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男人的來信,王丹妮《苦力》戀上張孝全

2024-06-25     錢江晚報

「一切始於一封信、一位素未蒙面的男人、一紙聘書……」6月24日,電視劇《苦力》舉行媒體見面會,並發布首支全球預告片,借用一封信,講述一段情,自此,那段被人忽略的19世紀古巴的華人勞工史徐徐展開,「將中國苦力的故事告訴世界」。出品人朱美蓮、導演陳駿霖攜演員張孝全、王丹妮、鮑起靜等,通過視頻分享了《苦力》在拍攝與製作過程中的幕後故事。而主演王丹妮更是驚喜亮相現場,互動交流。

8集電視劇《苦力》以1860年代華人遠赴古巴當苦力的大歷史為故事背景,講述一位中國女孩到古巴償還家庭債務的愛情故事。劇集由資深電影人朱美蓮原創,李仁兒擔任監製,陳駿霖執導,張孝全、王丹妮以及馬里西奧·埃納奧等主演。

2000多年前,中國人便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到東南亞經商。大規模的華人移民則是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40年代。其中,1847年至1860年間,估計有超過13萬名中國苦力抵達古巴。

儘管中國苦力的足跡遍布全球,但關於他們的故事在影視上的呈現卻相對稀少,成為了華人敘事中的一大缺口。《苦力》的誕生,彌補了這一缺口。據悉,《苦力》不僅讓觀眾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外華人勞工的故事,更能讓觀眾感受到他們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朱美蓮介紹,《苦力》這部劇是她在30多年前創作的,「我一直對華人移民的歷史感興趣。」飾演男主角李同河的張孝全表示,在沒看劇本之前,他並不知道華人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歷史進程,看這個故事仿佛受到了「衝擊」,「通過《苦力》,我們得以窺見華人勞工在全球歷史進程中的巨大貢獻,這是一段不應被遺忘的歷史。」

《苦力》選擇中國苦力中的女性故事為切口展開講述。女主朱琳(王丹妮飾)是一位身世可憐的孤兒,她以過埠新娘的身份被許配給了同河(張孝全飾),朱琳經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不斷成長,最終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朱美蓮表示,作為海外華人後裔,她的曾祖母、祖母和母親都是極具獨立精神的女性,她們在各自的生活中展現出令人敬佩的堅韌與勇氣。這種家族精神深深影響了朱美蓮,也為《苦力》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我來自一個充滿強大女性的家庭——我的曾祖母、祖母和母親在各自的生活中都非常獨立和堅強,所以我以她們為原型創作了這個故事。」

飾演女主角朱琳的王丹妮介紹,朱琳是個非常善良、勇敢的女性,朱琳的故事也帶給了她很大的勇氣去面對挑戰,探索未知的新世界。朱琳的故事不僅是對女性獨立精神的一種傳承,更是對女性力量的讚美和謳歌。

飾演朱琳外婆的鮑起靜介紹,外婆把自己中醫的技術完全傳給了孫女,是個非常有特點的女性。

此外,《苦力》雖然講述的是200多年前的故事,但呈現出了極大現實意義。無論是過去身在古巴的中國苦力,還是身處21世紀的現代人,都面臨著適應環境、融入社會、應對變遷的考驗。他們身上所展現出的韌性,成為了連接兩個時代的橋樑。

從預告片中可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舞獅、功夫、中醫等被巧妙地融進劇情,使得這部影片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重現,更是一次中華文化的國際展示。

為精準還原19世紀60年代古巴的歷史風貌,展現不同文化間的碰撞與融合,《苦力》劇組不遠萬里前往多米尼加和巴拿馬進行實地拍攝。在巴拿馬的拍攝現場,劇組展現了令人讚嘆的創造力,他們精心布置,將廢棄的建築1:1還原場景。朱美蓮對劇組的布景設計師讚不絕口,稱讚他們是「真正的魔法師」,能夠在異國他鄉重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導演陳駿霖稱,《苦力》拍攝最好玩、最有挑戰的,是用了很大的努力「還原那個時代,1860年代的古巴」,包括復原老建築等。

張孝全表示,故事深入描繪了東西方文化在古巴這一歷史節點的交織,無論是調適還是碰撞,最終都體現了一種文化的包容性,這也是《苦力》想要傳達給觀眾的重要信息。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b73cc4a6534118460fe471b7af392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