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麵食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各種蒸、煮、煎、炸都可以做出不同的美味,其中,發酵類麵食造型多變,讓人大為讚嘆,今天我會跟大家分享一款特殊的造型饅頭,用1個紫薯和1塊老南瓜,再加麵粉做成的雙色心形花捲,味道香甜可口,造型好看,讓人眼前一亮,大人孩子都愛吃,一盤不夠吃。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做花捲之前,先掌握一些快速發麵、快速醒面的小技巧就很重要。
總是有人問,為什麼我發的面發不起來,為什麼我蒸的包子都塌了,其實,面能不能發好,跟很多因素有關,我們發麵一般用兩種方法,一種是老面發酵,也就是上一次發酵剩下的一塊面引子,但是這種方法發酵不穩定,發麵速度也很慢,所以,用乾酵母粉發酵的人比較多,因為用乾酵母粉發酵非常便利,而且發酵速度也更快,那麼,用乾酵母發酵時要注意些什麼,天氣冷如何才能把麵糰發酵好呢?
影響發酵的因素及解決辦法
(1)麵粉、酵母、水的比例
和面時,麵粉、酵母及水的大概比例為100:1:50比較好,也就是說100克麵粉放1克酵母,水大概為麵粉重量的一半(因為麵粉吸水性不同,麵糰用途不同,水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夏天,酵母的比例可以減少,在冬天酵母的比例就不要減少了,以免影響發酵效果,但是也不要增加太多酵母,蒸出來的麵食會有一股特殊的氣味,很不好聞。
(2)白糖、酵母應該如何加?
白糖對發麵效果也有一定影響,500克麵粉放5克白糖即可,適量白糖可以促進發酵,但是過量白糖會影響發酵,而且白糖和酵母最好事先用30度左右的溫水融化後再倒入麵粉中(不建議把酵母直接倒入麵粉中,溫水和面也能促進發酵),再充分揉面,做到「面光、盆光、手光」,這樣酵母、麵粉、水、白糖才能混合均勻,發酵效果更好。
(3)發酵的溫度:
不管是包子、饅頭、發麵餡餅或者西式的麵包,發酵的溫度保持在28度到35度之間比較好,這個溫度,酵母菌最活躍,發麵的速度就很快,如果溫度太高,酵母就失去了活性,面也發不起來;如果溫度太低,酵母的活性就會降低,發麵的速度會變慢。
冬天,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氣溫都很低,一般只有幾度,有的甚至在零下幾度,這種氣溫下,麵糰發酵會變得很慢,所以,就需要人為地給麵糰「增溫」:
:利用麵包機、烤箱等恆溫的發酵工具
麵包機、烤箱、廚師機等家電一般都自帶發酵功能,能保持發酵所需要的恆溫,把麵糰放進去可以持續快速發酵好,有這些工具的一定要利用起來,發酵時可以在工具箱內放一杯水,增加濕度,這些方法二次醒發也可以用。
:放溫水中發酵
在一個大鍋中燒一些水,水溫在45度左右,然後把裝麵糰的小盆放進大鍋(小盆和溫水之間隔開一定距離,避免小盆盆底溫度太高),再蓋上鍋蓋,讓麵糰發酵,溫水的溫度和濕度都有助於麵糰發酵,這個方法是最實用最簡單的。
(4)麵糰中如果加蔬菜汁、蔬菜泥等,應該如何發麵?
