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开启湾区生活嘉年华

2023-03-15     《艺术与设计》杂志

原标题:设计开启湾区生活嘉年华

文 Article / 邹羽涵 Zou Yuhan

图 Pictures / 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The 4th China Design Exhibition &Public Art Thematic Exhibition

“设计就像在做一个生活嘉年华,可以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活动形式,供大家娱乐的同时,传递思考。”在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湾区特展策展人、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看来,基于地理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有经济价值、科技创新的湾区,更是一个鼓励善意、睿智与不断思考和创造未来的湾区,它在推动国家设计产业与文化艺术创意方式转化方面具备引领性作用。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在文化方面一直有着频繁的交流和合作,湾区设计师们由此设计出了越来越多具有湾区文化底蕴的作品,创造出了独属于湾区的生活嘉年华。

> 广州中海学仕里儿童活动空间设计,作者: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颜为昕口中的湾区生活嘉年华在本届大展首次设立的“湾区特展”中多有体现。“湾区特展”由他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副馆长卢缓、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学术总编辑张新英共同担任策展人,分为“魅力湾区”“共生湾区”“视觉湾区”“潮流湾区”“创想湾区”五个板块,展出案例共计26个,作品共计281件/组,总结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设计及公共艺术的特点、成就和互动交流。

>“安奈儿:一起长大艺术展”展陈及视觉设计,作者:深圳作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张爽,2016年-2019年

“湾区设计常以美化城市人居环境为开端,展现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理念。”颜为昕补充表示,“儿童友好,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善意与美好。作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群,湾区各城市正不断通过艺术的方式、创意的手段帮助儿童成长。”在“与你童行:为湾区的明天而设计”的展示作品中,奥雅股份从儿童的成长需要出发,为广州中海学仕里打造了一座地景式乐园,并特别设计了小机械蜂等IP形象,以六边形蜂巢和蜜蜂条纹作为场地的设计语言。该乐园打破了传统的儿童乐园形式,不限定玩法和动线让小朋友们可以发挥想象,自由创造玩耍。

香蜜湖民政中心空间设计,作者:靳刘高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高少康、杨振钰、徐周敏,2021年

城市形象的表达不止于此。在“美入生活:设计助力和谐湾区”中,空间设计作品“香蜜湖户政服务中心”通过在空间中加入大量绿植,为市民营造出了仿佛置身于园林般的静谧感受。该作品打破了既往对政府机关高高在上的固有印象,将深圳亲和的、人文的、包容的一面展现给市民,让人们能在如同城市后花园一般的户政中心里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便民的服务。

《锦绣》服装设计,作者:凌睿婉,2019年

“深入学习、挖掘、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设计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当下的很多设计门类吸收了民族的传统纹样、工艺技术以及天然材料,自然朴拙,浑然天成。”陈湘波说。在“自然秩序:传统孕育的现代美学”中,服装设计作品“锦绣”以刺绣的传统工艺表达了对传统东方文化的敬畏。其图案运用了中国的龙凤等图腾和当下时尚潮玩的概念,把原“丝绸之路”沿路的人文文化,用创新、有趣的方式重组,表现了大湾区作为公共艺术领域的创新先锋,也是国家倡导“一带一路”文化与艺术“新丝绸之路”的未来。作品面料以真丝材料为主,加以现代时尚潮玩元素牛仔、皮质及创意编织毛线;刺绣以广东绣艺垫绣、盘金绣、丝绣为主,通过现代创意手法与传统刺绣工艺相融合,表达了“新”与“旧”的大融合。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 资源日趋匮乏的背景下,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生活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也引发了湾区设计师们对于绿色设计的思考。“可持续的设计原则必不可少。健康绿色的设计要求在以人为本的同时,为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服务。”卢缓说。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及配套工程设计,作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2012年-2018年

据张新英介绍,“余物的价值:让一切皆为有用”中,废物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有害物质或对环境的威胁,而是被设计师重新应用于有价值的设计中,创造出可持续的循环设计产品;“生长的建筑:建筑的活性与城市空间”中,建筑设计作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校园规划、中庭广场与图书馆”从“山、林、院”的规划理念出发,探索思考了如何通过赋予校园绿色可持续、弹性多元复合的空间形式,应对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自由的学术文化;“先于发展的设计:湾区一体化的规划布局”中,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及配套工程巧妙地将绿色技术融入建筑设计,并由此获得绿色三星建筑设计标识。

深圳大鹏滨海栈桥护栏专项设计—UHPC 超强混凝土护栏与不锈钢护栏设计,作者:岚·建筑设计,2020年-2021年

面向未来,湾区设计将怎么走?“随着数字技术引领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未来的设计将与科技形成更为亲密的关系。一方面在科技发展的支撑下更加以人为本,关照人性;另一方面借助数字技术的智能化特点,创作‘生长型’的设计作品,最大限度地解放人的创造力。”陈湘波补充说:“数字交互技术与设计的结合让数字展示和虚拟角色及空间成为可能,同时数字打印技术的发展也满足了个性化、精细化产品的生产需求,设计的表现空间不断扩大。”“无限可能:数字科技与湾区智能设计 ”中,作品“关山月美术馆数字馆”以元宇宙为技术原点搭建了虚拟美术博物馆,展现出来了美术馆面向未来转型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以虚拟社区的方式搭建的系统性数字平台中,拥有1个门户、4个专业平台、6个主要应用系统和5个基础建设实体内容,涵盖城市美术博物馆智慧管理平台、美术博物馆虚拟社区、数据采集管理和拓展研究实验室,以及数字美术博物馆标准研究等方面。(编辑:九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e3af7f646149d75589e7f174cc9aa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