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夫妻關係是可以互相提供「情緒價值」,讓情緒被看見!

2024-08-27   IF枕邊育兒

生活中總聽到有人說「情緒價值」,剛開始我有點不明白,就覺得,情緒有什麼價值?不就是開心和不開心嗎?但回想跟娃爹相處的時光,好像情緒價值在我們的婚姻生活中,還是挺重要的。

比如,我跟他說,工作上的煩心事兒,他能回應:「辛苦了,如果有需要的我,就喊我!你也別太繃著,下午我帶你去做美甲!」

比如,他跟我說,倆孩子又在打架了,我會回應:「莫慌,你先抽顆煙冷靜下,我去看看情況。」

還有一些親戚朋友、同事之間的事情,我們也是可以互相聊一下,並且陪伴在彼此旁邊。這麼看來,情緒價值的存在,確實是我們這十幾年穩定(有時候不算太穩定)婚姻中的「鎮定劑」。

觀察身邊結婚十多年,依然幸福感爆棚的夫妻,好像都是能提供給彼此情緒價值的。在難過的時候,有人陪伴;在迷茫的時候,有人提建議;在開心的時候,有人分享喜悅。

我跟娃爹討論過,為啥有的人可以提供情緒價值,有的人就不行,一開口就讓你覺得很失望?她說,本質上來說,一定是一個情緒上具體兩個要素的人,才能提供情緒價值。一個是情緒穩定,一個是情緒成熟。

說真的,情緒穩定,我還是能理解的,情緒成熟是啥意思?帶著疑問,我翻看了一些文章,才明白,原來,情緒成熟的人,一般都對情緒有清楚的認知,不管是積極的,還是負面的。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情緒成熟的人普遍具有無條件接納自己的能力。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可以接受自己跌積極情緒的,對消極情緒,要麼是很厭煩,要麼直接無視。是啊,人內心是有「趨利避害」意識的,覺得消極情緒要遠離,沒什麼好處。

但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在撰寫的《生活中的情緒心理學》中提到:情緒本身從來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對情緒的認知,和應對情緒的方式。

也就是說,積極情緒、消極情緒,本身都沒有問題,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它?這裡有個關鍵點,就是要認識和了解,才能夠從容應對。

比如憤怒這種情緒,作者認為,不應該被壓抑,這樣,反而可能導致身體生病。而且,還提出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憤怒。

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很多人是存在認知誤區的,認為憤怒的表達,除了生氣、大喊,還能有什麼方式呢?作者把表達憤怒的方式拆分成了「五部曲」,一點點引導讀者,如何正確的表達憤怒情緒。

還有如何控制憤怒情緒,提供了4種策略,尤其是第二種,我是非常認同的,因為自己也經常用到。

但第一點,是我沒有關注過的,也就是「認知重評」,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發現,身邊容易陷入到內耗情緒的朋友,好像很多都是「認知」上出現了偏差,總會「庸人自擾」。而那些情緒穩定,能提供更多陽光、力量的朋友,卻沒有這種情況。

由此可見,情緒真的不分好壞,關鍵是我們如何認知它、面對它的?

如果你是對情緒把控不是很好,不了解自己情緒,或者很難給自己、別人提供情緒價值,容易內耗的人,非常建議看看這本書。

書中對10種消極情緒、11積極情緒以及5種道德情緒進行了深度剖析,告訴讀者,如何通過了解情緒知識,逐漸讓美好的情緒,療愈自己的身心。

針對不同的情緒,書中還有小練習的步驟——問自己,引發思考,讓讀者學以致用,清楚自己的情緒變化,並知道如何管理情緒,更能幫助到自己和身邊人。

枕邊育兒寄語:

最後我想說,所謂的「情緒價值」,本質上來說,是可以跟情緒和解,並駕馭情緒的人,才能提供。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是否擁有這樣的婚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