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桐桐媽
5月23日,江西景德鎮,一名10歲的女孩坐在自家窗台上,想要跳樓,一旁的父母則是跪地乞求。
女孩究竟經歷了什麼,在這麼小的年紀里要選擇這樣的方式來逃離? 原因是覺得父母偏心。
原來,小女孩在早上的時候和姐姐吵了一架,而父母並沒有幫她,沮喪失望的女孩又想起了父母之前偏袒姐姐的種種行為,便心灰意冷,企圖用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著女兒坐在陽台邊上隨時都可能掉下去,爸爸跪在陽台上哀求,而媽媽則是一邊跪在地上,一邊說道:
「我會改的,媽媽現在已經改了好多了,哪天有好東西我不是寵著你?我都說姐姐有的你都有。」
儘管父母一再卑微乞求,但小女孩還是無動於衷坐在陽台上,這揪心的一幕看著都讓人害怕不已。
最後,消防員趁小女孩不備,一把將其抱住,這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四川南充也有10歲女孩坐在33層樓的樓頂,想要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原因也是因為不滿父母的偏心。
很多網友會批判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太差,動不動就會尋死覓活,但作為一名也曾被父母不公對待的我而言,特別理解這些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難過的莫過於被自己的父母冷落、不公對待,那種心酸與苦楚說不清,但卻深深地折磨著我們。
那麼,在二胎家庭里,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發生這樣的矛盾呢?
一、當兩個孩子發生矛盾衝突時,要做到不偏不向,儘量讓孩子自己協調。
孩子間發生矛盾、糾紛,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可能是上一秒還在爭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下一秒又和好如初歡樂玩耍。
老公姐姐在外地上班,孩子丟在老家,只要不忙周末我們都會將她家兒子接來我們家。最初原想著兩個孩子能一起作伴做做遊戲看看書,可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每一次的相見都會發生很多不愉快。
婆婆時常為此苦惱不已,既被吵的頭疼,又擔心我家女兒在發生爭執時受傷害,因為我家女兒比小表哥小好幾歲。
每一次,婆婆都會忍不住訓斥小表哥不懂事,小表哥為此傷心不已,後來幾次都不願再來我們家。
後來,我就和婆婆說,只要不推搡不打架傷到人,隨便他們怎麼鬧,不要指責大的,也不要去偏袒小的,就讓他們自己協調、解決。
果不其然,隨著我女兒的成長,兩個孩子的矛盾爭執依舊不見少,但卻每次都能很快自己消化矛盾,然後和好如初。
所以,當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時,不要急著出來做調解員,更不要當面不分青紅皂白指責老大,儘量讓孩子自己協調是最明智的選擇。
二、父母千萬不要拿一個孩子的長處去比較另一個孩子的短處。
先不說這種比較對不對,但真的特別傷人。
記得,小時候我爸媽就很不喜歡我,天天說我各種不好,又是調皮又是不懂事,而性格稍微有點內向的弟弟卻深得他們的喜愛。
印象里,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要有你弟弟一般斯文就好了!」言語中滿滿的都是厭惡與不屑。
長期被否定的我長大後自我價值感很低,不管做什麼都缺乏自信,很在意外界對我的評價。而我與父母及弟弟之間的橫溝也從那時就拉開了,在我心裡,他們三個更像是一家人,而我永遠都是個可有可無存在感極低的人,以至於多年之後,我與他們間的感情都很冷淡。
那麼正確的引導方式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讓大寶參與照顧小寶的過程,多鼓勵和師範,有牴觸心理及時開導;發揚大寶的榜樣作用,演員孫儷這點就做的很好,在他們家嚴禁說「等等,你看妹妹多聽話」、「等等,你要是再不表現乖乖,我們就喜歡妹妹了」之類的話,鼓勵大家多說「等等,你真厲害,妹妹應該向你學習!」。
愛不是加減法,給了老二愛就要減少老大愛,而是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百分百的愛。
三、給老大一段專屬的親子時光。
專屬時光是專門是老大提供的,老二不需要,因為老二一出生家裡就有兩個孩子,而老大不一樣。
每周在固定的時間安排專屬時光,比如周六的下午,就你和老大宅在一起,做遊戲、看書或者出遊,沒有老二也不提老二,全程就像過去只有他一個孩子一樣,給他全部的關注點。
最後,願每個二胎家庭都能相親相愛溫暖過日子。
作者簡介:桐桐媽,一個可愛女孩的媽媽,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