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妹、弑父、勒索……这部年度爆款剧的作者说:那个“坏小孩”就是我自己

2020-06-24     油炸绿番茄

原标题:杀妹、弑父、勒索……这部年度爆款剧的作者说:那个“坏小孩”就是我自己

网剧【隐秘的角落】最近火得一塌糊涂,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自发安利。

大家入戏太深,以至于彼此问候的方式都变成了:一起爬山吗?

但是跟制作精良的剧版比,我其实更喜欢紫金陈那本文笔一般,细节也不是非常严谨的原著。

电视剧魔改了很多内容,比如人物的背景身份。

书中的严良是浙大的数学教授,张东升的导师,曾经做过多年刑侦专家。(剧中把这个人物直接删去了,个别情节嫁接到了其他角色身上。)

而剧中的严良在书中其实叫丁浩,三个“坏小孩”之一,爱打架玩游戏,为人单纯。

普普不是剧中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她极其冷静,心思缜密而狠毒,心理成熟度远远超过一个12岁小女孩所应有的。

丁浩和普普来自一个类似太阳村的孤儿院,里面的孩子都出身重案犯家庭。

丁浩的妈妈装成孕妇把女大学生骗上门给父亲强奸,夫妇俩事后杀死了女大学生,被双双枪毙。

这个事情改编自真实的社会事件,当年轰动一时。

普普的爸爸则因为杀死妻子和儿子而被判死刑。

书中多次描写普普对妈妈和弟弟的怨恨,并借普普之口表达出爸爸是被冤枉的,暗示普普也许才是那个真凶。

至于丁浩和普普从福利院跑出来的原因也根本不是为了给弟弟看病,而是被院长性侵。

这才是更合理,也更令人震颤的故事逻辑。对于这两个孩子来说,福利院比地狱更黑暗,他们宁肯犯罪进少管所,也不愿再回到福利院。

朱朝阳是三个小孩里,相对正常的那一个,当然也仅仅是相对。

父亲有了小三后和母亲离婚,对同父异母的妹妹如珠如宝,对自己长期不管不问,母子俩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朱朝阳从一开始就在母亲的煽动下恨透了王瑶母女,将她们称为“老婊子”和“小婊子”。

但是他始终压抑着自己的内心,发奋读书,努力学习去证明自己,直到遇到丁浩和普普。

原著叫【坏小孩】,小孩才是主角。

网剧怀着最大的善意,对每一个人的人设都做了美化,就连书中的冷血杀人犯张东升的动机都被合理化了,更不要说三个孩子。

之所以做这么大的改动,原因我们都知道,也理解。这些不能宣之于口的限制,就是国产犯罪剧的天花板。

剧里不敢直接表达这些劲爆的东西,只能暗戳戳去暗示,让有福尔摩斯体质的网友去抽丝剥茧找到真相。

但是小说却大胆得多,对三个小孩的“坏”,根本不加掩饰。

杀死朱晶晶,是朱朝阳性格的重要转折。丁浩的傻、普普的毒和朱朝阳内心的阴暗面,在这场戏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丁浩少年热血,在普普的撺掇下,出于所谓义气要揍朱晶晶一顿为兄弟出头。

而普普想做的远不止于此,她从朱朝阳的遭遇中恍惚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于是提出把朱晶晶摁在大便里,喂她吃丁浩的阴毛,从精神上凌辱对方。

朱朝阳则复杂得多。对于丁浩和普普的报复计划,他起初是拒绝的。拒绝不是出于善良,而仅仅是怕被发现,被父亲知道。

但是听到了普普提出的“喂大便”的主意后,他立马两眼放光,恶的那一面被完全激发了出来。

所以后来被朱晶晶发现后,热血上头的朱朝阳根本没有把对方拖到之前说好的便池,而是直接拎到了窗口——他潜意识里已经想要杀人了。

摔死朱晶晶后,朱朝阳怕的根本不是被抓——他深知自己还未满14岁,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是被父亲知道。

他的心底,一直都在渴望着被父亲关注、宠爱、认可,他甚至天真地以为朱晶晶走后,自己终于有机会成为父亲的唯一。

直到他发现父亲悄悄录音试探自己是不是凶手,女儿没有了大不了再生一个,心中根本没有自己的位置。

父亲从那一刻开始彻底在他的心中死掉了。

和电视剧里的情节不同,小说里的朱朝阳,以摄像机做要挟,威胁张东升替自己杀死父亲和王瑶,没有一丝犹豫。

看完这本书,比起“三个小孩为什么可以这么坏?”,人们更想问的问题其实是:谁造成了三个小孩今天的悲剧?

三个小孩的本质并不算坏。

丁浩大大咧咧全无心机。

普普看似狠毒,残忍是她的保护色,成熟不过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同龄人所不曾经历的,她对朱晶晶的侮辱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恨意的折射。

但是在信任的人面前,她也有少女应有的天真单纯,所以才会被朱朝阳利用成了牺牲品。

朱朝阳克制隐忍,努力让自己成熟懂事,做个百分百的“乖孩子”,得到的却永远是失望。

而这个朱朝阳不是别人,恰恰是作者紫金陈自己。

【隐秘的角落】大火后,紫金陈接受媒体采访,朱朝阳的遭遇,其实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

离异家庭,一个开水产店、虽然有钱却对自己不管不问的父亲,一个自卑压抑拼命靠努力改变命运的自己。

朱永平对着女儿谎称儿子只是“大侄子”,让朱朝阳叫自己叔叔,这伤人的情节恰是紫金陈记忆深处最痛的一部分。

就连书里的那本“长高秘籍”都是当年真实花十块钱通过故事会的小广告汇款买来的。

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唯一和书里不同的,是他没有去犯罪,而是一路考到了浙大,还成了知名的推理小说家。

或者说,推理小说家离他笔下的杀人犯,只有一步之遥。

一般人都怂,我们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在心中约束,杀人原本连想都不敢想。

但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并不遥远,一旦突破了心理最后一道关口,人人,又都可能成为杀人者。

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不知道他的父亲看到这篇采访时,会不会头皮发麻,心中一惊。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站在朱朝阳的视角,这是一篇超级爽文。

他在心中已经杀死父亲一万次。

普普和丁浩,或许就是童年里孤独的他为自己虚构出来的两个朋友。

又或者说,他们就是埋在心底的另外两个自己。

他多希望,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有这样两个朋友站出来替自己出头。

他又多庆幸,他们两个没有出现,他靠着自己最终走了出来。

我佩服紫金陈敢剖白自己的勇气,更欣赏他说的这句话:如果我还是那个穷苦软弱少年,这些永远都将是秘密,我不敢轻易揭开自己的伤口。一个人只有自己强大了,苦难才会云淡风轻。

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

他没怎么把我当过孙女,我曾经发着烧的时候被他从家里赶出来,因为动了一下冰箱就被足足骂一个多小时,连电视的遥控器都不允许碰一下。

但是他走的时候,连夜回来送他最后一程的人,是我。

我凝望着他的遗容,回顾着生前种种,少年时的恨,此刻都变成了心平气和。

强大了,就什么都原谅了。强大了,才有资格悲天悯人。

最近有首歌很火,我只记得其中一句:我还是从前那个天真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但事实上,天真,对于很多少年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

你只能努力让自己向上,向上。

站得高一点,就离太阳近一点。

刷完剧不过瘾,

想看原著可以点这里:

满200-30,优惠码: 3YPY9C

满300-60,优惠码: TAVR7E

微信天天改版,随手一个“在看”,让我们永不失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GL0-HIBiuFnsJQVhS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