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富国顺 ‖清香晚年(散文)

2019-12-30     作家世界


清香晚年

文/富国顺


近年来,网上发布了世界范围内各年龄段划分的新标准,但我们中国人还是愿意接受传统划分标准:

婴儿(出生~1岁);幼儿(1~4岁);儿童(5~11);少年(12~18);青年(19~35);中年(36~59);老年(60~)。

我生于1956年农历9月,到2016年9月满60办理退休,再过几天到2020年,我将进入64岁,已是名副其实的步入晚年的老人了。恐怕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想过自己的老年生活应该怎样度过。我的想法就是:晚年要活出清香,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位清香老人。

清香源自内涵,而内涵必以品格、素养、文化为依托。我出身社会底层的农家,既有淳朴基因,又对贫苦有切身的体验,上小学—中学—大学,入队—入团—入党,当一线教师—机关干部—学校领导,有幸成为恢复高考后最早的大学生—退休后经过努力加入了省级作家协会。无论是先天的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的职业塑造,都使得“晚年清香”成为可能。

特别是近年来的大量散文作品的创作,照亮了我的晚年生活、整理了自己的经历、抒写了人生真情、加深了人生感悟和给晚辈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仿佛觉得文学滋润了我的心灵和整个人生。

我应该配合这些来之不易的内涵条件,在各方面做出努力,真正塑造一个具有清香晚年的老人形象。

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而我现实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应该是从50岁开始,常见的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老年常见病便蜂拥而至,现在每年体检表上的登记都写满了整整一页,有十多项。但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按时服药,虽然疾病还在,但没有发展,维持得挺好,精神状态也很好。

其次身体要始终保持清洁。我多年来已逐渐形成了习惯:冬天每月要到洗浴中心去洗一次,要好好泡泡,出透汗。我一般到洗浴中心都不搓澡,有时实在拗不过孩子也偶尔搓一次。这样做,一是为了节省,二是想用这个时间自己搓想想该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每周要在家洗一次,每次洗澡都洗的很仔细,从上到下,身体的各部位都要认认真真的清洗。到了夏天的伏天,就每天都要冲一次。每天早晚的洗漱和睡前的泡脚,也从不对付、马虎。使身体始终保持清爽的状态。

我这个人,虽然对着装的布料不太会识别,但对着装的款式确有自己欣赏标准,而且很自信。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对买服装形成了一定的认知体系。比如: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现在买服装不能买非常廉价的地摊货;网上买要比实体店便宜得多;京东的商品品质要比别的商家好;服装不必总盯着名牌,但最好还是买大众公认的品牌,特别是不能专拣便宜的买。

像零度皮鞋、金利宝裤子、部队挎栏白背心等,就都是我非常喜欢,并常年穿着的。这些商品质量相当好,价格也不贵,网上和实体店一样,而且多少年不变,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我以为,干净、得体的着装也是清香晚年的必要条件。

在饮食上,清香老人一定不会是大鱼大肉、脑满肠肥,这一点和我正好对应。我在家吃饭绝大部分都是土豆茄子、白菜萝卜和各类青菜。不管去哪旅游,要让我点菜,都是烧茄子,因为我感觉这烧茄子既好吃下饭,价钱有不贵。于口味、于身体、于经济都是最好的选择。

我1981年成家,结婚近40年来,一共换了九次房子,福利住房时,住的不是30——50的小面积,就是楼层差(一楼或顶层),2011年实行商品房时,买了现在的120平的大房子,宽敞明亮,老伴把家收拾干净舒适,我自己居住的房间也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床单、枕巾。可以说具备了清香老人的家居环境。

现在,轿车早已进入普通家庭,而我自始至终,多少年了就是骑自行车上下班,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从锻炼身体、助力环保和节省开支方面是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的。与我的“清香老人”也是相辅相成的。

上述这些外在条件,也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好在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比较充裕的退休待遇,基本上能承受成为清香老人的物资需求。

“清香老人”虽不完全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形象,但也是有些内涵和外在标准的。我愿意按照自己设计的蓝图为此做出努力!

作者简介
富国顺
,男,1956年出生,辽宁辽阳人,大学学历,中文专业,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前任盘锦市辽油二高书记,现被返聘为辽油一高做学校网站管理和宣传报道工作。近年来有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级报纸副刊和网络平台上发表,并每年均有上百篇新闻报道见诸当地媒体。现为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来自“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uzojia001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ymJV28BMH2_cNUgDJ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