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SHEIN这几年在全球快速突起的跨境电商巨头,今天很多人都知道他了。
最近他又有个大新闻:被曝出秘密提交上市申请,预计明年在美国IPO,冲击900亿美元市值,相当于半个阿里,两个京东。
这是中国难得在海外市场孵化的超级独角兽。
我觉得这么牛的企业,值得我们反复学习,但照本宣科去讲SHEIN又实在无趣。
所以,我又重新梳理了一次SHEIN,用不一样的角度,看看它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02
SHEIN的发家史,我们简单按照时间挑重点来讲,因为他看起来顺的就像一个教科书上的案例。
普通家庭出生,普通大学毕业的许仰天,在外贸企业打了一年工以后,2008年创立了南京点唯公司,正式入局跨境电商。
一年之后的2009年,他离开点唯另起炉灶,靠着把婚纱卖到不差钱的欧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利润非常不错。
车子、房子、票子都有了的许仰天没有小富即安,他选择了把赚来的钱全部投进去,做更大的生意:
婚纱市场整个规模太小了,爷要做全世界女人的生意。
2012年,SheInside网站成立,婚纱业务被战略放弃,公司全面转做跨境女装。
得益于海外电商平台一直都是一片蓝海,流量红利仍然存在,SheInside的发展一帆风顺,年底就做到了25万用户注册。
按照一般剧本,创始人这时候应该转手把网站卖给巨头,实现财务自由,开始游戏人生。
但许仰天的野心不小,他把公司的利润又一次投了进去,去打磨自己的商业模式。
2015年,他们去到广州番禺建立服装供应链中心,成立设计团队,建立仓储系统,实现仓配一体,正式把公司改名为SHEIN,开始品牌化运作。
以供应链和互联网营销两方面的扎实能力为基础,SHEIN打造了“小单快返”模式,把快时尚的速度又提高了一个量级。
今天,SHEIN的APP下载量超过亚马逊,企业本身也成为了估值近千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03
简单梳理完SHEIN的发家史,我们能看到三个明显的阶段,这也是跨境电商生意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发现蓝海,找到供不应求的需求。
找到蓝海,就意味着你有了“有订单,有钱赚”的梦幻开局,就像许仰天的第一桶金来自婚纱。
在那个时候的欧美国家,并不像中国大街小巷都有着零散化的服装店,相反,欧美那些大街小巷的服装店很多都是手工定制,我记得我在十年前去到巴黎街头一个不起眼的小店,仍然被它的价格所惊到。
所以,很多人去买衣服是去沃尔玛这样的大型生活超市买,或者是去商场里的品牌服装店购买,婚纱这种特殊服装更是如此,渠道少的可怜。
这就是产品红利和市场红利。
当然,这样的红利并不长,因为你看到的需求,别人同样也能看到。
如果多走一步,多想一步,跨境女装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是便宜的女装吗?
当竞争者们纷纷涌入跨境女装的市场后,会猛然发现答案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SHEIN真正满足海外消费者的需求,是又快、又时尚、又便宜的女装。
这个需求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非常难以满足:
要想同时达到快和时尚,需要非常强劲的供应链支撑,不然就是成本高,或者质量差。
所以,为了实现“小单快返”的商业模式,SHEIN走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二步:
打造自身能力,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模式。
SHEIN斥巨资在番禺建立供应链中心,通过入股、合并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尽可能实现了时效、利润和品质的平衡。
这就是小单快返商业模式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柔性供应链的生产和管理能力。
但光是有能力和模式还不够,还需要走第三步:
建立能够反哺商业模式的销售渠道和营销体系。
对用户来说,他并不会关注你的供应链有多好,商业模式又怎么样。
这跟他没关系,他只会关注你的产品的最终结果,也就是产品给他提供了什么价值,预期是不是符合他的需求,符合他的心理价位?
对应到企业,我们还需要再往前走一步,你想让用户了解你的前提是,他还得知道你,看到你。
所以,SHEIN从一开始选择了线上自建网站的销售渠道,同时,借助网红KOL推广、社交广告宣传、PC端和信息流的投放,获取用户。
这一步既是降低销售成本,图“钱”,也是尽可能的获取用户的消费数据,建立用户画像,反哺后端供应链设计能力,知道用户的偏好。
这么一来,供应链能够高效的产出爆品,这又回到了第一步,进一步创造需求,实现了商业的正向循环。
我们接着往前再拓展一下:
在一个理想化的生意模型里,它的第一步是发现市场需求,发现供不应求的产品红利。
第二步是基于技术做出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这里的技术是一个大的概念,它跟行业特质紧密相关,即是服装里的设计、供应链,又可以是制造业里的产品技术和生产能力。
第三步是营销与销售,构建渠道,销售产品,营销创造需求,宣传品牌、发掘线索,增加信任,销售满足需求,最终签单收款。
第四步就是创造营收,实现复购。
常态化的生意,是在第二步到第四步之间实现健康的循环,保持正向的现金流。
跨境电商特殊一点就在于,它可能会在第一步就赚到钱,这也是SHEIN为什么只有一家的原因了。
因为90%的创业者都走不到第二步,为什么?
