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解说丨他们说,疫情过后,这些中小企业可能......(上)

2020-03-29     面包王子笔记

3月24日,BakeryChina Talk Online 首场直播访谈圆满结束,全场干货满满,金句不断。


此次访谈以“后疫时期烘焙行业的自救与再发展”为主题,致敬每一位逆风飞翔、坚定信念的烘焙人,为行业赋能。


今天就分享一下这些行业大佬的干货论坛直播间!


论坛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全国饼店委员会秘书长——缪祝群 先生担任主持人,并进行了论坛开场:


各位行业同仁,大家晚上好,我是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协会的缪祝群,感谢大家今天晚上收看我们后疫时期烘焙行业自救与再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和北京贝克瑞会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在此我仅代表主办单位,对在线嘉宾和观看直播的行业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疫情让我们每个人,整个行业,甚至整个国家,和现在的整个世界都始料未及。


疫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未来我们怎么走?


有多少企业能够顺利地走下去?


有多少企业又面临着生存的困难?


好有好的共性,不好有不好的通病,假如再出现这样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我们怎么办?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线上论坛,和我们在线的4位嘉宾进行互动。


今天有幸请到了:


饼店代表——长沙市明祖食品有限公司的钟克元,钟总

经销商代表——湖南厚普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斌,刘总

专家代表——中粮金焙工匠复兴烘焙职业学校的苏焜,苏总

产品技术与运营后起之秀——王森集团的面包研修社创始人 王子



内功修炼+线上渠道赋能



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先请钟总来简要概述一下目前疫情对您饼店的影响怎么样?


其实今天诚惶诚恐,行业有很多的精英,有很多的老师做得更好的有很多,感谢有这个机会给这个舞台。不管我说得对还是不对,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今年的疫情对于门店说没有影响,那是假的。我们现在还有一些门店没有开。


但是对我们公司整体上来说,没有影响,而且还有比较大的增长。而且整体来看,今年可能比去年的增长的幅度还大。


门店没有开,但是我们的员工该到公司来帮忙的已经到了公司,到了生产部门。有些员工利用线上也已经复工,对于我们门店而言,亏损这个东西基本上是不存在。




您是怎么做到的?主要有哪些值得大家借鉴的?


(1)我们在三年前,这个不是我先知先觉,可能是机缘巧合,我们对门店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目前门店有两种运行的方式:

内部员工加盟,员工持有这个门店。

员工持有门店股份。


我们让所有有能力的、有资金的、有梦想的人能够开店,和他们的智慧捆绑起来,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和力量,所以门店现在活得好的有很多。


(2)另外一个咱们工厂提供什么东西?更多的是提供半成品。


在提供半成品的时候,公司的销售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说我们整个社区电商平台做得比较好,而且今年也帮了最大的忙。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销量增加。从初三就已经开工,到现在为止,而且还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提高产能为社区电商平台和门店供货。


因为线下确实影响很大,但是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还有增加,顾客也会多渠道寻找产品。


湖南有一家好的社区电商平台,我们借他的平台,借他的力,借他的势,一起合作了一些服务和产品。




针对社区电商平台的产品,目前主要是门店配送还是工厂配送?


我们只需要配送到他的总仓,我们合作的该社区单上平台基本覆盖湖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县城。

疫情前期,有些地方可能去不了,而疫情严重的时候,菜市场都不敢进,吃什么?

我认为面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所以我认为:今后我们烘焙行业是大有可为。不管有疫情无疫情,消费者的习惯得到了很多的改变。

消费者习惯最安全的、最新鲜的、最高品低价的产品,而且每天的量都在较大幅度的增长。



钟总干货小总结


股份结构,调动员工积极性。

为什么找员工?至少他对企业价值,对企业有认同感。外面随便找个人,他可能有钱,不见得有认同感,对于生产经营流程也不一定熟悉。

提前布局电商渠道

以前我们都是坐商,现在发现坐商不一定都行得通了,我们要出去开始吆喝,在平台上吆喝。平台其实也是个渠道,用各种各样的平台来提升销量,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多渠道的布局,让钟总即使在疫情的压力之下,也能够从容应对,充分应对。


小产品,大业务



那么刘总您对此有看法?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推荐?


