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档停播了8年的王牌综艺《主持人大赛》火爆全网,一开播就连上5个热搜。
这档由撒贝宁主持,前春晚导演陈临春及人们熟悉的敬一丹、刘欣等业内翘楚担任评委,康辉、董卿担任点评嘉宾的综艺。
10月26日一开播就夺下收视第一,目前豆瓣维持9.0的高分,在网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赞誉。
网友纷纷表示“精彩程度堪比‘神仙打架’,自叹不如!”
节目全程没有一句废话,其中有个“90秒即兴考验”环节,十秒读题,撒贝宁倒数三个数后参赛主持人即刻开始阐述,网友直呼,这几秒自己连题都没看完……
通过这节日,也让慧心童伴再一次明白什么叫专业,什么叫做实力;再一次明白爱阅读的孩子,到底赢在哪里。
1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因为知识,就是最高贵的气质!
在节目中,除了各位选手的神仙操作外,更让人惊艳的便是董卿的点评。
她一针见血的点评,一语中的的建议,引经据典的论述,妙语连珠的谈吐,屡屡让人拍案叫绝,所以观众把她称为“神仙中的神仙”。
在点评姚轶滨时,董卿说:“医生是在看人的病,记者是在看病的人”。
关于主持,她也提到:其实主持人说这个主持稿,就是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此话一出,真的是直戳“灵魂深处”。
听完董卿的点评,网友们更是“炸了锅”,很多观众在下面留言说:
“每次听到董卿说话,我就觉得自己该看书了。”
“董卿的知识储备量太高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优雅的魅力实在让人难以抵挡。”
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点评!
微博评论里还有人赞叹道:“这是需要多少年的阅历沉淀啊。”
“比起貌美,她的从容、智慧更值得叫好。”
其实提起董卿,可谓家喻户晓。
她是实至名归的央视一姐,连续主持过十三届春晚,主持的节目也不计其数,其中最火的要数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
通过这两档节目,观众认识了春晚之外的董卿,端庄优雅、学识渊博,说话大气,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文化内涵。
有人说,董卿这么优秀,是老天爷赏饭吃。可哪有什么老天爷呢?她舞台上的光鲜亮丽和高光时刻,实际上都源于父亲对她从小的“魔鬼教育”。
在董卿刚认字的时候,父亲就要求她每天抄成语和古诗,并大声朗读背诵,等她稍大一点,父亲又让她抄古文、背古文。
读初中开始,父亲每年都会给她列书单,规定她必须读完一定数量的名著,还要摘抄背诵书中精彩的句子,等父亲下班回家检查。
平时,父亲也不允许董卿多照镜子,不准妈妈给她做新衣服,他认为女孩子不能花过多心思在打扮上,父亲甚至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每天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在父亲的高压政策下,董卿度过了晦涩的童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父亲的威迫下,她也渐渐爱上了阅读。
从董卿身上,明白了阅读书籍带给人的价值。她曾在环球人物对她的采访中表示:
“每天睡觉之前一个小时的阅读,这个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很多人说)你还能坚持吗?我说这个好像无所谓坚不坚持,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这是我的一个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
就像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如今的她,很好地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读书所给的气质,才是最可贵,也最奢华的。
2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阅读,就是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在这高手如云的舞台上,撒贝宁作为节目主持人的表现也相当亮眼,不仅台风稳健,看法和想法以及思维能力也是强大到可怕。
选手张安琪在“90秒即兴演讲”环节抽中了“最敬业变脸”的主题,数十秒的短暂构思后,她从态度、角度还有温度来论述了主题,已经让人啧啧称叹了。
张安琪的演讲思路:
忠于职责、微笑助人,这个思路很清晰,却也平常。属于普通人都能想到的第一个维度。接下来,我们看看撒贝宁是怎样从一个新角度来演说的。
节目中撒贝宁居然还能从这些角度之外找到更好的立意,以人性和职业要求为出发点,上升到服务的艺术层面。
撒贝宁的思路:
在常理之外又有了“人情”的因素,这个反转不仅出乎意料,也瞬间把演讲拔升了一个高度,让人印象深刻。
慧心童伴曾在知乎看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何炅、蔡康永、撒贝宁三位主持人的文学素养及主持功底?
