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优丫漫绘本教育品牌总部给大家推荐2~6岁孩子的书单,漫漫已经按功能以作区分。
提供这些,不是让大家盲从书单,只是为了用一个基本参考,帮助你广泛了解绘本,在这之后,能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形成属于自己的书单。
01
好好吃饭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要之重要习惯、态度、倾向等,多半可在六岁之前培养成功。
绘本是个好方式,把规矩道理藏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里,让孩子怀着愉悦的情绪,潜移默化获得启迪。
吃和睡实在是妈妈育儿路上最费精力的两件大事。说到不好好吃饭,我能举出一大堆例子:挑食厌食、就着动画片才能吃下饭、不肯自己动手吃饭、吃到一半玩去了……
相关绘本推荐: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谁吃了我的粥》
《弗朗西斯和面包抹果酱》
02
好好睡觉 |《第一次自己睡觉》
很多小朋友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的会对一些东西会感到害怕。
比如:黑暗,因此在家长在给培养小朋友独自入睡这个问题上,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困难。
那么关于如何培养并帮助孩子克服这个阶段,请大家翻翻我们前面的关于怕黑的文章,书名《第一次自己睡觉》,这本书真的蛮适合刚准备分床或分房间的家长或孩子。
相关绘本推荐:
《不睡觉世界冠军》
《别让鸽子太晚睡》
《不要睡觉,赛莉》
03
好好刷牙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从3岁起,幼儿已经过半年的过渡期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幼儿还很顽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监督指导作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
所以一般来说,孩子真正要开始学习刷牙是要从2岁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培养,慢慢会形成独立刷牙的过程。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讲的是一场鳄鱼和牙医之间的心理较量,用简单、反复的语句刻画了鳄鱼和牙医每时每刻戏剧性的心理变化。
他们相互惧怕,可是那颗蛀牙把他们凑到了一起。凶恶的鳄鱼只得乖乖听牙医的摆弄,而红脸的牙医也只能壮着胆子上。这种反差不禁让人开怀大笑。
相关绘本推荐: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阿波林的小世界:刷牙》
《噼里啪啦:我去刷牙》
04
珍惜物品 |《爷爷一定有办法》
对低龄小朋友来说,他所拥有的大多数东西都是爸爸妈妈提供的,不是自己辛苦劳动得来的,怎样才能让他们养成珍惜物品的好习惯呢?
《爷爷一定有办法》来帮你!在这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里,充满智慧的爷爷就像一个魔术师,总是能把旧东西变出新花样,引导孩子去思考:该如何对待我们所拥有的物品。
相关绘本推荐:
《小丢丢》
《派乐的新衣》
《谢谢你,小苹果!》
05
懂得倾听 |《安静点,贝贝!》
美国劳工部秘书处(SCANS)确定了三项基础技能,这些技能对于那些刚步入工作人来说至关重要,其中听力技能是SCANS认为至关重要的基础技能之一。
但在今天,父母似乎把关注点全都放在如何练就孩子的好口才上,而忽略了孩子需要学会的另一项重要技能:倾听。
如果孩子总是自说自话而学不会倾听,那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的自我封闭。
倾听是一种包容,只有接受了别人的想法,他们才有改变自己的勇气,才能更好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安静点,贝贝!》是特别适合小话匣子的绘本,提醒他们在勇敢表达自己的同时,别忘了倾听别人。
相关绘本推荐:
《谁的声音?》
《小熊想要当邮差》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
06
勇敢 |《奶奶的红披风》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五官和肢体这种肉眼可见的部分靠遗传,感情和感觉等肉眼不可见的性格部分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从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孩子的性格受到“遗传”和“成长环境”两方面影响,而成长环境,又和父母的引导息息相关。
勇敢,意味着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就连达尔文都说:“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
可是,如果你的孩子恰巧是个看起来不那么勇敢的慢热宝宝呢?有一种情况下,孩子能够战胜恐惧,变得勇敢,那就是获得“神奇外力”的加持。
什么是“神奇外力”?它就像故事里奶奶的红披风,红披风代表的,是勇气,是主动适应变化的积极心态,也是发现美好事物的眼光。
相关绘本推荐:
《凯能行!》
《胆小鬼威利》
《没有做不到的事》
07
做自己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
“真正的教育是我们要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这句话是马云在年初《重回课堂》的演讲中说的,而在现实中,让孩子做自己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奢侈的教育。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奥尼的《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轻松讲明白大道理,我确认,它就是帮孩子建立“自我认知能力”,大胆做自己的最佳教材!
