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医师解析: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治疗方式,存在三大误区

2019-09-06     走进医师

随着透析技术的成熟,尿毒症不再是不能克服的顽症,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不仅能继续存活,还可以得到较好的生活质量。

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是利用人体的腹膜作为通透膜,用高渗腹膜透析液进行毒素和水分的清除,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由于腹膜透析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有不为广大医务人员或患者认识的地方,尤其是某些认识上存在误区,阻碍了腹膜透析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1腹膜透析不能作为第一选择:20世纪70年代起,血液透析成为大多数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治疗方式,仅当患者由于瘘管、严重贫血等原因不能行血液透析时,才会考虑腹膜透析,因此很多人误认为腹膜透析是患者的第二选择。

其实不然,除了小部分患者有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禁忌证外,大部分患者可以自己选择透析方式。积极参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利于建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顺应性,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目前认为,尽管残存肾功能已经不足以维持患者生命,但对患者水分清除、营养维持等控制仍有很大作用。因此,如何在透析后保护残存肾功能成为肾科领域中的一大课题。

有报道,在最初2年的透析中,腹膜透析显示了对残存肾功能的有利作用,因而被推荐为尿毒症患者肾脏一体化治疗(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互补,共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首选。

2腹膜透析不能长期进行:由于对腹膜透析认识上的误区或其他非医疗因素的干预,许多腹膜透析患者是在血液透析失败、全身状况差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腹膜透析的,甚至在情况好转后再转为血液透析。其实腹膜透析同样可以长期进行,有的甚至超过10年。

3腹膜透析影响生活、学习:最初的腹膜透析需要患者用消毒液清洗透析管道,操作过程较繁琐,容易因污染出现腹膜炎,或因不慎造成消毒液误入腹腔造成化学性腹膜炎的危险,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学习。

但目前国内采用的是一次性双联系统,无需消毒液,并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因而也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腹膜透析是在家中进行,操作过程的简化使患者操作时间缩短,许多患者可以做些家务、短途旅行,甚至参加工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uzpVm0BJleJMoPM7_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