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可琪绘本 | 十本关于死亡的绘本:让孩子理解生命的轮回

2019-12-02     爱吃草莓的老仙女

最近一则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中猝死,震惊全网,因为触及到生死的命题,琪琪突然对“向死而生”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生命的存在本身是走向“死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积极追求生活的多彩。

今天兰可琪绘本教育品牌总部给大家带来10本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绘本,让孩子理解生命的轮回。

1

《爷爷变成了幽灵》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温馨的鬼故事。爷爷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艾斯本,他没有变成天使,没有变成泥土,他突然出现在奥斯本的房间,坐在他的衣柜上。

艾斯本不想让爷爷一直这样到处游荡、叹气。书上说,人如果在世上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变成幽灵。

艾斯本想爷爷可能是忘记了什么,于是艾斯本帮爷爷找,一面找,爷爷一面回忆起他的一生……最后你就会知道爷爷忘记的东西是什么了。


推荐寄语:

绘本读到最后忍不住流泪,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爷爷的死亡,是如此的平静,平静得犹如一次远行。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了人生的必经过程和人生的真谛:要正确面对亲人死亡,懂得珍惜每天拥有的快乐时光,而这书不光适合小孩子,同样大人也能在其中得到自己的感悟。

2

《祝你生日快乐》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忧伤但又温暖的故事,患癌症的小姐姐因为常吃药、打针,头发都掉光了,所以戴着一顶帽子。

一次风把帽子吹走了,一个叫小丁子的小男孩儿为她追回了帽子,给她带来了友情。有一天,小姐姐带来一个“开心锁”,约定在她生日那天一起许愿,并且打开锁。可是,小姐姐因为住院没有如约与小丁子一起过生日。

但是小丁子还是用手指头做了一个心意“蛋糕”,并为她许了一个愿…… 癌症的折磨是痛苦的,但是,友情使得被病魔笼罩的日子变得温暖而多彩。


推荐寄语:

生命教育是一个大的教育范畴,它是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主旨,培养受教育者对自己生命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对他人生命的关爱。

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即使是死亡教育,也可以用活泼多元的教学活动来呈现,而不必教得过于沉重。

就《祝你生日快乐》这本书而言,如果被父母用在家庭亲子上,我们期望不要把课堂搞得凄凄惨惨戚戚的,这也有违作家的初衷。

琪琪曾看过台湾的何绮华老师给幼儿园小朋友阅读这本图画书,其中穿插了玩数花瓣儿和做生日蛋糕的游戏,庄重而不失活泼,很好地把握了课堂氛围。


3

《象背》


内容简介:

一个大象父亲在知道自己死期将近时与自己最亲的人共同度过了最后的宝贵时间,然后去往天堂,留下了自己想对儿女们说的话。

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深深地感动,感受在死亡来临之时的大爱,看过之后,它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那最重要的人,直击内心最柔软、最温暖的部分。

推荐寄语:

这是一本感动全日本的第一眼泪书,这是一个让人回味的感人至深的爱的小故事。


通过秋元康的文字和城井文的那带着些许悲伤的画面而被描绘出来,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深深地感动,感受在死亡来临之时的大爱。

看过之后,它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那最重要的人,直击内心那最柔弱、最温暖的部分……

4

《当鸭子遇见死神》

内容简介:

一只无忧无虑的鸭子遇见了大名鼎鼎的死神!死神的出现预示着什么?离开这个世界又是怎样的感觉?

如果死神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又会作何反应?一个生与死对话的故事,一段温馨感人的生命历程。

推荐寄语:

一个生与死对话的故事,一段温馨感人的生命历程。作者将人们生活中尽力回避、难以面对的死亡话题。

通过诙谐幽默的故事表现出来,让孩子通过鸭子直面死神的经历,去学会接纳、思考和勇敢面对“死亡”这个字眼,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享受生活、珍惜生命。

5

《外公》

内容简介:

《外公》是由英国著名儿童插画家约翰·伯宁罕所创作的绘本。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它是一个关于最小的人与最老的人之间关系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自己的女儿艾米丽和住在隔壁的岳父。

整个故事通过外公与小孙女无厘头的对话,将生活中的点点细节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见面时的张手拥抱而开展,到在花房中一起工作,一起高歌、玩过家家、去海边、去钓鱼、去玩雪,他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直到有一天,外公再也不能陪小女孩儿玩了……

推荐寄语:

这本绘本以小女孩儿的视角和语言,来代表儿童对“生、死”之事进行发问。

外公也是由小长大的,人的生老病死的则可引导儿童了解生命的成长变化和规律。人的生命就像是大自然中的树叶一样,春天会发芽,秋冬会落叶。

这时候,家长就可以适时引导孩子,因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会一天天老去,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

也要学会,像书中的小女孩儿一样,关心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开心,这样,以后才不会后悔,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懂得死,才能更好地生”。

6

《一片叶子落下来》

内容简介:


