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沐风(爸妈进化论主笔)
近日,陆毅在微博晒出在家做蛋糕的贝儿,及两人游戏互动的视频,并配文“游戏高手之间的切磋”。
视频中,陆毅与女儿的互动满满的,先是给女儿打下手,还陪女儿玩起了蛋糕消消乐,贝儿也贴心的喂爸爸软糖。全程陆毅都嘴角上扬,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爸爸满满的幸福感呢。
《奇葩说》辩手颜如晶曾说:“父亲这个称呼,不是应得的,而是赢得的。”
陆毅曾在采访中透露,以前工作非常忙碌,但自从有了孩子,忽然觉得其他的事都不重要了。
在微博中,就常常可以看到他接孩子放学,参加学校亲子运动会,陪写作业,一起旅游,一起弹琴的身影。
作为演员可以做主角,配角甚至客串,但作为父亲,他只想做女儿的“陪角”,陪着女儿慢慢长大。
父亲就不该只负责赚钱,做个挂名爸爸。父亲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而陪伴,就是父亲给予的最好的教育。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在《养育女儿》一书中写道: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信都和她与父亲的关系直接相关。
“洪荒少女”傅园慧在《我家那闺女》节目中,就谈到父亲从小让她自由成长,做自己喜欢的事。
她从来不畏惧训练中的挫折,因为有父亲的默默支持。她从来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父亲一直告诉她:“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你是天才!”。
傅园慧坦言:这3句话听起来挺傻的,但是当她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别人都不相信她的时候,或者攻击她的时候,这3句话就会成为她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刚进省队时,有个年龄大一点的队员忍不住嘲笑的对傅爸爸说:“你们傅园慧在这里总说自己是天才。”
傅爸爸并没有觉得不妥,反而很认真的说:“对!我们傅园慧就是天才!”
如此毫不谦虚的在大众面前夸自己的孩子,或许是挺罕见的。但正是爸爸对女儿的这份自信,一点点的感染着女儿,傅园慧才逐渐从骨子里渗透着自信的光芒。
美国密歇根大学曾进行一项为期50年的100项调查,发现69%的女孩,认为自己的自信心更多来自于父亲的赞扬和鼓励。
就像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的: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然而,并不是每个女孩都能这么幸运地拥有父亲的肯定。著名的作家三毛就曾有个解不开的心结。
从小父亲就对她颇为苛责,对她的作品也是诸多不喜。三毛在《一生的战役》里写到:我一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请您欣赏我。这个您,就是她的父亲。
后来,父亲赞许了她:“很感动,深为身边有这样的小草而骄傲。”
三毛泪流满面,回信道:“等你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今天你亲口说出来,才抹去了我在这个家庭永远抹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不管在外人眼里有多优秀,得不到父亲的赞赏,她一直活的自卑而抑郁。
假使父亲能将沉默的爱早日说出来,三毛也许就不会过于依赖荷西,甚至在荷西去世后溃然崩塌,最终走向自杀之路。
都说父爱是一座山,可托起孩子的山和打击孩子的山,最终决定了孩子是走向自信还是自卑,决定了孩子到底能走多远。
美国心理学家Lynda Boothroyd研究发现:父亲如何对待女儿,会影响女儿未来如何选择人生伴侣。
去年,贝儿就童言无忌说要和爸爸结婚。在鲍蕾分享的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贝儿是深思熟虑的,是认真的说:“妈妈,我以后还是想和爸爸结婚,那时候爸爸50岁也不算老。”
妈妈故意委屈道:“咋又抢我老公?结婚是为了成为一家人,我们已经是一家人。”
“可是,我担心找不到爸爸那么好的老公。”
“找不到爸爸那么好的老公”应该是对爸爸的最高评价了。这样的好爸爸是怎样炼成的呢?
