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使用、内卷、夫妻企业怎么维护?来看看这个答案

2023-12-07   单仁行

原标题:资金使用、内卷、夫妻企业怎么维护?来看看这个答案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前段时间,我去到单仁牛商的学员,也是第十四届全国十大牛商,彭晓锐的公司里走访交流。

她的公司是做传统夹芯板行业,在疫情期间遇到营销渠道和线下业务停滞的双重冲击,后来在我们帮助下,逐步通过全域营销走出了困境。

今天我就把走访当中聊的一些内容分享给大家,从资金决策、到企业内卷,乃至企业家夫妻关系的维护,我相信大家听完后一定会有一些有用的收获。

02

彭总问了我一个制造型企业“幸福的烦恼”:

公司现在订单还不错,账上也有现金,我该怎么处理这笔钱?是不是应该趁热打铁,购买更多的设备,新建厂房,进一步扩大产能呢?

对很多经营者来说,“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是经营企业的夙愿。

但这个选择究竟好不好呢?我们做出决策之前,应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现在的订单还不错,产能很紧张,但有多少是来自新客户或者互联网上试探性的小单?我们有没有把握让客户产生复购?甚至是五年之内可以稳定存在的?

如果无法确定,那么发生极端情况,这些订单被取消,我的现金流可以撑多久?我的营销体系需要多久能够填补产能?

另外,我们还需要计算账期的问题,对大宗交易、招投标这些金额比较大的订单,或者是跟强势的企业合作,这些账期都会拉的比较长。

有些项目的回款周期经常需要半年、一年,在你看见回头钱之前,你该支出的投入一分都不能少,这个期间的资金链能不能承受的住?

这些都是企业需要把控的经营风险,很多小企业不是死于没有订单,而是被订单拖死的。

所以,风险管控,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对于投资建厂、扩大产能这种回报周期漫长的重资产投资,任何企业,特别是实力还不强大的中小企业,要慎之又慎。

03

那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北大、人大,都不如胆子大,我当“缩头乌龟”,那不是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

朋友们,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供小于求、存在巨大信息差的买方市场了,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都趋近于饱和,都在面临同质化竞争,想要什么产品,互联网一搜就出来了。

有强大的营销体系能拿到订单才是核心,当然,订单来了,产能不足怎么办?

有没有其他方式,用更小的成本来实现我的产能提高呢?比如说代工?加盟?合伙?

如果能用这种方式“曲线救国”,无疑是比自己真金白银去投资扩产要划算的多。

当然,这时候问题又来了:我给别人做,做出来的产品不行怎么办?我帐上的钱花哪里去呢?

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华为、苹果、小米这种做“生态”的思路。

企业把资金投入到技术中,然后用研发成果赋能我的供应链上下游。

以技术入股,能以更少的成本巩固我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关系,间接实现“扩产”、“多元化”的战略目的,同时分担风险,带动我的供应链升级。

04

当然,“考虑怎么花钱”可能只是少数企业的烦恼,现在这年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挣扎在内卷的红海之中。

企业如何面对内卷呢?这是我们交流中的第二个大问题。

在我看来,我们首先要对内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大家都以为内卷是中国的特色,其实不是的。

美国企业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遭遇了内卷危机。

产品高度同质化,只能搞价格竞争,最后谁都挣不到钱,像韩国、日本也都经历过这样的现象。

内卷,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瓶颈期的必然产物,是产能过剩的表象。

当然,产能过剩,并不是全部产能都过剩了,而是结构性过剩。

那些容易生成、低端的产能面临过剩,但是新兴技术、高端的产能还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

所以,企业如何应对内卷?

供给改革是一个思路。

供给改革,对于一个企业个体来讲,有两种方向。

一是供给品类的改革,二是供给链路的变化。

对于这个链路的变化,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比如说团购这个行业的供给链路变化。

过去消费者是在团购网站、某团这个APP上完成交易,但是现在短视频平台也在大力开拓团购和本地化业务的购买场景。

平台们“神仙打架”的时候,往往会投入大量的资源,特别是流量资源,这个时候就是下面的中小企业的好日子。

如果我们能把握到这个窗口期,及时的转变供应链路,找到成本更低的渠道,去捕捉流量,消化需求,那一来二去就是多出来的利润。

当然,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内卷是难以回避的大势,链路的转变往往能解一时燃眉之急,“治本”还是得靠硬实力。

这就是供给品类的改革。

品类的变化,是根据定位的策略,重新找到更加细分的市场,细分的人群需求,通过技术深耕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还包括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情绪价值。

举个例子,我们有位学员以前是做“货架”的,就是超市里摆东西的货架。

这个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大家互相之间卷价格,卷的不得了。

后来,我们就重新定位,仔细分析他们的能力画布,发现他们其实还有着软件开发的能力,于是,他们把货架这个硬件和自动化的软件结合了起来,开发了“自动出入库货架”这个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成为京东物流仓库的供应商,利润率一下就上来了。

对于制造业来讲,在现在内卷的环境之下,硬件的边际利润会被不断压缩,如果能跟边际成本几乎为0的软件结合起来,去针对一个特定的场景给出解决方案,这会是一个摆脱内卷的好选择。

05

当然,企业的问题,说到底是经营企业的企业家自己的问题。

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就是“夫妻店”。

老板和老板娘,往往除了夫妻身份之外,还有一个企业合伙人的角色。

如果处理不好这两层关系,夫妻店很难做大做强。

彭总的公司就是典型的夫妻店,她的思考给了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新感受。

为什么中小企业里,夫妻店很多?

因为夫妻是加强版的合伙人关系,是命运共同体,解决了合伙人常见的信任危机问题。

但是古人也说:“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夫妻店也有它的问题所在。

普通企业做大了,如果创业伙伴不适合新的形式,大不了给钱走人。

但夫妻不行,这个账是算不清的,你就是请专业的顾问来做,那也不行,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时候就考验夫妻双方的大智慧了。

像马云的夫人张瑛,当年也是“十八罗汉”之一,后来急流勇退,不可谓没有大智慧。

彭总和她的先生也是如此,过去他们夫妻是男主外,女主内。

进入到短视频直播的视播时代,彭总更能接受新事物,她先生果断退居后方,专心搞技术攻关,把冲锋陷阵的任务交给了彭总。

男女结成夫妻,符合古代“阴阳”的哲学思维。

但是就如同太极图一样,阴阳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时时刻刻都在改变。

唯一不变的是什么呢?

就像彭总和我说的,她和她先生在一件事上很一致,那就是爱学习。

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今天的视播时代,AI时代,这个世界变化的越来越快了。

就像巴菲特和芒格这一对黄金组合说的,我们都努力让自己在晚上睡觉前,比早上多学习一点点。

所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真不是说说而已。

对于企业合伙人来讲,能让双方在企业战略上保持一致。

对于夫妻来讲,这也是永葆婚姻新鲜感的好方法。

希望我们每一个追求事业成功、家庭成功的人,都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