04
因为产品红利可遇不可求,你看到了,就等于是老天爷把发财的机会就摆在你的面前。
就像许仰天靠婚纱的跨境电商生意赚到第一桶金,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非要解释,确实可以写出很多理由,但实话实说,我觉得就是两个原因:
第一,他从事这个事业,他就是看到了,这就是他的运气。
第二,有很多机会,在你刚听说它的时候,还是机会。
但是当你慢慢想完了,准备相信它,开始放手大干一场的时候,时间已经错过了。
特别是对于ToC生意来说,消费品的窗口期并不长。
所以,在那个时代,能不能把握机会,也很讲究运气和胆量。
在互联网改变中国的这十几二十年中,不乏有胆量的好汉,不乏相信“相信”的力量,所以把握住第一步的创业者和企业有很多。
但能像SHEIN这一类企业,把第一步的“产品红利”利用好的,寥寥无几。
因为财富迷人眼,你一开始就赚到了钱,甚至是一笔足够你挥霍一辈子的钱,你还会想着打磨商业模式,提高竞争力吗?
你的认知能支撑你把进了口袋的钱再拿出来进一步放大投资吗?
这真的很难,大多数创业者都会把“产品红利”吃干榨净,然后等到竞争者涌入,突然发现单纯卖货已然举步维艰。
他们被眼前的幸福所蒙蔽,没有看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到了第二步,就得有“硬实力”的心气了。
小单快返,需要非常强劲的供应链,这是跨境服饰贸易的核心竞争力,说起来简单,真想练成,其实很难。
首先,你要明白“硬实力”的关隘在哪?
柔性供应链的答案,并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能想到的,你需要有一眼看到底的底层逻辑和商业智慧。
其次,更重要的你还得有足够的心气。
整合供应链,就是让供应商去满足你的独特需求,就像服装行业,你让供应商按照你要的10个款式,打10个单品测试。
人家把手一摊,可以啊,我即使不赚你一份钱,但是打板、运输的成本你先给我付了吧。
但是,这10个款可能一件都成不了爆款。
这是一个非常耗费耐心和资金的细活,特别是你还不知名的时候,要么跟供应商关系很铁,要么就是先让他们尝到甜头才能合作更长久。
那么,你愿不愿意把到手的资金,继续投入到一个吞金兽当中,去练就你的核心竞争力呢?
刘强东当年做物流,许仰天做供应链,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赚到大钱之后,没有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毅然投身于更伟大的事业。
我知道,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格局,但是你要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特别是大事业,就必须“先舍,后得”。
05
对于今天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想靠跨境电商挣钱,已经困难重重了。
跨境还是风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第一步产品红利的窗口期很难走了。
但是,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一个长期的渠道革命,它的短期红利是卖货,长期红利是营销,因为营销就是在拉长产品的红利,挖掘更多的应用场景,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它不像卖货红利那么短暂,它的大门仍然向广大中小企业敞开。
但是,想要吃到营销红利,也没那么简单。
营销体系的搭建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把手躬身入局,亲自落实每一个细节,需要组建一个学习型的营销团队去解决技术、投放成本、渠道选择、账号搭建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耐心,又吃不到卖货红利,那么我特别建议你“打不过就加入”。
先在成熟的大品牌、大平台之下做代工厂,让自己活下来。
高筑墙、广积粮,慢慢的积累实力。
当活下来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考虑营销红利这件事情了。
企业的关键人一定要找到营销工作在企业当中的这个位置,把“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卖货思维”扭转过来。
搭建成本合理、有过程指标、有结果指标的营销业务流程,长期把营销工作坚持下去,一点点去沉淀企业的流量系统、业务系统、工具系统、人资系统。
这四个系统听起来抽象,但实际上只要你愿意学,愿意坚持,自然就会见到效果,就像SHEIN。
其实就是每一步都比别人发现的早,投入的早,坚持了下去,等到销售的规模优势,营销带来的用户规模、品牌名声体现出来后,成为了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很多时候,你来得早,来得巧,就能吃到第一波卖货的红利。
但假如不巧错过了呢?
那就只能靠坚持,去尝试收获第二波的营销红利了。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