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患者,某女47岁,吉林人。患者2013年初体检时查血肌酐102umol/L,血红蛋白87g/L,诊断为慢性间质性肾损害,肾性贫血。
2015年2月血肌酐升高为167umol/L,尿检阴性,西医激素治疗无效,血肌酐逐渐升高。
2015年7月22日为求中医药治疗首诊。
查血肌酐270umol/L,尿酸420umol/L,甘油三酯2.88mmol/L,总胆固醇6.46mmol/L,血红蛋白96g/L。
症见: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乏力,时有恶心,纳食不馨,眠可,大便干,二三日一行,小便调。舌淡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沉弱。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兼挟湿热。拟益气养阴,清热化湿法。予参芪地黄汤加味。
治疗:中西辩证治疗
患者复诊服用中药治疗。同年8月22日查血肌酐192umol/L,血尿酸347umol/L。
9月21日查血肌酐168umol/L,血尿酸343umol/L,血红蛋白114umol/L,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已恢复正常。
小贴士:肾衰患者日常生活主要是要注意饮食,蛋白质要控制。特别是植物蛋白如豆制品最好不要吃,容易升高尿素氮和肌酐。要注意保暖和吃饱,不然能量不足就会分解自身的蛋白质引起肌酐升高,并且要注意休息。
特别提醒:如果内容涉及到中药以及处方,请勿自行滥用方剂,因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不同,具体需要在专业医师面诊辩证后,进行专人专方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或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点评:
本例患者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兼时有恶心、舌苔黄腻,说明兼有内蕴,故加黄连、竹茹清热化湿,患者大便偏干,不利于浊毒从肠腑排出,故加制大黄、麻子仁润肠通便。
以上为真实患者病例,有相关问题,可以主页私信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