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助理昨天晚上温馨提示我去抢购双黄连,我说双黄莲虽然好吃,但中秋还远啊。
我当然知道她说的其实是这个,昨天的微博爆款话题,各大主流媒体都在抢发:
消息一出,外卖平台所有的双黄连全部脱销、下架然后涨价,连兽用的双黄连都没能幸免。
凌晨一大早,各家药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钟南山苦口婆心说待在家里别出门,结果因为个双黄连就破功了。
戴个口罩冒着被传染风险去抢药,药没抢到,口罩倒赔进去一个,老实在家呆着读读书看看电影不香吗?
这热闹我为什么不凑?很简单,囤了也没用。
先不说双黄连能治病这事到底有没有影,单就说这几篇报道,你品你细品,人家的说法是抑制不是预防。
翻译一下就是没病你喝它也没用。至于真感染了,光靠喝它也不行,肯定还是要去医院,人家的作用就是“抑制”,不等于治疗。
抑制这词,太精准太微妙了。
我又想起了双黄连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您勤洗手您多通风,家中常备双黄连,流感季节别感冒。
说得多贴心多正确,一点毛病都没有。做到勤洗手多通风,你家中备的那双黄连真用不上。
就像我说酸奶能延年益寿,只要你能坚持喝上一百年,保证长命百岁。
不能预防和治疗,那你发这个啥用,不就是给普通人制造恐慌么?
再说回到双黄连到底能不能真抑制病毒这件事上,我也是存一个问号的,毕竟不久前刚刚被另一波专家作为谣言给辟了,你们这些天南海北的专家下次说话前能不能统一一下意见?
对了还忘了说一句,这个上海药物所17年前的战绩是:洁尔阴洗液能预防非典。
不能再说更多,说多了就成了“中医黑”,一人一口唾沫也够把我淹死。
我想起自己认识的几个养生党,迷中药迷的不行。有病喝中药就算了,没病也要三天两头给自己煲中药汤子预防这个预防那个。
其中有一个喝了十年中药,病魔也没放过她,五年前查出了某癌。
结果这么虔诚的中医信徒,第一时间找到了当地这个科的一把刀给做了大手术。
手术做的相当成功,她也算是死里逃生。手术完接着吃中药,每每有人问,她都说是中药喝好的,最后悔就是做了手术。
中药有用吗?有。
第一,有安慰剂的作用,安慰剂本身就是有科学道理的,信者得救。
况且,这次肺炎还有啥药不吃自己扛过去的呢,万一他们窗前曾经飘过一只喜鹊,一准认为是喜鹊给自己治好的。
第二,“抑制”作用可能也是有的,中药和西药毕竟有一定的相通成分。
但是这个药成分多少,谁是适宜人群,怎么个吃法,一概没说。除了造成哄抢,哄抬价格,我看不出这个消息能带来什么有用的信息。
况且根据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双黄连的不良反应是最多的。
真不是黑中医。中医博大精深,从神农尝百草到孙思邈李时珍,已经不止是医学本身,而是一种文化甚至近乎宗教信仰,追随者众。
否定中医,几乎等同于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
但是,因为存着敬畏,反而要更加审慎严谨去对待。
西药也不是它说自己有用就有用的,一款药从研发到正式上市,要经过几千次的实验,至少要六年时间。上市了,也不是一劳永逸,还要不断接受市场检验,美国FDA每年至少要下架一千种被验证不合格、对人体副作用大的旧药。
而中药恰恰相反,包治百病,缺少临床数据做支撑,副作用永远尚不明确
在一手制造了双黄连抢购热潮后,上海药物所是怎么回应的呢?
“科学的事不想说的太过。”
人家都说“不能说太过”了,你还抢购个啥劲?
最后说一句,壮年爱喝就喝了,如果喝完豁然开朗,觉得从此有了铁甲护体百毒不侵了,那这药买的就值。
但是孕妇小孩肯定不能喝,尤其是注射剂更不能碰。
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出门,做好隔离比啥都强。
17年前抢板蓝根洁尔阴那批人已经老了,17年后又让我们抢双黄连,能不能适当的给韭菜点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