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國先進技術和日本匠人精神完美結合的傳燈人

2019-12-10     日本新華僑報

——訪softusing代表取締役社長鄭繼飛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 蔣豐

在東京,有一位用五年時間幫助企業迅速成長、為員工蓋了三棟樓的華人IT科技公司社長,他頗具傳奇色彩的發展經歷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就這樣,這一個天高雲淡的冬日午後,帶著一些疑問,我作為《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前往品川區採訪softusing代表取締役社長鄭繼飛。

與剛過不惑之年的鄭繼飛輕快地交談著,透過他眼神中不斷閃爍著的光芒,一張在日華人企業發展的壯美藍圖不斷舒展……

高效管理,讓利於眾,籌划上市

一落座,意氣風發的鄭繼飛就與記者分享了目前進行的上市計劃。目前,公司已經擁有先進的技術梯隊、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無可取代的專利技術,正在以優厚的條件和十足的誠意聘請業內專家和頂尖的財務公司做評估和上市計劃。日本一家實力雄厚的信用金庫主動找到鄭繼飛,要求購買他們的股份。這,讓鄭繼飛多少有些自豪。

交叉持股,是在日本企業中非常常見的運營方式。企業通過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交叉持股,一方面密切了與金融機構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實現了融資的訴求,是一種比較健康和成熟的企業運營模式。然而事實上,能夠吸引日本金融機構主動要求參股的華人企業,幾乎沒有。

籌划上市、日本金融機構主動參與……接連不斷的信息讓記者驚嘆。但記者也深知,華人在異國他鄉打拚絕對不會是順風順水、一蹴而就的。

然而,鄭繼飛卻謙遜的說,「留學生求學和創業的經歷都差不多,我沒什麼好說的」,接著他講起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兩次大挫。一次是2008年經濟危機,另一次就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泄露事故,讓80%的員工離職,甚至有很多人沒有交代一個字就猝然回國。

公司瀕臨解散的邊緣,讓他意識到日企通行的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痛定思痛之後,鄭繼飛將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管理制度放在企業經營的首位。一方面,發現人才、培養潛力、健全制度,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充實員工利益,解決後顧之憂,保障高效管理機制的落實。

造人先於造物。在人才培養方面,鄭繼飛坦言傳統日本企業所採取的「年功序列」制度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眾所周知,日本企業比較重視員工的忠誠度。當然,員工的忠誠度,在任何國家、任何企業都值得提倡。然而,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日企中採取的「年功序列」制度,既有利於留住經驗豐富的員工,但同時也可能滯緩才能出眾的人才的發展。比起資歷和工齡,鄭繼飛更關注員工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帶來的收效。

為了打破瓶頸,他設置了豐富的培訓課程和多元的發展計劃,為員工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根據自身條件,員工可自由選擇發展方向。如果選擇走技術路線,公司鼓勵員工不斷充電,不斷提升,並將以參股的方式實現更高質量的生活追求和人才價值。如果選擇往管理方向發展,公司同樣提供管理課程的培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充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這些舉措很久就收到了成效。當資金積累實現了從零到一千萬的突破,當人才梯隊實現了從零到兩百人的充實,鄭繼飛對於未來充滿了信心。他沒有在成績單上休息,而是主動離開已經成熟的人員派遣業務,尋找轉型出路。面對「不創新等死,創新找死」的魔咒,鄭繼飛激流勇進,主動出擊,帶領公司從提供優質服務和人材資源,到掌握創新科技、研發核心產品,順利完成產業升級。

在公司發展之初,人手緊張,鄭繼飛一個人同時管理著經營、財務、技術幾個部門的事物。公司運營上了軌道,五十人,一百人,逐步壯大。他在意識到個體的局限性後,大膽改革,不攬權,不貪權,放手讓專業的人才做專業的事。在公司順利擴大影響,具備強勁實力之後,鄭繼飛又考慮通過上市做強做大品牌影響力,實現更多社會價值。下一步,還將分階段地出讓原始股給公司員工。「上市之後,至少要讓每一員工都能買得起房!」鄭繼飛爽快的許下承諾。

把握時代,鍛造核心,精鑄產品

說起祖國這些年來的發展,鄭繼飛深有感觸。當年,刺激著他、促使他破釜沉舟前往日本學習先進技術的,是與生俱來的民族感情,如今同樣的感情激發出的民族自豪更讓他激動不已。鄭繼飛看到中國國內IT技術的飛躍發展,順應時代潮流,投入祖國的創新發展中。

鄭繼飛正在聯合為百度自動駕駛提供技術支持的科研團隊,與國內阿里系的科技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共同開發為汽車物聯網系統保駕護航的安全程序。不久的將來,這套技術將依靠日本豐田、本田等為代表的尖端製造業,落地成實,與大眾見面。鄭繼飛坦言日本市場對於產品的准入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他希望自己研發的產品首先拿到日本市場上來,通過在日本市場的反覆打磨,完善產品品質,再投放到中國市場。「中國的IT技術+日本的匠人精神=softusing的產品」,這樣的產品必將一舉贏得市場的青睞,鄭繼飛信心滿滿地如是說。

