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自由的诱惑下,多少人冒着坐牢的风险,吸着企业的血?

2020-07-30   单仁行

原标题:在财务自由的诱惑下,多少人冒着坐牢的风险,吸着企业的血?

原来有个段子,问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财富自由?

答案是,全都写在刑法上了。

玩笑归玩笑,但真的就有人头铁,选择了很隐秘的方法,在企业经营里闷声发大财,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趴在企业的身上吸血。

这些人总是健忘的,忘记了自己来到企业做事业的初衷是什么。

还心存侥幸,相信自己的生命里充满了奇迹。

但最终,他们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变成了企业贪腐手册上明晃晃的警示案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企业内部贪腐的问题。

最近,有一系列企业都曝出了自己内部的贪污问题。

4月底,原百度集团副总裁韦方经公司调查发现涉嫌贪腐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这是百度第四位因为贪腐倒下的副总裁。

6月,字节跳动在内部邮件中向员工通报了2起自查反腐案件,2017年至今,行政餐饮前负责人贪腐1000余万元,EA前负责人贪腐600多万元。

同样在6月,滴滴的高级总监利用职务便利索要回扣,4年来受贿1000多万。

深圳大疆也通报了采购部门的人员贪腐问题,采购人员接受回扣,让大疆在供应链上高价采购,损失近10亿。

这里面的数据和金额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任何一项内部贪腐造成的损失都需要公司花费数倍的代价才能弥补回来,还赔上了辛苦培养的人才,人财两空,得不偿失。

曝出问题都是一些体量庞大的企业,实际上,在中小企业,这样的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企业在发展中都因为这样的内耗分崩离析。

究其原因,内部贪腐一般都出在这几个问题上。

第一、企业家自身。

任正非说过一句话,企业最大的敌人就是企业家自己。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和创业者,都有个通病,在前期事事亲力亲为,掌管全局。

并不是说这样子不好,因为每个初创企业都是如同襁褓里弱不禁风的婴儿,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让这个新生命夭折。

作为企业的直接管理者,老板自己当然会十分上心。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业能力也是有范围的,业务强并不一定代表着管理能力也强。

随着企业的逐步扩大,老板很难掌控到公司方方面面的细节。

企业的体量不同,所遇到的问题和麻烦也会不同,老板需要有一帮助手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许多老板怎么选人呢?

大部分老板会选择让自己的亲人进入企业,因为亲人更放心,更能被信任,家族企业就往往诞生于这个时候。

但这些问题,到了后面,很容易产生矛盾和阻碍。

比如说老板让你去做一件事,老板夫人让你去做另一件事,你该听谁的呢?

这简直是一个送命的问题。

因为不管你听谁的,你都被迫站了队,公司就有了山头的概念。

老板的亲戚犯了错,谁又能去纠正他呢?

就像当当的李国庆夫妇,李国庆带着两个人轻松进入当当总部和财务部门拿走了公司印章,为什么没有人拦住他呢?

因为在员工眼里,李国庆和俞渝都是企业的老板,他们的矛盾是家事,你要印章,那我就给你咯。

这样就容易造成公司的决策失衡,既要考虑老板,又要考虑老板的亲人,那谁来考虑公司的发展和未来呢?

企业里应该只有一个声音,即便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能越界。

第二种,信息差。

如果把贪腐比作成做生意,那么信息差就是贪腐成功的重要原因。

有的企业家会觉得这不可能,企业每一项支出都有数据可以查询。

但数据你可以看懂,数据背后的业务场景你并不一定懂。

比如说供应链上的采购问题,外部供应商与内部采购员互相勾结,形成采购垄断。

光看数据很难发现问题,像大疆就在供应链上吃了大亏,损失10多个亿,平均采购价格超过合理水平20%以上,假如不是正好管理改革,谁又能发现问题。

而这损失的每一分钱,都是纯利,是本应该是给股东做回报,给发展做投入,给员工做福利。

还有就是属于企业数据需求上的成本,比如线上支付和认证需要的人脸识别功能。

人脸识别也是分高级和低级来收费的,高级的是用照片来对比公安系统里的的高清照,这种收费就会贵一点,但十分准确。

低级的就是对比2张照片的相似度,这种非常便宜。

这里的贪腐从哪里来呢?

