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知识丨面包专属文化图鉴,一起来探索吧!

2020-04-15     面包王子笔记



从事烘焙行业的人有很多,无论是刚入行,还是资深的老师傅,可你还是否记得各个国家的特色面包呢?


其实每个国家都拥有独立的面包体系,所呈现的形式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国家的面包也不一样,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一种特色。


今天我们一块来回忆、深入认识各个国家的特色面包。


一.德国-德国结



德国结又可称呼为“普雷结”,它是德国面包中最经典的代表产品,拥有着久远的历史。


德国结最早记载在七世纪,由意大利的僧人制作,据说它的由来与宗教起源有关,因为它的形状就象征着祈祷时,双手交叉在胸前的样子,三个孔代表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十七世纪才传到德国,从此流行至今。


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些德国的小孩子,在新年的时候,会把德国结串成一圈挂在脖子上,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


其实德国结的制作材料只有简单的酵母、黄油、水、面粉、糖、盐、浸泡的碱水等,不会加入其他高热量的辅料,可以说是最朴实的健康面包


新鲜出炉的德国结吃起来表皮柔韧有嚼劲,内部组织却软白柔和。表面的海盐,在经过高温烘烤后也不会融化,只有在入口时才会迸发出咸味,使它朴实的麦香味中增添了些许咸鲜。慢慢咀嚼,味蕾又能敏感地接收到面包微微回甘的味道。


德国啤酒具有浓烈的小麦香,正合适这样简简单单的面包。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喝啤酒时食用德国结是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大量饮酒会导致身体的酸性增加,体内钙质会流失,就好像很多爱喝酒的人都会骨质疏松,牙齿松动,而德国结由于烘烤前会浸泡碱水,所以面包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碱性物质,正好能调节身体的酸性,使酸碱达到相应的平衡。


碱水面包在保持美味的同时,它还是一种健康的食物,所以才能与啤酒成为绝妙的搭配。


注:德国结的最佳搭配是啤酒(尤其是黑啤)。



二.意大利-意式起司面包棒



意式面包棒(Grissini)是意大利传统的餐前开胃面包,经意大利西北部的杜林(Torino)地区流传出来。


十七世纪末,撒瓦(Savoia)地区的年轻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Vittorio Amedeo II),一直苦于肠胃的病痛。他的医生从杜林聘来一位面包师傅安东尼奥·布鲁涅罗(Antonio Brunero),师傅把面团混合橄榄油,发酵以后擀平,并且分割成细长条形,放进烤炉中烘烤,从此以后,拥有香脆的口感、并且容易消化的面包就此诞生,也彻底解决公爵肠胃不适的困扰。


面包棒在制作时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香草,搭配浓汤或冷压橄榄油沾食,也可以学习意大利人搭配生火腿、红酒、起司来食用,都是很美味的。



三.土耳其面包


土耳其本土的主食面包为“Ekmek”。而我们所熟知的有四款。


1.“Ekmek”


首先“Ekmek”在土耳其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非常便宜的面包。


不论是家庭生活中或是外头餐厅供应几乎以此面包为主,什么形状跟图案都有,吃法就是手扒开沾炖菜、沙拉、浓汤一块食用。其实也可以称它为宽版的法国面包。


其外观基本呈现为花朵一样的大块面包,可直接用手撕开来品尝。



2.“Pide”


“Pide”是长条平状的面饼,将面团擀薄加上肉末或蔬菜酱,放上铁锅上烘烤,吃起来与披萨的口感相似,其拥有很好的咀嚼感,并且Q弹中带着芝麻香气。


我个人更偏爱于这种Pide面包表面抹上奶油,加上草莓酱或者巧克力酱,那样就真的更加美味可口。



3.“Simit”


在土耳其各个城市的街上随处可见“Simit”摊贩,其堪称土耳其国民美食,是一种外观环状的面包,可抹上巧克力或其他果酱,切开夹着蔬菜一起吃来增加口感。



4.“Börek”


Börek是一种像派之类的面包产品,有块状和环状两种呈现方式,我们在家最常自己做的是环状,加入白起司再入烤箱,烤起来很香,也特别好吃,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来调味。



四.伊朗-桑嘎克


在波斯语中,“桑嘎克”的意思是小石头,而桑嘎克面包便是在由小河中的鹅卵石打造的烤炉中烘烤制成。


伊朗的烘焙坊通常提供两种口味的桑嘎克面包:

1.没有配料的原味桑嘎克。

2.价格较高、撒上罂粟籽或芝麻粒的桑嘎克。


传统上,桑嘎克面包原是波斯军队的面包,11世纪时首次被提及。在过去,每个士兵都会随身携带一些小卵石,驻营时大家便会将石头收集起来,打造出“桑嘎克烤炉”替整个军队烤面包,搭配烤羊肉串一起享用。


