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术后身体虚弱,如何补营养不增加肾负担,医生教你饮食小妙招

2019-09-21     走进医师

1热能:初期热能供给每日维持在6276千焦(1500千卡)若患者肾移植术后恢复良好,病情稳定,于1周后可逐渐将热能提高至每日10460千焦(2500千卡)。

2蛋白质:肾移植初期蛋白质按每日每千克体重0.8克供给,密切观察患者血中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根据这些肾功能指标变化,随时调整蛋白质的供给量。

蛋白质供给量应随肾功能恢复逐渐增加,直至每日每千克体重1.5~2.0克。移植肾已恢复功能时,每日蛋白质供给总量可达80克,所供给蛋白质应为高生物价优质蛋白质。

3糖类:肾移植想者由于需克服排异反应而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使糖耐量下降,血糖升高,甚至会出现继发性糖尿病,所以对糖类供给要适当限制,糖类占总热能的50%~60%

4水:肾移植前少尿及无尿的患者,需依赖血液透析机来脱水,也就是要提高透析液一侧的负压方能透析,这就使得细胞外液及细胞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所以患者有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所以对肾移植前的患者严格控制水的入量是必要的。

然而,肾脏移植患者的尿量随肾功能的恢复而恢复后,就要鼓励患者适当地饮水。但由于肾移植术后尿量恢复是个生理过程,患者不再有以往的口干等症状,一般不想主动饮水,这时应做患者思想工作,讲明多饮水的益处,鼓励患者适当饮水以保持尿量,实际上仍是治疗措施之一。

5吃得科学合理:肾移植术后,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加之应用激素类药物,患者的食欲都有不同程度的增进,此时应相对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以免在短时间内体重增加太快;副食方面,优质动物蛋白(如鱼,鸡、牛肉、瘦肉、虾等)都可以吃,但要适量,不要暴饮暴食。

判断蛋白的摄入量合格与否,可在复查尿素氮、肌酐之前的1周,将每日所进的蛋白量相对固定,然后看尿素氮检验指标,如果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可在上次的蛋白摄入量基础上,增加蛋白的摄入量,1周后再检验尿素氮,如果结果仍属正常,这说明此时的蛋白摄入量可被移植肾所接受。

如果尿的检验结果有轻度升高,则说明此时的蛋白摄入量不能被移植肾所全部承受,应调整蛋白的摄入量,可较第一周稍多,但较第二周稍少。

由于尿素氮作为判断肾功能不如血肌酐真实,易受蛋白摄入量、感染,发热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还要求患者自己细心去摸索,找出最适合自已的蛋白摄入量,同时适当限制淀粉(主要是主食,含糖量高)及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量。

因为,主食入量太多,患者的运动量又少时,很易增加体重;在短时间内,体重增长太多,就容易造成免疫抑制药用量相对的不足,容易诱发排异反应,可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以上是肾病相关科普,可以【私信】提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OlLVW0BJleJMoPMLKh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