大家好,首先我觉得,钟总是比较谦虚的。湖南的疫情,我还是比较了解。


真正的在疫情当中,我觉得钟总相对来说是活得非常滋润的一枝“奇葩”


当然,这个奇葩不是他一枝,还有很多很多。我为什么一定要参加这样形式的论坛,就是希望能够更多的去推选一些,哪怕在逆境当中依然活得很滋润的,钟总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和钟总一直以来都是好朋友,而且我们也是钟总很重要的合作伙伴,一直在相互推动我们某一些事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能够看得到,他们的发展非常迅猛,他可能是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路。


疫情期间关了很多的实体店,但是现在开始在做线上的生意。而且疫情之前默默地做了几年,目前的体量已经发展得非常非常大。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他目前几个单品的量,可能全国范围来讲都是单品No. 1。




可以透露一下?


第一,其实无论在哪个形势下,都有生存得好的,那么能够让你生存得好,说明这个状态肯定是你最好、最适用的状态。


所以包括我们的榴莲千层,流量非常之大,大到每天数以万计的销量。


我想,这样一只单品还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很多厂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产品不伦不类,甚至气味难闻,而不想做。


但是这样一个大家不愿意干的事情,钟总愿意拎起来,干成了线上可能是最大的一只单品。


今天说出来其实也不怕,因为后面很多的追随者。可是难以望其项背。这说明什么?


他走在前面,走得早,确实具有了先发的优势。


这是值得向大家推崇的。


第二,提前进行线上布局。


钟总刚才讲到社区零售,可能很多的企业一开始都不关心也不关注这样一个业态,甚至是看不起、看不懂。


我觉得通过这次疫情,真正的让所有的人都关在家里,好好地去思考我们怎么样能够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产品,这样一个全民皆厨场景下,让更多人开始更多关心美食。


所以在当下这样一个时段,社区零售其实真正的迎合了当下疫情的需求。


即使是一类购物网站,在当下与社区电商在交会的时候,也都会碰到短板。


所以这个时候,社区零售的发展速度是超过我们的想象。


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生意,依靠社区电商和钟总的坚持和前瞻,得到了非常好和快速的发展。


而且我们也是跟着钟总的脚步,在接下来的两三天,也会开始和社区电商进行第一轮的合作。


我们第一批合作都是数以万计的原料,这都是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小小的toC的产品,能卖这么大的量。


可是因为相信,所以愿意去选择。


我们看到了钟总的成功,我们也希望让更多的人去相信,这个可能也一样的会成功。


把小产品做成了大业务,这个是我觉得非常了不起的一点。




其实我们供应商也可以利用社区电商平台,来服务C端用户,和饼店一起盘活线上流量增加渠道提升销量。


而且我认为,经销商也需要要打造自己的平台,我们供应链的平台从而更好的服务饼店,加快产品流通


苏总,您对钟总分享的几点又有和看法?


钟总做的单品能做得这么好,我也是刚刚才知道。我也了解到了,钟总多年以前就已经是逆行者了。所以他很早之前就做防范了,而且坚持自己那一条路走到黑,没想到永远走不到黑,一直都是天明


这次疫情我们也多少能看出来,很多东西是钟总前期都做了很多的铺垫和准备。


像浙江有一个做烘焙奶企一样,早早就给企业做了app。这次疫情,整个app就激活了,而且app上一天的销售量是好多店铺都很难达到的。


所以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有长远规划的,坚持科学的方法管理和经营,能够帮助企业和品牌打赢这场“疫情保卫战”。




感谢苏总。其实是的,因为前几年在上海,我们还聊新零售的时候。那时候还懵懵懂懂的,老感觉有点虚。现在发现,线上渠道是不得不选择了,不是选择不选择,而是必须选择的。


好比在网上开店,在群里卖东西,就和装修店面是一样的道理了。所以新零售渠道不是说可有可无的了,甚至和店面是同等重要,因为它的触角是无限大的。我们店面触角是有我们的范围的,以前比如说我们配送范围三公里、五公里。


然而网络可不是,它是配送全国,甚至只要出得起价格,保质期各方面合适的话,可以配送全球。


所以互联网的想象空间,让我们一个区域企业都可以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互联网是给企业插上了翅膀,互联网给我们烘焙行业的一个红利。


王子,你们对于新营销渠道的一些尝试体验如何呢?


