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新井義人在池袋東來順教日本人吃中餐

2019-12-09     日本新華僑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記者 喬聚

食色性也。食,是人類永遠無法停止的話題,是生生不息的原動力。會吃者,遠如蘇東坡,留下膾炙人口的詩句和流傳千古的菜譜;近如老舍,用京味小說把老北京各樣吃食的妙處遠播海內外。如今來到了網絡時代,又有一群「播主」通過視頻把美食的魅力傳播。

這不,2019年12月5日晚,日本「大胃王」新井義人就帶著他的攝像機走進了位於東京西池袋西一番街的東來順,開始了一場關於中國經典美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索之旅。1991年出生的新井義人,自出道以來,一路風頭勁猛,以「大胃王」的實力穩居YouTobe吃播榜前五名。

美食麵前,話不多說。已有兩年「吃播」經歷的新井義人,一進東來順店內,就支好機器,擺好架勢,準備開吃!慕名而來的粉絲和媒體記者早已等待在池袋東來順,鼎宴資本董事長陳軍也特意從北京東來順總部趕來,與眾多觀眾和食客一起見證新井義人的「吃功」。

池袋東來順師傅切肉,憑藉的是登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超技藝。他們切出來的肉,每一片都「薄如紙,勻如晶、齊如線、美如花」,勝過精雕細刻的藝術品。五盤牛羊肉一端上桌,就分走了播主的一部分光彩,這,恐怕是「大胃王」新井義人沒有遇到過的情景。不過,緊接著,熱騰騰的炭火銅鍋端上桌,「大胃王」新井義人食指大動,成功的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回來。

出人意料的是,這一次「大胃王」新井義人人反常態,他並沒有追求食量上的突破,而是嚴格遵守東來順涮肉的傳統吃法,一片肉一片肉的細緻燙涮,用心品味炭火銅鍋的魅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向更多對中國文化存在誤解的日本人普及中華餐飲文化。

餐後,據新井義人介紹,他之前對中餐存在一定的誤解。以前只接觸過川式麻辣火鍋,像這樣用清湯煮出來的火鍋,打破了他對於中國美食的認識。可以說,清湯保持了肉質的自然風味,更符合日本人的餐飲習慣。另外,在日本長大的他,對於炭烤料理非常熟悉,但是用炭火「烤」火鍋,是聞所未聞的新鮮事。圍著繁花似錦的景泰藍銅鍋,烤著暖暖的炭火,夾起一塊鮮嫩的涮肉,一種似曾相識又彌足珍貴的舊時味道,讓滿滿的幸福感,瞬間溢滿喉頭、心間。

「大胃王」新井義人吃完了涮肉,拿出精力主攻麻醬燒餅,臉上的表情也隨之發生變化,不一會兒,一碟麻醬燒餅係數進肚。事後新井義人特意就麻麻醬燒餅與東來順的師傅展開探討。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僅僅從外觀上判斷,自己把麻醬燒餅想像成麻團一般的點心,但是一口咬下去,味蕾和口感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首先是經過層層揉疊之後的厚實燒餅芯所帶來的充實感,緊接著,麻醬的馥郁香氣裹挾味蕾,進一步豐富了觸感。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他非常樂意向更多日本人和住在日本的外國人推薦這種美妙絕倫的體驗。

在鼎宴資本的支持下,2019年3月30日,東京池袋開出日本的第一家東來順門店。經過了短短半年的時間,池袋東來順已經在日本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一方面,當然離不開經營者對食材嚴格把關、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離不開經營者對於傳播中華美食文化、講好中國好故事的責任感,而另一方面,東來順這個老字號本身所帶來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在很多外國人眼中,東來順就等於老北京,等於中國。

結束了美食的體驗,「大胃王」新井義人戀戀不捨的再次環顧池袋東來順店內的布置,發出由衷的讚嘆:「我沒有去過中國,但是東來順滿足了我對於北京的想像,以後我還要去看看北京的東來順總部。」

進入師走之月,各種形式的忘年會也漸漸多了起來。想要吃的有文化、有內涵、有深度,系出名門的池袋東來順是不可或缺的選擇。

採訪進入尾聲,好消息也接連傳出。《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的記者獲悉,就在不久前,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特別為池袋東來順頒發了獎狀,以表彰他們在「2019中國節」活動中,為宣傳和推動中華文化所做出的貢獻。明年,上野和新宿還將開設東來順在東京的第二家和第三家分店。期待著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百年老店東來順,在海外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Glt8m4BMH2_cNUgE6I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