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皎潔的後青春時代
日前深圳一女子在書店爆粗口罵人的視頻在網上瘋傳,整個過程持續十幾分鐘。
這位女子帶著小孩與別人拼桌,孩子又吵又鬧影響到旁人,被一名寫論文的女孩提醒。女子覺得沒面子了,對女孩破口大罵。店員勸阻無果,寫論文女孩只得獨自離開。這位母親越罵越興奮,越罵越污穢,一剎那忘記了自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文化空間之中,更忘記了自己身後那個手足無措的孩子。
原本道個歉,拍拍孩子肩膀就解決的事情,非要鬧到大動干戈的地步。萬一遇到個暴脾氣,說不定會耳光伺候或者激發嚴重暴力事件。僥倖的是,對方是一個文靜的女孩,惹不起就躲開了。
似乎這位強悍的母親撿了個便宜。但是當她回過頭,看到自己瞠目結舌的孩子,可曾想到孩子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
孩子肯定被嚇倒了。不是被那位女孩的提醒,而是被母親的雷霆暴怒驚住了,也被母親的粗俗不堪嚇到了。可以想像,這位母親平時肯定也是動輒發飆,猶如家庭內部長期安放著一個炸藥包,這樣母親膝下的孩子,怎能不膽怯懦弱,人格受損?
學會了遇事情緒化。家長是孩子的行為模板,長期耳聞目睹家長的暴戾行為,潛移默化形成遇事開口就罵,伸手就打的情緒模式,將暴力基因一代代流傳下去。卻不知道,除了對抗發泄,遇到問題可以採取正面溝通,富有建設性的解決方式,令人生陷入一地雞毛。
與知錯能改的美德失之交臂。人恆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善於自我省察或者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及時糾正錯誤,依然不失為一個好人。如果面對錯誤或者別人的善意批評,一味護短,強詞奪理,並且對批評者視如寇讎,那這個人一生都會活在錯誤和挫折的爛泥中,永遠與正確的方向無緣相見。
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其中就包括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所犯錯誤,及時悔過和道歉,必要時作出適當補償。
2018年10月8日,記者見到了重慶永川的 9 歲小男孩航航。航航告訴記者,他已經撿了 2 個星期的廢品了,每天多撿一點就能早點還清身上的債務。航航媽告訴記者,2 周前航航迷上了一款手機遊戲,他悄悄將奶奶微信里的 2000 元錢用來買了裝備。父母決定讓航航收廢品掙錢來還給奶奶,作為對他的懲戒。
航航媽媽說:" 第一反應很生氣,想回去打他一頓。後來覺得打一頓不解決問題,決定換一個方式來教育,讓他體驗一下錢來之不易。"
智慧家長的正確引領,培養出勇於面對錯誤,承擔責任的好孩子。
2019年4月20日上午,鶴壁市淇濱區的馮先生向大河報記者講述了他收穫的一份感動。
據馮先生介紹,4月19日上午他將車停在鶴壁市淇河路路邊停車位上去辦事,9點左右準備開車離開,隱約看到車位處有一個字條,拿起一看,上面寫著:「我是嵩山小學某班的一名學生,是我不小心把您的車碰壞了,十分抱歉。」字條還留有家長的電話聯繫方式。
馮先生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車被這位「小肇事者」不小心剮蹭了一下,車後尾保險槓上有一塊不大的碰痕,車漆有些掉落。「孩子留字條這個暖心的舉動讓我非常感動,當時就決定不用賠償。」
隨後馮先生特意撥打了孩子留下的家長聯繫方式,告訴孩子母親這一件事,並在電話中明確表示不用賠償,同時對這位母親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品質讚不絕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終生的老師,自家孩子犯了錯誤,如何對待,直接反映了家長的素質,也為孩子今後的命運埋下伏筆。
網絡上曾發起「如何看待4月27日遂寧『小男孩公交車踢人後,被男子過肩摔並狂踩頭部三腳,被拘留15天』事件」大討論。
人們一方面為惡有惡報拍手叫好,喊話「熊家長」,「你不教育孩子,會有人替你教育。」一方面又對孩子小小年紀遭到成人的殘忍對待感到惋惜,又開始懟那個「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成年人。這位叔叔行為的確有點過激,但是,熊孩子作天作地,傢伙又在一旁熟視無睹,難免引起義憤,引發嚴重後果。
2019年8月13號《中國日報》報道,中國男孩和父母去美國度暑假,飛機一起飛,這位熊孩子就開始坐立不安,不斷騷擾鄰居一位日籍華裔小哥達三小時,小哥不堪煩擾,屢次要求他的父親管一管孩子,沒想到引來這位父親的不滿,熊孩子胡作非為又轉為成人之間的對罵扭打。飛機到了目的地洛杉磯機場時,FBI(美國聯邦調查局),機場保安,海關警察等20餘人早已等候在門口,熊孩子一家被帶到警察局,因為故意傷害和危害公共秩序罪被拒絕入境,第二天轉機被遣返回中國。
如何避免家有熊孩子?請家長從小教育立規矩,並正確對待別人的善意批評,引導孩子及時糾錯。否則,不僅熊孩子會受到報應,連家長也難免遭到反噬。
為人父母,不得不警惕。
作者:教育達人,頭條號簽約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