其中一位知友的回答获得高赞,单从文学素养来说,撒贝宁>蔡康永,何炅。
因为从主持谈吐能感觉出来,撒贝宁很爱看书,而且他本人其实私下很喜欢不被打扰到生活,他有更多时间来阅读,并且有很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你们去翻一下撒贝宁的微博,会发现他的文采非常非常好,文字功底极强。从他的节目里能明显感觉出来,他不仅书读的多,涉猎很广,知识面很丰富。
撒贝宁算得上非常聪明的人,他很会发挥自己的长处,从主持风格来说,他其实更全面在三个人中。
他能在法制节目亦或新闻采访中保持那种庄严肃穆感,又有央视主持专业的hold住大场面的能力。
但他同时也能轻松把握娱乐节目,因为他多才多艺,收放自如,他在开讲啦的每次总结都非常精彩。
而且撒非常喜欢临场发挥,记得之前有镜头采访他幕后准备的时候,他说过他不喜欢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更喜欢临场来的那种闪光和激情。
确实他每次临场都非常非常精彩,而且他的幽默是从他灵魂发出的,因为他生活中就是一个这样皮的人,不是那种为了搞笑而搞笑。
他三观很正,没什么污点,也很谦虚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是个了不起的主持人。
撒贝宁节目中强大的思维逻辑也说明了,多看书阅读,会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
而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人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可以包容更多的不一致。
读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可以说你读过每本书都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阅读让人开阔视野,可以从更细致的角度理解世界。
3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阅读”,就是实打实的财富!
在这个流量时代,网红走进大家的视野,尤其是在很多孩子们眼里,当网红,走捷径,就可月入百万,相比之下好好读书显得笨拙又吃力不讨好。
新华网曾做过一个关于95后职业的调查,54%的人向往的职业是当网红。
另一项调查中,小学生被问到长大想做什么时,他们脱口而出的都是想当网红。
甚至还会有不少人讥讽“你拼死拼活考大学后996,不如我高中毕业在线直播十分钟”!
可是傻孩子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时代,流量很大,也很不靠谱,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被淘汰。
就像口红一哥李佳琦说的:“我全年无休,一年365天,要开389场直播。
每天直播6个小时,从晚上8点15开直播到凌晨1点,不敢停歇,因为你一旦不直播,流量就流失,网友就会去看别人的直播。”
你说你要早点进入社会赚钱,多几年经验,或许可以闯荡出一片天地。
但是你别忘了读书就是门槛最低的投资,亦是最易赚钱的那条路。
就拿《主持人大赛》来说,央视一向不掩饰自己对主持人学历的偏爱。
如今已经是央视当家主持的撒贝宁和李思思,当年参加主持人选拔大赛能拿到金奖,除了表现优秀之外,他们北京大学的学历应该也是重要砝码之一。
都说学历是一块敲门砖,其实央视对名校毕业的选手,也是青睐有加。
2019年全国主持人大赛节目组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晋级决赛的全国60强选手名单中的选手都很优秀。
他们是从近600位选手参与面试后脱颖而出的,其中文艺类全国30强的选手情况如表格整理。
这其中,不乏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毕业生,能够考上这些高校也都是非常具有实力的学生。
而央视主持人的薪酬福利一向很高,据说,撒贝宁的年薪有1100万左右,而这个数字却是只能排在第四。你还记得前不久大火的“28岁北大女博士”吗?
根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布的消息,出生于1991年的李琳,今年7月起获聘为该校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
年薪90万,安家费220万。这是多少人根本想象不到的数字?
还有前段时间,一则深圳年薪30万聘请中小学老师的消息,直冲热搜。
深圳龙华区教育局,招聘400位在编教师,给出的条件是:本科生年薪26万+,研究生28万+,五险一金,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8万,优先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
此外,全年带薪休假165天+。还有,今年华为制定的2019届顶尖学生年薪制方案:8位顶尖人才薪酬为90万-200万元/年不等。其中,钟钊、秦通两位博士的年薪高达201万元!
我想,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案例,用赤裸裸的金钱告诉我们:读书可以换钱,并且这样的财富来得更加体面和意义非凡;读书、阅读可以赋予我们更多赚钱的机会,而这些机会的背后是生活的底气和选择的权利。
这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是对“读书无用论”最强的打脸!
4
作为家长
请告诉孩子阅读的重要性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优越了,却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当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的教室下读书、阅读的时候,殊不知,那些山区孩子对课外书籍的渴望,我们轻易能拥有的,是他人一直所期盼的。
董卿曾在节目中说过:“最感谢的是父亲教会了我阅读,这是最最宝贵的。”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让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眼界,心态,对待事情的看法会与他人有所不同。
读书让我们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可以有更大的可能性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的工作。
快乐教育是个伪命题,虽然它在大行其道,但作为父母应该理性看待,不盲目轻信,在教育孩子时,当严则严。
当孩子在遭遇兴趣厌倦时,一定要逼他一把,因为孩子处在玩乐的年纪,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所以就需要父母来把控。
其实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那么几个关键节点,比如语言敏感期、阅读关键期、智能发育期等。
在这些时期内,一定要让孩子接受相应的学习,尤其在孩子遭遇兴趣厌倦期时,一定要逼他们一把,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摆脱平凡,成为优秀的人。
周杰伦曾在《开讲啦》中提到,小时候学钢琴时,因为太辛苦一度想放弃,但幸亏妈妈拿起藤条站在他身后,逼着他练琴,才让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没有被荒废,也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孩子的不坚持,多半源于父母的放任。
所以,为了孩子好,就要狠下心来。逼孩子一下,他会比你想象的更优秀。
哪怕孩子现在埋怨你,但将来有一天,他一定会明白你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