一般企业与用户发生交易或者业务来往,都需要精准的确认身份,都会要求采用公安系统里的高清照片确认用户信息。

这里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与用户第一次发生业务时,调公安里的照片比对,确认用户信息,然后存下第一次的照片。

在第二次的时候就用第一次的照片作为参照物来比对,选择低级的人脸识别来确认。

有资源甚至可以直接批量买来用户泄露的信息和照片。

这中间就是非常大的空间和差价,不懂业务场景的人看数据很难发现问题,贪腐就往往发生在这些角落。

第三、管理和流程上的漏洞。

贪腐现象的抬头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紧密相关。

很多中小企业还在用经验和习惯管理公司,没有严密的监督、监察体系。

比如可以全程参与到供应商选择、商务定价和采购配额上,那么就会很难避免腐败的出现,一个人把整个链条全部掌握了。

权力需要制衡,需要有人负责挑选供应商,有人负责采购价格谈判,有人负责供应配额,有人负责进厂质检。

另一方面,在流程上需要明确职责,一些企业还存在着财务进行最终审批的情况,但是财务是无法承担业务结果的。

这就导致了错位,决策的部门不承担结果,承担结果的部门又无权决策,这也容易让决策部门滋生腐败。

我们需要简化流程,同时也明确,谁承担结果,谁就决策,谁决策,谁就要承担结果。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有许多变着花样薅公司羊毛的贪腐手段。

想要根除贪腐很困难,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之争,我们没办法去考验人性,但是也能通过一些措施来尽可能减少贪腐的出现。

第一,遵循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通过权力的分立制衡,一方面,内部权利相互制衡,一方贪腐,很容易被其它人发现;

另一方面外部企业如果想内外勾结,需要打通的环节就会很多,这个成本会高到无法接受。

第二,老板要起到带头和警示作用。

特别是约束好在企业里的亲人,很多企业老板对于跟着创业的老人以及自家亲戚往往比较重情谊。

但管理企业不能只靠情谊,也要讲规矩,如果出现了贪腐的小苗头,就要下大力气去打击。

就像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说的,你敢贪10万,我就要花1000万去收拾你。

底线不可违背。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设立专门的风控部门去做流程监察。

第三,管理留痕。

管理留痕就是要求管理责任的可追溯,签字权本身也是一个可操作的腐败权。

所有可能涉及贪腐的业务决策都应建立数字化的决策机制,电子签字比纸质签字的可追溯性更强,也更方便快捷。

谁决策的,什么时候决策的都可以做到清晰可查。

数字化时代下的企业应该尽快告别纸质签字和口头决策的阶段。

第四、重视掌握信息差的员工。

在企业里掌握信息差的岗位可能职位不高,但都是一些非常关键的岗位和专业的人才。

对于关键岗位员工,要设置与企业经营目标一致的激励机制,让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结合一致,让员工失去贪腐的动力与意愿。

对于处在关键岗位的员工,钱是最大的安全感,要保证薪酬在市场的竞争力,这也是加大关键岗位员工失去工作的风险。

每个人都有欲望,这很正常,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无数次跟钱打交道,也经历过很多诱惑,只要轻轻一伸手,钱就触手可得。

我记得93年的时候,我在一家公司管理业务,跟央视深圳公司签订了广告投放合同,在最后确定金额的时候,我希望能以更便宜的价格达成协议。

对方负责人就告诉我说,这个价格中间包含了给我的5万回扣。

当时我的工资是1500,深圳的房价是3000/平,5万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几乎能买小房子了。

我怎么做的呢?

我清楚的告诉对方,说:感谢您,这个钱我接受,但是请您签一个补充协议,我把这5万算到这次交易里,合同里的价格再减5万,也就是我把这5万还给公司。

对方就特别诧异,在我坚持下同意了我的做法,后来因为得到对方的尊重,我们成了好朋友,他因为我的人品,把我推荐到了一个新的公司,也让我的职业生涯在这件事上,走到了一个新台阶。

钱很重要,这一点我认同,没有人不喜欢钱。

但是,用正确的方法,赚干干净净的钱,这才叫本事。

走歪门邪道,拿着公司的钱,享受着公司的待遇,却出卖公司给的权力,背负着道德和法律上的风险去赚取不义之财,那就是愚蠢。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