相关绘本推荐:
《独一无二的你》
《不一样的女孩》
《勇敢做自己》
08
乐观 |《妈妈的红沙发》
乐观是个好东西,但天性乐观的孩子是少数,更多是在父母身上获取的。
因为父母就是孩子最早的参照物,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去学习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困难。
《妈妈的红沙发》讲了一个面对灾难,积极乐观的故事,告诉孩子,不论何种境地,用什么样的心情、从什么角度去看待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这样,人生才能美丽绽放。
相关绘本推荐:
《一无所有》
《好消息坏消息》
《皮特猫 我爱我的脏鞋子》
09
同理心 |《一只脾气暴躁的熊》
《一只脾气暴躁的熊》这个故事把比一个较抽象化的概念----“换位思考”,用一个具体形象又幽默的故事给呈现了出来。
既便于孩子理解和记忆,又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我们在读故事时能看到主线就是小动物们最后有没有得到熊的允许,又一次到山洞里玩耍了?孩子也会被故事的情节吸引着,推动着,一页一页地往下看。
最后向大家讲一个简单的哲理: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通过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找到别人真正的需要,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
相关绘本推荐:
《我想有个家》
《小羊和蝴蝶》
《大熊的冬天小屋》
10
社交 |《小白找朋友》
孩子的社交问题,大人很容易产生误会。曾有妈妈问我,“我的孩子一岁多,我带他到小区玩,他好像对其他孩子完全不感兴趣,这正常吗?”类似问题听过很多,甚至有妈妈因此担心孩子是不是性格太内向。
其实,孩子有他们独特的社交方式,并且每个年龄段的表现不同。《小白找朋友》,故事情节刚好与孩子不同阶段不同社交特点相契合,是难得的社交启蒙类绘本。
而且该绘本是2015年凯迪克金奖作品。这个故事诠释了关于友谊、想象力的真谛,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去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相关绘本推荐:
《敌人派》
《艾薇的礼物》
《我有朋友要出租》
11
情绪控制 |《这是裤子惹的祸吗?》
人的大脑神经元发育完成的时间,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早。管理性的前额叶要到25岁左右才完全成熟。
孩子在前额叶区域发育成熟前,他们的反应常是爬行脑、边缘系统做出的本能反应,很冲动、很情绪化。
引导孩子做好情绪管理,得帮他们认识情绪。《这是裤子惹的祸吗?》是一本带孩子认识情绪的好书。
没有讲要怎么控制情绪,反倒是讲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寻找情绪来源的搞笑过程,留下一个开放性问题:到底什么是情绪,生气是为什么?
相关绘本推荐:
《生气的亚瑟》
《情绪小怪兽》
《陷入困境的克莱奥》
12
批判性思维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说到“批判性思维”,大家应该不陌生,这几年它经常出现在各种教育文章里。
这个对任何观点都证伪求真的思维方式,是西方教育的核心,在西方社会,评价一个孩子是不是受过较好的教育训练,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他是否掌握了批判性思维。
我们这一代,很少有“批判式思维”。小时候,父母老师是不容许质疑的权威,敢跳出来说“不”的小朋友经常被打击,慢慢就养成了不敢质疑、懒得质疑的毛病。
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呢?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讲绘本!
相关绘本推荐:
《鸭子?兔子?》
《大卫惹麻烦》
《驴小弟变石头》
13
想象力 |《100层的巴士》
想象力的发育与思维和记忆的开发,以及孩子的情绪和心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要激发孩子想象力,得读一点《100层的巴士》这样无厘头的书。
这是一本为激活孩子无尽想象而作的书,鲜艳的色彩搭配和奇思妙想的展开,带领孩子的思维一起踏上了未知的旅途,让每位读者都尽情释放了自己的想象力。
相关绘本推荐:
《宇宙鸡蛋》
《月亮的秘密》
《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
14
独立思维 |《问题小鸡》
独立思维,是指不过多地受到外部干扰,而进行的真实的思想创造过程,容易受到别人的左右,那得出来的方案,可能就存在“空洞”的元素。
如果总是“剽窃”别人的创意而得出看似有新意的指令,那对自身升级也是没有好处的。
独立思维是创新的根本,并非封闭,不是怕固步自封,就照抄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成果,那样永远不会有自己新的东西产生。
在《问题小鸡》里,孩子很容易从主角身上找到共鸣,还能从中学会如何用正确地方式提问,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关绘本推荐:
《眼》
《小岛和大桥》
《爱思考的艾伯特》
15
创造力 |《世界上最大的蛋糕》
《世界上最大的蛋糕》是2015年博洛尼亚顶级国际儿童书展的获奖作品,赢得了全世界评审的热捧。
本书根据列奥纳多•达•芬奇担任意大利斯福尔扎公爵婚礼策划师的逸事改编,通过孩子喜欢的童话方式讲述了奇思妙想的“吃货”达•芬奇如何发挥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带领厨师、建筑师、木工、力工等人,为公爵打造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婚礼殿堂——用17000块蛋糕搭建的结婚礼堂。
故事诙谐幽默且融合了数学、几何和力学等小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在开心阅读中,激发孩子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相关绘本推荐:
《吉尔与龙》
《再讲一个故事吧》
《宝宝的第一本躲猫猫游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