......
縱觀近期的新聞,兒童事故頻發:
不難發現,兒童事故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兩點:一是家長監護不到位,致使孩子深陷危難之中;二是孩子自己缺乏安全意識,不能正確地判斷危險係數。
據統計: 我國平均每年近20萬名0~14歲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平均每天有500多個孩子遭遇生命危機。
對此,我們家長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在陪伴孩子時,特別是幼小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全方位的防護,當好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在這,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在帶孩子的時候會玩手機嗎?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會」。
現在,手機成了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仿佛一刻不看手機都會錯過很多重要的信息,為此,我們荒廢了時間,錯過了很多美好的事,更甚者,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因為父母玩手機,導致孩子出事故的新聞不勝枚舉,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父母馬路上玩手機,導致孩子遭遇車禍的。這個真的不願再舉案例了,因為網上比比皆是,可以說每隔一段時間網上就有會一個類似的悲劇新聞。
父母在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玩手機,疏忽孩子安全發生意外的。舉幾個比較典型影響力比較大的案例,母嬰店裡媽媽背對孩子玩手機,導致孩子側翻溺亡;游泳池裡,母親背對孩子不足五米的地方刷微博,孩子掙扎許久最後溺亡;北京雙胞胎女孩在媽媽發個朋友圈的功夫消失不見,最後在大海中找到兩具遺體........
這些悲劇可能永遠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一旦發生,便追悔莫及。
所以,帶孩子請全心全意,手機里沒有孩子的笑聲,更沒有孩子的安全。
其次,家長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各種安全隱患有所了解和預防,當好自己的「排險官」。
具體要排哪些險呢?在這,我為大家羅列了在家和在外兩種情況。
在家:
在外:
以上部分都是比較常見的安全隱患,還有一些,比如帶孩子在室外玩應該警惕高空拋物、交通安全、危險人員的襲擊等等,這些都需要父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並解除警報。
最後,應該及時、全面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向孩子傳達安全常識,當好孩子的「教育官」。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尤其是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如何做呢?
1、說。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說一說關於安全的那些事。
2、做。父母以身作則,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示範給父母來看。
3、看。繪本、視頻資料都是不錯的選擇。
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也會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孩子的安全大過天,沒有安全其他什麼都等於零,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平安長大!
作者簡介:桐桐媽,一個可愛女孩的媽媽,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