「實不相瞞,當年,吸引我借款來日本學習的,就是日本的這種匠人精神!」鄭繼飛出生於中國遼寧渤海灣旁一個普通家庭,父母是勤懇踏實的農民。儘管他們文化程度不高,卻竭盡全力支持鄭繼飛一路求學。大學畢業後,鄭繼飛憑藉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瀋陽的一家特大型企業工作,早早獨立、讓父母安享晚年,是他當時最大的心愿。

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實現現代化卻還只是規劃藍圖上的一個美好目標,中日兩國之間還存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落差。在工作中,鄭繼飛有機會接觸到從日本進口的機械,精巧的設計、精細的做工,一次次讓他內心感受到無比的震撼。「明明看起來那么小巧,功能卻那麼強大!」差距之大,以當時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狀況,是根本無法想像的。鄭繼飛被深深地觸動了。

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之心,和見賢思齊的進取之願,讓他無法停步於穩定的工作和優厚的待遇。日本的技術和設計怎麼會那麼好?我們怎麼才能追上它?類似的問題,每天都在鄭繼飛的腦海中翻騰。

師夷長技以制夷。一百五十多年前,這句響亮的話語曾經警醒過高杉晉作等幕末志士,並引發了明治維新的時代變革。一百五十多年後,同樣的聲音在鄭繼飛的心中激盪。到海那邊去看看——有了這樣的念頭,鄭繼飛再也坐不住了。工作不久,還沒有多少積蓄的他,決定借錢遠征。

從「東瀛取經」,到鍛造自己的核心產品,經過一路艱難跋涉,峰迴路轉,百折不撓,終於漸入佳境。鄭繼飛接著講起他和他的華人技術團隊為日本某大型購物中心所開發的、結合AI技術、大數據和雲計算的一個服務案例。該系統將提取顧客面部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準確圈定顧客的消費能力,並據此推薦相應的品牌和信息,既提升客戶的購物體驗,又提高了營銷的準確性。

公司還在已經推出市場的旅行app中引入數據云技術,將精準數據分析與日式人性化服務相結合,同時實現了集約高效的管理。通俗點講,當用戶抵達預訂住宿地後,可通過AI識別技術自助辦理入住和退房手續,這將節省管理人員數量,降低人工成本。用戶入住後,通過對其水電等使用量的精確採集,後台將推薦對應的優惠措施,通過贈送禮物或者房費打折的方式增強用戶環保意識,這樣一來,既實現了企業的節能增效,又與可持續性發展的大環境相協調,用戶還得了實惠,達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追昔論今,鬢已星星白的鄭繼飛絲毫沒有懈怠勇往直前的拼搏之心。創業以來,鄭繼飛始終是全公司工作時間最長的人,他戲言自己是「辛酸勞碌命」。其實,所謂命運,是一步一步留下的堅實腳印。

提供機會,成就人才,實現共贏

背負巨大的經濟壓力來到日本,年輕的鄭繼飛吃了不少苦頭。一邊緊張求學,一邊打數份工,甚至一度因為壓力太大,而被迫提前結束學業。進入日本的企業工作後,鄭繼飛憑藉自己的能力和人品贏得日方老闆的肯定和信任,從技術到市場,從點到面,最終擔負起公司的全部運營。敏而好學、善於把握機會的鄭繼飛感謝每一位曾經給予他幫助的人。他深知機遇和眼界的重要性,也因此更願意成為分享光明與希望的普羅米修斯。

這些年,在緊張的工作之餘,鄭繼飛總是抽出時間定期前往中國上海、大連等地講課,劍橋學院、大連外國語學院都留下他分享經驗、傳播知識的身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鄭繼飛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外面的世界,給他們多一些選擇的機會。

隨著公司規模的發展壯大,對於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日趨緊迫。鄭繼飛同時還委託日本的專業學校前往中國發掘人才,尤其重視中西部高校的科技人才,因為他們更需要機會。

先安居,再樂業。鄭繼飛在川崎蓋了三棟宿舍樓,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新進員工可以免費入住,年資稍長之後,則可以用遠低於市場價格的金額租住。一套一居室的單身宿舍,個人只需負擔兩萬多日元,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尤顯難得。

在鄭繼飛這裡,不僅可以免費學習日語,還能接受經驗豐富的日本大學教師的培訓。課程包括JAVA、C++語言等的計算機專業知識的進修,還有緊扣科技發展趨勢的AI和IoT技術等。教材全部由公司自主研發和編訂,結合實際案例,非常有針對性。

通過實習,這些年輕人切身感受了日本的企業文化和社會發展現狀,得到理性客觀的人生認識,獲得職業規劃的有效參考。鄭繼飛用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為有志青年建起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職業階梯。

後記

採訪結束,在車站等車。眼前堅實可靠的鐵軌,延伸到無盡的遠方,每一天,每一天,它串起了多少人的夢想。人生路上,若能遇到夢想擺渡人,那將是無比的幸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2lI8m4BMH2_cNUgGV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