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布朗山鄉,布朗山也是新六大茶山之一,其地理位置靠近中緬邊境,是著名的普洱茶產區,也是古茶園保留得較多的地區之一。那布朗山普洱茶怎麼樣?口感如何?
尋根布朗族,溯源布朗山,尋找布朗山中隱匿的神,尋找遺落在原始森林裡的美好。
古老的茶樹,幼齡的新生
1400年原生民族布朗族人守護的珍寶,超過千年的種茶史,教會世界做茶的民族,帶著歷史的滄桑,留給後世永遠的回甘。
布朗山鄉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龍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歷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後裔,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製作和飲用茶葉的民族。
布朗山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1374毫米,年平均氣溫18℃~21℃,全年基本無霜或有霜期很短。一年有乾濕兩季,最大蒸發量出現在3月~4月,最小蒸發量出現在11月~12月,年蒸發量大於降雨量。
冬春兩季多霧,夏季兩季多陰雨,日照只有1782小時~2323小時。夏秋季受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氣流控制,冬春季受來自印度半島的乾暖西風氣流控制,加之北部有哀老山和無量山的屏障作用,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四季如春"的氣候特點。
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就了布朗山的茶在普洱茶中的傳奇,布朗山的茶最出名的就是"班章王"了,它凜冽的口感猶如布朗族男子那樣有渾厚的力量,所以班章茶的霸氣一直以來是普洱茶中的最高追求。
歷經千年,更加從容練達
布朗族是雲南最早種茶的民族——古濮人的一支,他們擅於種茶,寨子遷到哪裡,他們就在哪裡種茶。布朗族遷到布朗山的歷史已有1000年。
火災,蟲災,霜災重重磨難過後,更加生機盎然,越是歷經滄海桑田,越是歷練得柔韌而堅強,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飲茶的民族,用傳承了一千多年的制茶工藝,帶給世界更加耐人尋味的甘。
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龍等寨子的古茶園。其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種茶歷史已有900多年。
至今,老曼峨寨子共有128戶.614人,現存古茶園3205畝.分布在該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該寨還有新茶園852畝。
布朗山普洱茶的口感特點
布朗山普洱茶茶水味道剛烈,茶湯厚重,剛性十足,回味濃郁,另一方面回甘快、生津強。
在苦味的表現方面也是和古六山相反的表現,苦味表現得更加明顯,是很多喜歡帶苦底茶的茶友的大愛。
布朗山的茶的苦味和澀味喝過的人一定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可以用濃味來形容,苦能化開,澀能轉化,重苦重澀,自然會化得慢,回甘和生津也就強烈。
布朗山茶的香氣有兩種,一種是明香,直接可以通過杯底和茶湯感受到的,另外一種是暗香,內斂的,與茶湯融為一體,就是我們所說的水含香,茶湯與香氣不分離。
苦過回甘,耐人尋味的甜,更動人;苦澀湯軟,橙黃透亮,茶氣剛烈,甜得充滿力量感。
香氣獨特,回甘快,生津好,帶給您更加耐人尋味的甘。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