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为己”的时代,阿里如何让员工“人人为团队”?

2020-04-14     微观学社

本文关键词 | 企业转型 武汉解封

字数 | 3255字

建议阅读时长 | 约4分钟

最难熬的日子,往往是最深刻的修行。

2020,疫情危机,寒冬将至,市场很坏,环境很糟,所有人一边在冰川之上小心前行,一边在危机中期待新生。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4月8日解封,整整77天,这场疫情危机,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企业,甚至我们每个管理者来说,都是一场深刻的改变与反思。

好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真正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从战场上历练下来的。

正所谓小成靠苦难、中成靠困难、大成靠灾难。凡是伟大的公司必要经历重重困难,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

疫情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是一场危机,更是内部重大转型的绝佳机会。

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轰然倒下,看似是因为没有收入,资金链崩溃,但究其根本都是人的问题。

企业的“企”字就是到人为止,所以21世纪,人才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而我们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也早已发生变化,从过去的雇佣关系变成了合伙关系。


一、雇佣时代VS合伙人时代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职业经理人已死,合伙人时代到来。

职业经理人就存在于典型的雇佣时代,员工给老板干活,公司只是一个赚钱的地方,这个模式下是老板操心,员工受益。

而在合伙人时代,我们大家一起干,公司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员工操心,老板解放,团队绽放。


什么是合伙人?合伙人就是人合在一起,成为一伙。

合伙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风险共担。企业经营的风险不是由老板一个人承担,而是由老板和核心的合伙人共同承担。


第二个就是收益共享。以前在雇佣时代,我们的所有财富都流入了资本家的口袋,但是今天资本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主体资本,因为我们现在办一个企业,我们可能有很多项目,团队很容易拿到资本家的钱。


所以在合伙人时代,我们更看重收益共享,也只有大家都赚到钱,才能够更好的去发展,而不是一个人赚钱。


1987年任正非开始创办华为科技,他们在创业初期发不起工资,就让员工把未发到手的工资,转换成公司持有股份。

时至今日,华为有几十万的员工,有一半的员工都持股,并通过三十年的打拼成为了通讯行业的第一名,这就是合伙人时代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在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人人都想当老板,所以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必然会打破我们原有的雇佣关系,逼着企业转型,成为一个合伙经营合作发展的企业。


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快速实现企业的转型,除了营销转型,从线下到线上,还要在管理上做转型,从雇佣时代的管理模式转换成合伙人时代的管理模式。


二、机制是最好的管理

不论是雇佣时代还是合伙人时代,管理的本质都不曾改变,都是对人的管理和探索。

员工在企业上班,无非是有三大追求,就是财富、名誉和地位,说白了也就是发财、升官、当老板。

因为我觉得我有钱了,我才有安全感;

我升官了,我才有面子;

我当老板了,我才有地位,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老板只有满足人欲,才能收获人心。如果你都不能满足他的欲望,还要加以控制,那员工凭什么死心塌地地跟随你呢?

所以我们就要设置机制来满足人的三个追求:第一用薪酬机制解决员工发财的需求,通过合理的薪酬机制,让员工拥有持续的动力,因为他可以持续赚到钱。

第二用晋升机制解决员工升官的问题,因为没有人想要一辈子在公司只当一个文员,或者只做一个基层员工,所以一定要有明确的晋升机制,让员工有安全感,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三个用股权激励员工去发财,解决员工想当老板的问题。

很多员工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当老板挣钱很容易,在公司干久了也想自己出来当老板。

但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我们好不容易把员工培养起来,他又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这对老板来讲是极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就可以给他释放股权,让他成为合伙人一起跟我们干这个事业,凝聚更多的人,企业才能够做得越来越大。


三、合伙人的机制设计

虽然大家都知道做合伙人是大势所趋,但是很多企业却最终分崩离析,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在做合伙人的时候,要先做这六大机制。

