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可琪:孩子不爱看书?亲子专家这5个阅读方法,让你事半功倍

2020-01-03     爱吃草莓的老仙女

很多父母都在苦恼,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是不爱读书?家里买了一堆不同的绘本书籍,但是宝宝就是完全没有兴趣,相比而言,手机和电视更加吸引他们。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阅读习惯那么好,不免有些眼红。怎样可以帮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今天兰可琪绘本教育品牌总部为大家介绍下亲子专家这5个阅读方法,让你育儿事半功倍!


01、没有小孩天生爱读书


读书,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说起读书的好,更是没有人会不赞同。可是,这人人都懂的道理,是天生的?还是父母给予的?



因为每个疼爱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多读书,也会鼓励孩子多读书,可结果,还是有的孩子爱啃书本,有的一碰书本就睡着。


这样,难道不正说明孩子爱读书就是天生的吗?可是,琪琪今天要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爱阅读的。


但只要给予适当的正面的引导,逐渐培养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并留给孩子充足的调整空间,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性获得成就感,这便是一个良好循环的开始。


仍需注意的是,阅读是积累,作文是输出;积累是一个过程,而输出是一种能力。太过功利的追求阅读的即时作用往往会得不偿失。


02、博览群书并不适合儿童


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有时候“量”比“质”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所谓阅读能力,本质就是记忆与理解。如同健身时必须通过反复提举重物才能促使肌肉生长,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


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大量阅读是极其重要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会因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但博览群书并不是阅读能力低的儿童。


在“博览群书”之前,儿童需要激发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这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课题。


所以并不是给孩子的图书越多就代表孩子就越会读。


03、如何做到让孩子爱上阅读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刘勇赫老师推荐“一书多读”法,对于儿童,“一书多读”,不仅只是一本书要多次阅读,更强调一本书有多种读法。



“一书多读”的“一书”是儿童感兴趣的那本书,“多读”引导孩子学会专注与反思,达到事半功倍之奇效那一书多读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1、话题阅读法


一本书其实给亲子之间提供了一个话题,你会发现在“话题”面前,书并不是主角,书只是道具。


我们与孩子交流一本书,可以先从书提供的一个话题开始。围绕这个话题,做到在阅读中沟通,在阅读中交往,把儿童的经历与主人公的经历挂起钩来,儿童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比如《汤姆过生日》,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们先聊聊孩子自己的生日,然后让孩子带着幸福的回忆去读这本书,一边读一边对比两个孩子不同的生日。


2、朗诵阅读法


朗诵阅读属于动态阅读,因为朗诵已经加入了表演的成分。(还包括齐声朗诵、分角色朗诵、分页朗诵等。)


朗读阅读法,就是在读书时眼观其文,口读其声,耳听其音,脑思其义,可见,这是一种眼、口、耳、脑都动员起来的读书方法。


朗读法的优点是印象深刻,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凡是用朗诵法读过的绘本,在记忆中一般能保存很长时间,甚至终生不忘,受用无穷。


3、亲子绘本秀


有点类似于绘本剧,但是我更加强调的是个性化的展示形式。


需要了解的是,有的外向型儿童特别喜爱“登台献艺”,而内向型的儿童不愿意“抛头露面”,那如何进行角色扮演呢?


我提出了一种非常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我们把绘本直接立起来,作为舞台的背景(幕布),成人与儿童手拿小型玩偶或手偶,进行角色互动,在玩偶表演的过程中,大家一起为角色配音。


4、亲子续编阅读法


这个阅读法是建立在联想阅读法的基础上的。具体做法是不看文字,而关注绘本的每一幅插图,家长与孩子一起看图编故事。



5、 时光倒流阅读法


绘本故事和成人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一些不同,由于考虑到了儿童的认知水平,绘本故事往往采用的平铺直叙的方式,而很少采用小说中的倒叙、插叙等表达方式。


时光倒流阅读法是孩子在熟悉了绘本内容之后,我们可以与孩子翻到书的最后一页,从后往前读。


在往前读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一些过渡句,如“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主人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呢?”时光倒流阅读法提升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自信。


这里面只介绍5种亲子阅读的读法,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除此之外,还有封面阅读法、文化对比阅读法、联想阅读法、六步亲子阅读法、半本书阅读法供家长们选择,家长们亦可自己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阅读方法。


总之,“一书多读”的方式尊重了儿童,会真正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实现“博览群书”也就轻车熟路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lbscW8BMH2_cNUg6i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