演员这份工作常常一走就是一两个月,陆毅发现孩子的成长稍瞬即逝。
为了不想错过女儿的童年,他会带着女儿去剧组,和女儿一起读剧本,体验爸爸的工作。
看到贝儿弹吉他,为了走进女儿的音乐世界,他偷偷买吉他,偷偷学弹奏,只为了不当观众,能参与进女儿的生活里。
不在孩子身边时,每天一个视频电话是必须的,还给孩子买小礼物作为父亲的陪伴。
在一张张与贝儿的牵手背影照中,变的是贝儿的身高,不变的是深深的父爱。陆毅一直用陪伴滋养着贝儿长大,用爱浇灌贝儿的精神世界。
张小娴说:
缺乏父爱的女孩,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像父亲一样的男孩,填补她生命中的残缺。
拥有父爱的女孩,想找的则是一个像她父亲那样,毫无保留爱她和宠她的男人。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因为缺乏父爱,导致一生都在不断遭遇渣男。
爱上废物作家,天天被家暴,也没有勇气离开。
作家死后爱上已婚男,又被残忍抛弃。
爱上利用她的小混混,却失手杀死他。
爱上当年的学生,黑社会学生对她拳打脚踢,最后还是被分手。
父爱缺位,让她一生都在追求爱,却在一次次的飞蛾扑火中,落得遍体鳞伤。
如果说,电影是现实的艺术投射,那么,现实就是电影的真实表达。
作家张爱玲,先后爱上比她大14岁,29岁老男人。倾尽所有,却换不来爱。
张靓颖与男友苦恋10多年,步步紧逼才结婚,婚后状态却是我想死。
作家萧红,先后遭遇4个渣男,情路一生坎坷。
她们都从小缺父爱,就像心理学家说的,女性对父爱的渴望,就像饥饿的人走进超市,容易选择垃圾食品。
而一个被父亲狠狠爱过的女孩,品尝过这世上最美好的爱。长大后,就不会轻易被别人的一点点好所感动。
童年只有一次,被父爱包裹长大的女孩,生命便涂抹了一层幸福的底气。
《奇葩说》辩手庞颖,耶鲁大学硕士研究生,多次获得国际辩论冠军。
优秀如庞颖,可就因为她大龄未婚,逢年过节,亲戚家小孩成群,便有人说了一句:“庞颖上那么多学有什么用!”
庞爸爸瞬间回怼:“上学没用?那你们家小孩快别上了!”
还有一次,庞爸爸同事说:“庞颖要是我闺女,我就不让她去辩论,女孩子家抛头露面,还争来争去多不好。”庞爸爸直接一句:“傻冒!”
就是父亲这样无条件的爱,给予了庞颖诺大的底气。让她不畏年龄,可以等待爱情,而不是说到了该结婚的年纪。让她不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随波逐流。
因为有爱,余生不愿将就。
马伊琍在《朗读者》中说:“对于女孩子,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爱她的父亲,这女孩活在世界上会非常有底气。”
年仅7岁,就获得高尔夫世界冠军的刘宇婕,在她的获奖感言里,就有这样一段话:
“我的爸爸在1996年,就在奥运会上得到了世界冠军。所以我有一个梦想,我一定要超越他。今天我想告诉他,我才7岁,就得到了世界冠军,我做到了!”
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底气要超越世界冠军爸爸,并成功实现诺言的呢?
这份底气来自爸爸,来自父爱。
最让刘国梁引以为傲的不是自己获得冠军,而是从未缺席女儿的成长,并给了女儿一个“世界冠军梦”。为了帮助女儿实现梦想,他常常背着女儿也要完成训练计划,还为女儿的备战亲自当球童!
3岁接触高尔夫,6岁已经斩获多枚冠军,7岁获得世界冠军,这背后与爸爸一起并肩作战,一起努力奋斗的日子,就是女儿不畏艰难,行走世界的底气。
人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没有底气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罢了。
女儿的未来有多优秀,都藏在了父亲的影子里。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决定了女儿一生的幸福。”
一个好父亲,能给予女儿支持和鼓励。让她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一个好父亲,能给予女儿关爱和陪伴。让她有富足的父爱去寻找异性更好的爱。
一个好父亲,既能引领女儿前进,又能做好女儿永远的后盾。让她有底气去追求和实现自己喜欢的事。
愿每个父亲都从未缺位,愿每个女儿都能被珍爱。
作者简介:沐风,富书专栏作者,富书亲子营第6期学员,90后宝妈,一手育儿,一手写作,一路升级打怪,一路向着诗和远方前进,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