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了解考古学的一些人眼中,中国自夏开始,历经夏、商、周,是大一统的时代,其实不是。由于夏代的资料有限,就拿商朝来说,目前考古发现的具有规模的大型遗址有,殷墟妇好墓、四川三星堆以及具有“江南青铜王国”之称的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
大洋洲出土的虎形青铜器
就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等数量来看,很有“三足鼎立”的味道。所以,四川三星堆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所谓的中原商王朝的权威,三星堆在当时是怎样的存在,甲骨文中没有提到,但是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很可能是甲骨文里提到的“虎方”,是一个被商王朝征服的方国。其实,甲骨文中提到的方国达到100多个,鬼方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很让商王朝统治者头疼的一个。
根据香港一位学者的观点,甲骨文中关于鬼方的卜辞达到500多片。殷商主动“伐鬼方”177次,“征鬼方”19次。(图中圈出来的字即代表鬼方)这些征伐主要就集中在武丁时期。
武丁是商中期的一位商王,他的王后就是妇好,也是“后母辛鼎”的主人。妇好不单是武丁的王后之一,还可能是一位巫人,也是一位女将军,所以在她的墓中才会有象征军权的大钺,这也是符合甲骨文上的记载的,妇好一生征战,也征战过鬼方一族。而且是发动了一万三千人的兵力征讨鬼方,一万三千人这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重兵了。
甲骨文中:“登妇好三千,登旅一万,呼伐羌。”殷人复祈求鬼神降灾害鬼方。
《汉书·西羌传》中也有:“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
妇好举重兵讨伐鬼方,武丁花了三年才收服鬼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鬼方的势力也是很大的。
那么,鬼方到底是什么人种?有人说是雅利安人,有人说是印欧人,也有人说其实就是陕西人。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鬼方应该是在殷商统治区域的【西面】,殷商的都城是在今天的河南安阳,是在河南的北部边缘,西面有陕西、甘肃等,而根据近些年的考古发掘,可以确定为鬼方人的大型遗址有李家崖遗迹、清涧辛庄遗址。
- 李家崖遗址
李家崖遗址是在今天的陕西宝鸡,辛庄遗址也是在今天的陕西北部。一方面这确实印证了甲骨文中记载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不由得让人深思,中原商王朝的统治区域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临近的陕西都有鬼方作乱,还需要征伐?
因为鬼方遗址是在陕西发现的,所以有人说鬼方人是陕西人。但正如前文所说,也有人认为鬼方人是印欧人的。从它的名字【鬼】字来看,鬼最原始的意思是“似人之异兽”。兽只是一种对异族人的称呼,并不是说真的是兽。有学者考证,他与“禺”同属。而《山海经》中有“禺似猕猴而大”。意思是说禺与猕猴很像,但是比猕猴大得多。像猕猴这当然是一种比喻。但从中也能看出,鬼方的外表应该明显区别于一般的商人。所以才会用像猕猴来形容吧。所以学者认为,鬼方人实际上是吐火罗人、虞氏、禺氏在晋南的残留。所以他们应该是印欧人。
有意思的是,在清朝的时候称外国人为“洋鬼子”,也是有一个“鬼”字的,这样的称呼从何而来呢?为什么要用“鬼”字来形容外国人,其起源是不是从商朝就开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