為了豐富麵食的顏色,有顏色的蔬菜汁和蔬菜泥都可按照比例添加,只要揉好了面,發酵的效果不會受影響,但是要根據情況添加酵母粉的比例,如加了比較濃稠的紫薯泥和南瓜泥,酵母粉也要對應增加。
了解了這些發麵技巧之後,接下來以雙色心形花捲為例,學做一鍋顏色好看、香甜可口的花捲,以下是具體做法:
雙色心形花捲做法:
【所需食材及配料】:
紫薯麵糰:紫薯170克、普通麵粉130克、溫水60克、酵母3克、白糖10克
南瓜麵糰:老南瓜150克、普通麵粉260克、酵母4克、白糖10克
另需:適量食用油、適量水
兩種麵糰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水和麵粉的量,麵糰跟耳垂差不多的軟硬度即可,不要太稀。
【製作過程】:
第一,紫薯和南瓜分別去皮,分開切成薄片,分別放入兩個碗中,用冷水上鍋蒸20分鐘。(--配料表中南瓜和紫薯的量都是去皮後的量。)
第二,分別在蒸熟的南瓜和紫薯中放入1勺白糖(大約10克),趁熱用勺子攪拌讓白糖融化並且把南瓜和紫薯分別壓碎成細膩的泥。(--注意用2個不同的勺子,防止南瓜和紫薯串色。)
第三,調紫薯麵糰:準備一個小碗,加入60克溫水(水溫35度左右),再加入3克酵母粉攪拌均勻,然後酵母水倒入紫薯泥中,再把紫薯泥跟130克左右的麵粉混合均勻,調成絮狀的面,下手揉成軟硬適中的光滑麵糰,蓋好蓋放入烤箱發酵40分鐘左右。
調南瓜麵糰:南瓜泥含水量比較多,無需加水,晾至溫熱(跟人體體溫差不多)時,直接加入4克酵母粉攪拌均勻,然後跟260克左右的麵粉混合,揉成光滑的麵糰,也蓋好放入烤箱發酵40分鐘。
第四,發酵的時間到了之後,把麵糰拿出來觀察,如果明顯膨脹了2倍大,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可以繼續讓它發酵,發酵好之後的麵糰用手指戳一個洞,麵糰不會回縮也不會塌陷、內部成蜂窩狀,如圖所示:
第五:在揉面墊上撒點乾麵粉防粘,把發酵好的麵糰拿出來揉面排氣,再搓成長條,分成若干個大小差不多的小劑子(大小自己定),再把這些小劑子都擀成2毫米左右的厚度,3張疊放在一起,相貼合的一面刷一層薄油。(--刷油的花捲,蒸好之後更能成型。)
第四:用一根筷子從疊放的3張麵餅中間壓下去,順著壓痕摺疊,再用筷子從摺疊後的麵餅中間輕輕壓一下,用手捏住尖尖的兩端合併在一起,另一端用筷子輕壓下去,一個心形()的雙色花捲就做好了。(--注意,用筷子壓出摺痕時,不要過於用力,避免麵餅被壓斷,心形花捲也會裂開。)
第五:把所有的花捲都做好,在蒸鍋放一張防粘的墊子,然後把花捲放進去,注意花捲和花捲之間留一定間隙,二次醒發20分鐘,再蓋上鍋蓋,中火蒸15分鐘,燜5分鐘出鍋。
中間裂開的花捲是因為刷油太多
成品:兩種顏色非常好看,吃起來柔軟香甜,孩子特別喜歡。
雙色心形花捲技術小結:
關於麵食發酵的一些注意事項前面已經講過了,現在總結一下這個花捲需注意的:
(1)紫薯含水量少,南瓜含水量多,因此紫薯蒸熟之後需加一些水來和麵糰,而南瓜則沒必要再加水了,直接和面即可。
(2)在疊心形花捲之前,麵餅在刷油時不要刷太多,要避免油漏出來,如果油刷太多,兩端捏在一起後容易散開。
(3)在擀麵時,如果麵糰太粘,可以隨時撒些薄薄的乾麵粉,儘量把面擀得均勻光滑,做出來的花捲更好看,我因為著急去接孩子放學,直接用手隨便捏的,所以成品沒那麼好看。
(4)如果用的是不鏽鋼的鍋蓋,建議用中火蒸,因為不鏽鋼導熱快,如果用大火,會快速形成水蒸氣,可能會滴壞花捲,可以前期用中火蒸,到後期花捲表面基本熟了,才改為大火蒸,這樣可以防止花捲表面形成死面。
今天的雙色心形花捲就分享到這裡,它的特點是顏值高、有些小創意,口感柔軟,吃起來感覺也新鮮,做好之後,一盤不夠吃,感興趣的可以試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dvbMW8BMH2_cNUgyPo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