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評丨幼兒園為養了14年的山羊舉辦告別儀式,這是生命教育的生動範本

2024-06-23     錢江晚報

圖源:潮新聞

「這裡曾經生活著一隻羊……很遺憾,6月17日中午,羊離開了我們」——杭州申花路幼兒園毗鄰盛龍街的圍欄上掛著一份塑封的「訃告」,告知該園14歲的山羊「頂頂」離世,感謝「走過、路過、關心和互動過的路人們對羊的包容和關愛」。

一隻山羊沒了,犯得著如此興師動眾嗎?「頂頂」是一隻普通的山羊,但也是一隻有「故事」的山羊。

安排食譜、投喂食物、幫忙清掃羊圈……除了這些日常的照顧之外,孩子們還為「頂頂」舉辦了「婚禮」,親手製作了「小洋房」、項鍊、蝴蝶結等。幼兒園歷屆的孩子都會與「頂頂」互動,每年的畢業演出,孩子們的節目中也總會出現與「頂頂」有關的故事。

毫不誇張的說,在孩子心目中,「頂頂」絕不只是一隻山羊,而是親密的夥伴,照顧「頂頂」的過程也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命教育。類似的做法,幼兒園裡並不鮮見,畢業離校之後,很多孩子依然對自己在幼兒園照顧過的「寵物」念念不忘,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珍惜愛護生命的種子。

善始善終。申花路幼兒園在「頂頂」走到生命的盡頭之後,別出心裁地為其舉辦了一場獨特的告別儀式。當司儀說「和頂頂說句話吧,之後再也見不到了」,一瞬間孩子們大哭,很多從沒哭過的男孩也哭了。順勢而為之舉,讓見證了「頂頂」「結婚」、生崽和老去的孩子們潸然淚下,也使得這場生命教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讓孩子們深深懂得,生命的離去是我們人生經歷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被尊重,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被記取。

值得一提的是,幾年前江蘇常州一家幼兒園曾帶著小朋友們為皮球蟲「辦葬禮」,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據悉,這並非一時心血來潮的舉動,而是老師們精心謀劃的「死亡課程」。小朋友在開展林地課程的過程中,對皮球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圍繞皮球蟲的死亡,孩子們探討了生與死的區別,完成了與皮球蟲的「告別葬禮」,還利用課堂時間一起閱讀了早已準備好的關於生命教育的繪本,之後又接力創作皮球蟲的繪本……環環相扣,小朋友們深切感受了一次生命的離別,小腦袋裡自然滋長出珍惜生命的想法,其動手能力、認識水平、思維方式都得到提升。

在很多人心目中,死亡是一個犯忌的話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念的進步,死亡話題漸漸脫敏,國內有專家學者引入並研究「死亡哲學」「生死哲學」等課題。近年來,一些高校陸續開設與死亡教育相關的課程,並探索不同的實踐形式。但是,對於幼兒園開「死亡課程」,不少人質疑似乎有些過早了。

懂得尊重生命,才會懂得尊重自己與他人。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自然規律,幼兒園的孩子也概莫能外。小寵物的死亡,家裡老人的去世,小朋友經常會面臨各種「生離死別」。一些情感特別豐富的小朋友,常常難以接受小寵物的離去,甚至鬱鬱寡歡,時間長了難免留下心理陰影。反之,如果刻意迴避乃至淡化這種「離別」,小朋友們就會走向對生命「冷漠」的另一種極端。如何引導小朋友們正確看待死亡,是一個不容迴避的話題。

名為談死,實為論生。死亡教育的目的不是美化死亡,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幼兒園開「生命課程」,進行「生命教育」沒毛病,如何讓孩子們聽懂領會才是問題的關鍵。在這方面,因勢利導開展生命教育的上述兩家幼兒園,無疑給我們作出了極好的示範。

珍惜生命愛惜生命是教育的重大命題,生命教育理應從娃娃抓起。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體會生命的意義。希望為山羊舉辦告別儀式之類的「生命教育」能在更多的幼兒園得以推廣開來。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80fe180963b4cbadc6a54bf878ab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