第一个是进入机制,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合伙人,一定要设置门槛,必须要和老板一条心,热爱事业本身,有度人之心以及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就比如我们微观,只有把心交给公司,把命交给企业,把文化融入血液,为公司操心的人,才能成为公司的心腹,才能成为微观的合伙人。


第二个是核算机制,老板要清楚他是什么样级别的合伙人,他享受哪一个层面的分红,因为在我们的工资体系里面,我们提倡先发工资,再发提成,再发奖金,再发分红,最后再发虚拟期权,股权。


所以在核算这块,大家一定要核算清楚,因为毕竟不同的合伙人分的钱是不一样的。


立即点击上方链接,查看更多核算机制


第三个是分配机制,我们在合伙人的分配过程中,虽然我们都是合伙人,但是我们每个人分配的股份是不一样的,股份的分配要根据你的贡献来确定:一是你过去对公司的价值贡献;第二个是考量你未来可能的价值创造。所以我们要根据过去和未来的价值贡献来确定股权分配。


第四个是考核机制,合伙人也是要进行考核的,不是说是我是合伙人,我就可以什么都不遵守了,所以针对合伙人一定要有考核机制,符合考核的你就做合伙人,如果不遵守规则,没有通过考核的则退出,做到有进有退。


第五个是晋升机制,就像谈恋爱一样,我们都没有对别人进行考察,就让别人给你介绍一个对象,你都没有跟他谈恋爱,就直接领证了,如果最终分手就会损失惨重。


所以设计合伙人机制同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考察期,他也是要一步步晋升的。

就像阿里的晋升就有两套人才发展体系,一套是专家线(P),比如程序员、工程师,另一套是管理线(M),从M1到M10。阿里巴巴内部晋升有四步:

1. 晋升资格:上年度KPI达到3.75

2. 主管提名:年度晋升的提名方式是自主提名和主管提名并行

3. 晋升委员会面试:晋升委员会组成一般为合作业务部门的老大和HR等

4. 晋升委员会投票

当然,晋升离不开考核,阿里员工的绩效体系采取双规式,考核不能只考核业绩,还要考核非业绩因素,也就是价值观的考核,阿里的业绩和价值观在考核中占比权重是相等的。


第六个是退出机制,完善合理的退出机制,对于合伙人机制设计至关重要。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自1999年成立,马云从最早的十八罗汉发展到今天的三十八位合伙人,就是依靠合伙人模式激发员工动力,做到了互联网行业的第一名。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是一个创举,“阿里合伙人”是一种特殊身份,并非传统法律意义上的“普通合伙人”,他不同于股东、董事,也不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曾向投资人阐释合伙人制度的三大特征:树立道德标准,解决接班人问题,以及避免关键人风险。


所以阿里在筛选合伙人时有着严格的标准:

首先,你必须是在阿里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你才有资格提名阿里合伙人;

第二,你要高度认同阿里的文化;

第三,必须经过合伙人投票通过后,才能成为合伙人。

在阿里,一旦你离职了,你的股份就清零了。


阿里的三十八个合伙人,只有两个合伙人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另外一个是是蔡崇信,也就是说剩下的三十六个合伙人,只要你离职了,你就会失去阿里的股份。

阿里巴巴对合伙人六大机制的应用,可以算是行业中的标杆。

因为只有你把这六点做好,你才有可能拥有一个完善的合伙人模式,才可能在合伙人时代下,将企业做强做大。

如果这六点没有做全,那你这个合伙人他一定是有风险的,未来你的损失就不止是钱那么简单了。


更多合伙人详细内容及深度案例剖析,大家可以在我们的王牌产品——《互联式营销系统》中学习,从战略到业务、组织、流程、机制、执行,围绕这六大维度,全年300节的干货视频大课,帮助企业10倍利润,10年增长。


你可以免费学一年,而且每周还会做更新,现在购卖只要499元,1天不到1块5,所有的改变将从此刻开始,让我们一起开启企业转型之路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PXDjnEBiuFnsJQVTj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