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一則關於能否帶異性兒童進入更衣室的帖子廣受網友們的熱議。作為發帖人的寶媽提到,因為天氣炎熱,她獨自帶著8歲的兒子到小區的游泳館游泳。然而,到了女更衣室門口,游泳館的工作人員堅決不讓她的兒子進入女更衣室。
「我可以幫你看著孩子,等你換完衣服,再讓他到男更衣室里換泳衣,你可以等在門口」,工作人員提出解決方案。但寶媽並沒有同意這個方案,因為她認為,自家孩子才8歲,完全不懂男女的區別,進女更衣室也沒什麼大不了。
理論許久,工作人員還是不肯讓步,最後雙方不歡而散,寶媽拉著兒子回家了。或許是想不通工作人員的堅持,所以她選擇在網絡上發帖尋求答案。
而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除了20%的人認為「寶媽獨自帶孩子出門實屬不易,還是要給予方便」以及「孩子還小,要是更衣室有門帘,也未嘗不可」等,剩餘的80%都贊同工作人員的做法。
他們認為,如果是1歲以內或1歲左右的嬰幼兒也就算了,但再大一些的孩子就應該有性別隱私,讓孩子從小就有「男女有別」的常識,所以工作人員這麼做是正確的。
美國性醫學專家瑪麗·斯泰肯·考爾德倫與其他研究員通過觀察大量男胎兒在子宮內的超音波圖像證明,還在子宮時人類就已經有了性反應,繼而建議嬰幼兒時期就要開始進行性教育。
而早在2020年,北京海淀法院通報所審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典型案例里,5年內由熟人作案的占比超過60%,在最高峰時達到了90%,包括親戚、繼父、教師等。更令人痛心的是,超過75%的受害兒童並不知道自己遭遇了性侵。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缺乏性教育,對兩性認知不清,不懂得保護自己。
還有就如上文中寶媽帶兒子進入女更衣室,沒有將「男女有別」的觀念灌輸給孩子。讓他覺得男女之間並沒有差別,男人進女廁所也沒有問題。
那麼,一旦這種觀念形成,成年後與異性交往,極易出現性別漠視心理,繼而影響人際交往,更有可能犯罪而不知。
從上文可知,越早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越好,更利於孩子健康成長與未來發展。
:0至3歲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指出,性教育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是在0至3歲左右。因為1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到了2歲左右性別意識覺醒。
而在這個階段里,孩子除了對自己的身體產生極強好奇心,也會特別喜歡觀察別人的身體,並與自己的身體進行比較。此時,父母應開始注重性教育了,主要是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性別,與異性存在的差異。
:3至6歲
當孩子到了3歲開始上幼兒園,知識面不斷拓寬,使得好奇心也更強。到了4至6歲,他們思考的問題也變得更複雜。包括思考「我的身體為什麼發生變化」、「為什麼他/她的性別和我不一樣」等。
此時,父母們除了要正面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要有所含糊不清,不要讓他們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
並且,開始注意培養孩子「男女有別」的意識,保護好自己的性別隱私。如不可在外人面前露出隱私部位、保護好自己,及與異性保持社交距離等。
:6至10歲
一般情況下,6或7歲開始入讀小學,接觸的知識面更寬廣,與外界的接觸也更加頻繁。不僅要讓孩子了解親密舉動只有與相愛的人才能進行,並需要等長大成人後才能與自己喜愛的人有此類親密舉動。
同時,父母還需要教導孩子了解性侵害的範圍,哪怕是與再親近的異性相處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性別隱私,若有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告知父母或報警,正確應對性侵害。
:10至14歲
孩子到了12歲以後開始進入青春期,但因如今的飲食、接觸的信息、成長環境等影響,不少孩子10歲時已經出現進入青春期的第二性徵變化,如女孩胸部發育、月經初潮,男孩則是睪丸增大、聲音變粗等。
而這個階段,不僅是學校要注重安排生理課、性教育課程,家長也要將性教育列為重中之重。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說,可以參考書籍《青春期女孩的私房書》,作為送給青春期女孩的一本枕邊書。姐姐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她就買了這本書,女兒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早戀、厭學,反而大膽的跟媽媽談論青春期問題。
書中關於例假、早戀、青春期情緒、學習、青春期身體變化等章節,都有詳細的介紹,。青春期孩子身體的各種變化,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提前沒有了解,可能虎認為,這是不正常的,進而變得羞澀、驚慌,這本書就可以幫助孩子改善這種不良情緒,從容面對青春期。
這本書獲得了不少媽媽們的認可,她們一致表示,把這本書送給女兒後,女兒很喜歡看。還有的說,希望女兒不再盲目面對青春期。
如果你不會說,不知道怎麼說,我建議看看這本書,提前跟孩子做好溝通。或者,把書籍送給女兒,相信,她一定會很喜歡的!家裡有男孩的,可以選擇《青春期男孩的秘密書》也是非常不錯的青春期指導書,內容全面,適合青春期男孩和家有男孩的父母閱讀。
:14至18歲
隨著生育、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的分泌等,男孩、女孩都或多或少開始對身邊的異性給予關注,同時也會開始注重自身的打扮等,陷入春心萌動的狀態。而這些都是生物發展,人類繁衍持續的正常規律。
枕邊育兒寄語:
因為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令不少父母面對孩子的性教育一事都是難以啟齒,甚至是「談性色變」。然而,如今網絡發達、電子產品普及,孩子接收性教育的信息十分雜亂。且居高不下的性侵案件,也都提醒著父母們一定要對孩子做好每一個階段的性教育,這不僅是保護孩子免受傷害,也是讓孩子健康成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