大家好,各位前辈好,其实这次我来主要是来做一些学习的。面包研修社是做专业的面包培训的。我们今年预计3月份要开4~5个班,但是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同时给我们带来一个好的思考,尤其是有一个方面,让我们整体的思路转变过来了。


2~3月份之间,我们一共做了24场直播,保持一天两场。我们的新媒体团队都已经算是超负荷运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从一个一直遵循技术、团队,打内功的线下团队开始转变像新媒体和大的概念靠近,这些也都是我们并没有过多涉及的。


这次疫情让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内部调整,所以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调整整个团队。


之前我们也有预估,面包研修社在没有母公司支持的情况下,只能支撑到5月份。所以我们一定要调整,调整了整个组织框架,把团队拆分成多个小团队,分别对应线上家庭培训的、技术服务的、新媒体等。


通过这种方式来激活公司团队,让每个人真正地去自发地想做一件事情。


所以我是挺佩服钟总说的社区电商的这一块,因为我去年的时候就有听朋友说,在社区里面做接龙卖货的,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


听完钟总的介绍后,我发现机会确实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面包研修社接下来更多的,是在线上让我们的品牌触达给更多的人,不光只做专业的,只要是大众需要的东西,我们就会去做来对应客户的需求。



那么面包研修社在对技术输出和服务这块,有什么是能够帮助企业发展的吗?


大去年的时候我们专门建立出一支技术团队,由周斌老师带领,并且已经储备了半年。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帮助企业去做整个产品方案。



那么面包研修社在对技术输出和服务这块,有什么是能够帮助企业发展的吗?


大去年的时候我们专门建立出一支技术团队,由周斌老师带领,并且已经储备了半年。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帮助企业去做整个产品方案。



中小品牌发展指南


据我们调研咱们行业里,中小品牌一两个店铺的有十几万个。他们的生存周期很短,抗风险能力相对弱一些,那么。对于中小品牌的发展,苏老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觉得钟总很早就已经明白了,企业做强做大,到底把什么做强,把什么做大。他把单品盈利、渠道盈利做得非常的强,而且把用户数做大。

(1)对于处在发展第一个阶段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或者局部领先的品牌,我们的更多建议就是要适当“跟风”,跟对的风,或者从产品上去突破,以及做好店铺周边社区外卖。


(2)对于某地域、某些地级市相对领先的,甚至是领头羊的,但是市场份额还不算太高,百分之三四十的,除了产品用产品和品牌驱动,还需要尝试社区外卖。


(3)对于某区域绝对领先的品牌,市场份额已经超出50%了,他要走的路线可能就是要超越,不断地超越他自己现在的样子。除了产品和品牌驱动,同时也需要更好的系统驱动,包括:员工系统、产品系统、研发系统、生产系统,后勤系统等。到那个时候除了外卖、微商,包括大电商(包括淘宝、天猫,大微商平台,京东等)也会去做。


(4)第四类企业,我们叫做垄断领先的企业。这类企业除了上述提及的驱动方式和因素之外,还会再加上模式驱动。但是这种模式驱动却又是难以复制的,是每一个企业自己独有的经营理念和方式。



品项控制与迭代


钟总,您现在门店有多少个品种?


八十到一百个。




在线上卖的话,单品比较多?是全部产品上线吗?


线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上平台。

我们现在所幸是占了个时间优势,接下来要走的路就需要打造产品系统、营销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如刚才苏老师提及的,来驱动我们企业和品牌的发展。


面包,确实它的量也比较大,但是如果始终是卖一种面包,肯定也会被淘汰。


所有的东西靠我们自己研发,就慢了。


互联网时代,一下子爆炸式的,可能出某一款面包,一周一次性卖一万份,下一周可能就马上变成两万份。到第三周可能变成五千了,怎么办?


一个产品,吃久了,要换新。换新的话,我们企业肯定就需要产品推动创新。


目前我们使用的这个社区电商平台,已经布局到武汉、南昌、广州、贵州、重庆、成都、郑州、石家庄、西安、福建等省市。


我们建议大家要关注这块儿业务,通过这样的渠道可能能帮助我们的某些产品销量突破,甚至走向全国,做到行业第一。


三年前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是从两百份开始,十块钱一份,可能就是两千块钱。现在我们的榴莲千层因为是全手工的,八寸的,以前一天只做到不到一千个,现在调整一下能够做到做到三千个一天,并且能全部销掉


所以我的深切体会是,这个平台的力量是巨大的:

(1)要求产品新鲜,保证三天之内能够到消费者手上。

(2)这个平台上量太大,所以可以有价格优势。

(3)虽然价格有优势,但是我们一定要保证产品品质。做到真正的高品低价。


我认为术业有专攻,而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去开发APP等,但是我们可以借资源、借渠道、借平台来实现弯道超车。




所以,钟总刚才提及的就是线上单品制胜,这个单品是高品低价的,那么未来是不是还是这样的?有怎样的趋势?苏总,您如何看待?


我认为因为企业模式不一样,模式驱动也会不一样。依然有高品质低价格的,依然也有高品质高价格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模式,可能会并行很长一段时间。



上半部分结束,12点会更新直播的下半部分。还请大家持续关注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quWKXEBiuFnsJQVAXI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