桑嘎克面包在现今的亚塞拜然境内被广泛食用,直到1920年,被苏联占领后,桑嘎克面包才渐渐式微。苏联人偏好大量生产面包,而该生产方式并不适合桑嘎克这种传统手作面包。不过在邻国伊朗,桑嘎克面包倒是一直人气不减。



五.俄罗斯-大列巴


大列巴是俄罗斯的传统主食,主要原料包括白面粉、全麦面粉、盐、酵母、植物油和鸡蛋等,经过三次发酵,还要加入啤酒花, 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包尺寸特别大,比篮球还要大上少许, 口感有点像杂粮面包,硬且实在,味道中带一点微酸。


大列巴面包的特色是带有麦子发酵的微酸香气,越嚼越香,越有口感、越回甘。


大列巴泛指所有的俄罗斯面包,其中“列巴”是俄语中面包(хлеб)的音译。俄罗斯的农村,每个村庄一般只有一个面包炉,各个家庭到这个面包炉定期烘烤一批面包,平时只在家中吃储存的面包,因此面包制作的非常大,吃时切下一片。


在我国哈尔滨有正宗的烘烤俄罗斯面包的传统面包师和基础设施,成为其当地的特色食品,并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影响,内蒙古海拉尔等地靠近俄罗斯,所以其口味也相对正宗一些。



六.越南-越式面包


越南曾经遭包括美国、法国等多国侵略,无形中也融合了越式传统与异国文化,在饮食上更是显著。身为前法国殖民地,“越式法国面包”便是殖民文化下诞生的“混血”食物代表之一。


19 世纪中晚期,法式长棍 (Baguette) 来到越南后,当地人不是沾橄榄油、红酒醋或抹奶油食用,而是把扎实的面包对半剖开后,抹上越南猪肝酱、美乃滋与鲜味露 (Maggi Sauce) 等,再夹入猪肉冻或精肉团(越南火腿)、小黄瓜、腌萝卜丝(或青木瓜)和香菜、墨西哥辣椒 (Jalapeño) 等配料,结合了酸甜香辣咸多种滋味,口感层次相当丰富,成为当地特色三明治,如今已是越南人的主要食物。


虽然用的是“法国面包”,不过越南的原料、做法仍有些微不同,真正的越式法国面包其实还有加入米粉。虽然有着浓浓麦香的法国面包是在法国殖民时期带进越南的,但是越南当地盛产稻米,所以用米粉 (Rice Flour) 代替部分面粉,使其制作的成本会比较低,从而便诞生了这款“法国皮、越南骨”的面包,加了米粉的面团质地相对上比较松软,也比传统法式面包更轻。



七.旧金山-酸面包


酸面包的历史可追溯到加州淘金热时期。大约在 1846 年左右,做着发财梦的人成群疯狂涌入旧金山,造成当地人口从数百人爆增至数十万人。1849 年,法国烘培世家,波丁也随着这波移民潮抵达旧金山,波丁家族向来使用天然酵母和菌种来烘培面包,但因为旧金山气候的关系,烤出来的面包滋味与法国家乡大不相同,所以全新的面包品种“酸面包”,就这样问世了。


淘金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面包波丁面包厂是旧金山的第一家酸面包店。这种面包在当地大受欢迎,每天早晨,咖啡馆里挤满前来饱餐一顿,以储备足够气力淘金的矿工。波丁面包厂目前仍有营业,在全市区和其他地区都设有多间分店。而今天的酸面包仍遵循当初 1849 年的原创食谱制作。


虽然波丁面包店门口永远大排长龙,但许多旧金山居民却认为旧金山最好的酸面包当数教会区的 Tartine Bakery 面包店。周末时,等候的队伍很快排满整条街区,而一再光顾的大多是当地人,足见其面包的品质名不虚传。每天下午五点钟,面包一出炉,通常不到一小时便会被抢购一空。而位于渡轮大厦 (Ferry Building) 的 Acme Bread Company 面包公司则全天候供应现烤酸面包。


酸面包延伸出的产品,将其做成面包碗形状,也深受民众喜爱。在旧金山风大雾浓、海风湿咸的阴凉夜晚,没有比盛在面包碗里的热汤更温暖人心的食物了。整个汤碗是以酸面包制成,全部都能一起吃下肚。虽然这种可食用的汤碗不是旧金山人的发明,但面包碗搭配牡蛎海鲜浓汤(鱼汤)的确是旧金山的在地独特美食。而想要品尝这种美味浓汤,渔人码头附近的餐厅会是很好的选择。



其实每个国家有不同的面包文化,其对应的产品也不一样,想要更好的了解面包,就要去了解它的历史。


在我国,面包文化并不是太久远,但是我们从小吃的包子馒头,也是发酵食物的一种,慢慢地近年来也衍生出许多中国式面包:肉松面包、毛毛虫甜面包等等。


如果您有更多想要或探讨了解的知识,欢迎来到我的面包研修社进行实地学习,感受全国顶尖技术,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

2020,我们在这里等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ZJvgHEBnkjnB-0z69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