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首白(爸妈精读主笔)
孩子不应是父母宣泄情绪的工具
上月,宁波机场发生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一个仅有2岁的小男孩独自在候机楼哭得伤心,小男孩茫然不知所措的背影,令人十分心酸,作为一个老母亲,真心看不得这些。
后来,小男孩被民警发现了,马上把孩子抱起来,看了监控录像才了解到,孩子父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口角。夫妻间的争吵,见怪不怪了。
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实在是令人发指:妈妈放下孩子转身离去,而登机的爸爸则走向了登机口,眼看父母各自离去,小男孩只好在候机楼道,望着妈妈离去的方向发呆。
民警从监控录像中的车牌号码中找到小男孩父母的联系方式,但父母双方的电话无法接通,几番转折后,最终联系上孩子的伯父。
当晚11点半左右,孩子的伯父来到了候机楼,孩子看到伯父,原本还在蹒跚学步的小男孩,一下子认出了亲人,几乎是飞扑过去,泣不成声。
伯父对民警解释:他们两口子闹矛盾,下车时还在吵,然后,可能是觉得“你不管,我也不管”,互相置气就把孩子扔在候机楼里了。
夫妻吵架就把孩子扔机场,这么小的孩子,难道就不怕他有危险吗?对父母的做法,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
社会学家扎克说: 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望着小朋友孤立无助的背影,不敢想象他内心的恐惧和绝望有多严重,这恐怕是他这一辈子的阴影。
都说每对夫妻在婚姻里都有1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夫妻之间发生争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没错,有情绪发泄出来就好了,但是,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很多都会在他们内心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父母的争吵,不管谁赢了,输掉的都是孩子
在家庭教育里,最大的死敌就是父母的情绪和脾气,要知道,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其杀伤力无法想象。
去年年底,一则因夫妻在家吵架而酿成的惨剧,令人唏嘘不已。
事情是这样的:
4岁的儿子,摊上这样的父母,实在是人生中的不幸。
孩子想要的是正常和睦的生活,他们本是爱的结晶,不是恨的替罪羊。
如今,4岁的儿子用他的生命来为自己父母的行为来买单,这代价太大了,他的父母,恐怕是一辈子都在愧疚和后悔中度过余生。我们为孩子感到心痛的同时,也替这对夫妻感到可悲。
有人说:小吵怡情,大吵伤心。我们都明白,夫妻之间,真的没有多少人是一辈子都不吵架的,但是,一般都是“床头打架床尾和”,风雨过后就是艳阳天,何必要把结局弄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呢?
父母吵架带来的伤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无法把控情绪的人,谈何把控人生?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年幼的孩子。
我的一小学同学小美,今年三十五岁,至今未婚,原因是她很怕面对婚后的关系。
在小美很小的时候,父母吵架是家常便饭。
记得那时上幼儿园,有一天爸妈又开始吵架了,刚开始是爸爸的声音,然后是妈妈回骂,再接着是砸东西的声音,最后就是妈妈的尖叫声和哭声。
那次,小美躲在厕所里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从那时开始,小美萌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
专注研究婚姻冲突与儿童发展的圣母大学心理学家Cummings认为:孩子会非常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以此作为判断家庭环境是否安全的依据。
长此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1、 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一个自幼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自卑、懦弱、缺乏安全感,觉得所有人都在针对他,甚至觉得自己不应该存在。
2、 孩子脾气差,有暴力行为
因为孩子听惯了争吵,害怕与别人发生争执,一旦发生争执,便会升级到暴力行为,这是耳濡目染的后果,从小目睹父母的行业,让他认为暴力能解决问题。
3、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
对任何事情缺乏耐心,一直接受负面情绪的孩子,消极、懒惰,每天负能量满满,久而久之,身体像被掏空一样,精神恍惚。
4、影响孩子的婚恋观
多疑、焦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父母的婚姻给他造成了巨大的错误引导,对恋爱、婚姻始终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害怕重蹈覆辙。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其伤害极大,长此下去,对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如何才能避免伤害孩子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会充满幸福感。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但是,再恩爱的夫妻也避免不了争吵,当争执即将发生,而又面对无辜的孩子时,怎样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呢?
1、 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前面列举了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的伤害,但人都是有情绪的,那么,当夫妻的负面情绪需要宣泄时,请尽可能避开孩子。
陈小春和应采儿都是暴脾气的人,但他们从来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2、 如被孩子看到,请向孩子解释
有一次,我和老公忍不住大声吵了几句,4岁的女儿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们,我们马上跟她解释:爸爸妈妈有不同意见时,声音可能会有些大,但现在事情解决了,爸爸妈妈和好了。
随即,女儿脸上露出了往日的笑容。
3、 让孩子知道,父母吵架并不是他的错
电影《怦然心动》中有一段, 朱莉看到父母在饭桌上吵了起来很难过,后来在朱莉的房间里,父母分别过来安慰她。
爸爸告诉朱莉“这不是你的错”,妈妈说“大人的事情会有解决的办法,而且爸爸妈妈会一直相爱,并且爱着你。”
朱莉很快从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孩子不是父母情绪发泄的工具,一旦遇上坏情绪时,夫妻双方要控制好自己,适当地宣泄,并寻找机会补救。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他们和睦而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作为父母,我们别无选择,应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给孩子一个和谐有爱的家,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愿天下的孩子都能被父母温柔以待。
作者简介:首白,爸妈精读主笔,富书持续投稿变现营学员,85后五年经验幼儿园教师,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注: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