《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绘本,由美国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创作。


讲述了一片叶子从发芽到凋落的过程,叶子从春天发芽到冬天凋零,寿命很短,人的生命也不过百年,对于那些面临着生死离别的孩子们,大人该如何讲解这个自己也无法解释的话题呢。

《一片叶子落下来》这个绘本很好地讲述了这个话题,让我们觉得死也不是那么沉重的话题,它只是自然变化的一个过程。

推荐寄语:

如果你的孩子也会有类似的疑问,这本书将会很好地解答孩子的问题。作者用一片叶子随着四季更迭而发生的变化,来讲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

它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历尽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与帮助;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7

《奶奶的皱纹》


内容简介:

奶奶的生日到了,小孙女对奶奶脸上的皱纹好奇起来。奶奶会不会介意这些皱纹呢?花棚里洒满了阳光,祖孙俩的问答游戏开始了,关于时间和生命的“原野之声”娓娓道来。

额头上密密的皱纹里,珍藏着奶奶与爷爷初识的记忆,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脸颊上弯弯的皱纹里,容纳了姐妹之间深厚绵长的情意,生命中好的馈赠莫过于手足亲情……

推荐寄语:

画者在处理图文关系的时候更是非常巧妙,每当女孩问过奶奶每一道皱纹代表什么含义的时候,并没有让奶奶具体说出答案,但是在回答的下一页却用全画幅告诉了读者答案。这不但留给与了我们想象的空间,更是引发孩子阅读兴趣,愿意参与阅读。

8

《大象的算术》


内容简介:

故事讲述了一只象从小到大的生命历程:一只小象一天到晚吃个不停,梦想着自己快快长大。

当他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他发现,能拉出2个粪球了,大象绕着2个粪球跑呀跳呀,特别高兴……一年又一年,每天早上小象都要数清自己拉出的粪球……当他一天能拉50个粪球时,他幸福极了,他感觉自己已经长成大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象又该过生日了。

可是,这一天却发生一件奇怪的事:46、47、48、49……数到49个,就没有了......

推荐寄语:

生命,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尤其是孩子,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来这里干什么?又会去向哪里?这些看似复杂和深奥的哲学问题在赫姆·海恩的笔下被巧妙而流畅地解答了。

孩子在和憨态可掬的大象一起数粪球的过程中,了解了大象从小到大的生命过程。

或许,孩子还无法把这些与自己联系起来,但这个故事必定会在孩子心中打下烙印,逐步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9

《我永远爱你》


内容简介:


故事围绕着一个男孩和一只狗展开。他们一起享受恬静时光,但狗的生命是短暂的,男孩看着他的狗——阿雅一天天地老去,却无法帮忙。

他能做的只是忠实地陪伴在阿雅身旁,所幸的是,男孩每晚入睡前,总记得跟阿雅说一句“我永远爱你”。这句“我永远爱你”,不知道阿雅懂不懂,可是在阿雅走到生命尽头时,这一句话却是男孩在伤心之余心中最大的安慰。

阿雅带着男孩的爱静静地去了,男孩也因为自己及时付出了爱,才能接受阿雅的老与死,才能勇敢地疗伤。

推荐寄语:

当孩子还小,属幼童阶段时,最常碰到的是宠物死亡。对孩子来说,宠物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失去它们的伤痛,常让孩子揪心难过,不知所措。

因此,陪他们阅读有关宠物死亡的图书,了解其他小朋友的处理方式,学习依循相同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伤痛。

这本《我永远爱你》在启发幼儿的“死亡教育”上是有很大特殊意义的,而且它让小朋友们懂得要及时向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意,这样当永别来临时就不会有悔意了。

10

《苏菲的杰作》


内容简介:

绘本故事描写一只小小的蜘蛛,用细细的丝线,织出了坚韧的生命故事。蜘蛛的世界其实很奇妙,但一般人对它们不大了解,见到了就嫌弃喊打或惊恐不已,就像这个故事里的房东太太、船长和厨师。

苏菲一直不停地织,织出不同功能的作品,一次次的挫折磨练出更棒的技巧,苏菲最后真的完成了儿时同伴预言的——“了不起的杰作”;就在那一刻“苏非把自己的心也织进去了”。

苏菲不只织完给新生命温暖的毯子,还用生命最后的余力织出“像为王子准备的”杰作,真是令人充满敬意与惊喜!


推荐寄语:

本书的作者以没有成见的新奇眼光,观看一般人不以为意的角落,创造出新奇好听的故事,触发读者心中对美与善的渴求和感动。

当我们对蜘蛛的生物特性有些许认识后,更能体会作者拟人化的文学手法多么灵活巧妙,将故事主角的生物性自然地糅合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小孩成长中面临的认同、挫折等成长问题。

书中图画的表现可谓完美的演出,角色的造型、表情、姿态与场景的布置、氛围,使故事更逼真动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jcTyG4BMH2_cNUgsp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