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学生写好记叙文其实很容易,给他一个好题目就行了

2019-11-15   读写升级

滚动作文教学法是从一种文体的一个个具体的作文题目的写作开始的。但这个作文题目决不能随意地命制。这个题目是滚动作文能否达到训练目标的关键因素。它至少起到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规定训练目标。二是提供推动学生走向目标动力。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提到,我们每次训练其实都要达成一个小目标,教师提供的作文题目其实要起到定目标的作用。我们训练一人一事式的作文,“第一次 ”就能引着学生通向一人一事式作文的目标,而“我的三幅自画像”就起不到定这个目标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训练一人多事式的作文,“我的三幅自画像”能起到定目标的作用,而“第一次 ”却不到这个作用。这就是我所谓的规定训练目标的功能。这是由题目本身的限制性决定的,有的题目只能写成某一种文体的文章。

这个题目仅起到规定训练目标的功能,那它还不是一个最好的题目,这个题目要有那么一种魔力,学生一见到它,就有想要写的冲动,它提供了推动学生走向目标的动力。

什么样的题目会有这样的魔力呢?照顾到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和心理需要的作文题目。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写作的人只须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平时出给他们的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切近他们的生活?”叶老的这段话意思是说,我们要学生写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我们要学生表达的思想必须是学生的思想实际。

题目中突出这些因素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

1、涉及“自我”的作文题。

作文题目中有“我”——显性的或者隐性的。“自我”类作文题能勾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或思考,学生有话可说了。比如:《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我》,《我美丽,因为我。还有一些作文题目中虽没出现“我”,但也可以写出“我”来,如《美好的回忆》可以写我的美好回忆。

2、时尚的作文题。

所谓的时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内容上的时尚。时代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一代人有一代人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爱写作文,命题时,就不能仅从教师自己的喜爱出发命题,而要变换角度,去了解一下学生关心的什么,想表达点什么。现在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命题时,你不妨出个“手机短信”的话题给他们写写,他们一定想写也一定会想让你教他们写;如果你面对的是一群农村孩子,也许“打工”的话题会使他们更有兴趣,因为外面的世界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时尚的另一种含义就是所命题目的形式要时尚。比如:中考作文题目是《你准备好了吗?》这个作文题目采用的是设问句的形式,既时尚又亲切,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改成《为人生作准备》,学生写作的兴趣可能就要差点了。再比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是《语文从我身边悄悄走过》,就比较时尚,用了拟人的手法,富于动感和美感,如果用《生活处处有语文》为题,虽然内容上没有什么大不同,学生写作的兴趣就要大打折扣了。

3、有表达真实思想空间的作文题。

道德取向、价值取向过于明确的题目,学生就不得不按照出题者的价值判断来写作,这样的作文中可能就没有学生自己。就会出现很多说假话的作文,长期让他们说假话,他们就越来越丧失了写作的兴趣。比如:高考话题作文题“诚信”“心灵的选择”,这样的文章立意其实已经是限定了的,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4、具体的作文题。

太空泛的作文题,诸如《谈人生》、《我的理想》等题目,学生作文易流于浮泛的现象罗列。曾经非常流行的话题作文为什么渐渐淡出命题者的视野?我想许多学生面对空泛的话题,不知道从何写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现在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重新占领了中考卷。虽然这两类题目限制很多,但越具体的限制,实际上给学生写作的指向性也越具体,这种具体的指向可以避免那种游离于文题之外的无效思维。如《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我》较《我》而言,更能直接指向作者的心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学生写出成功的作文。

现在,每天都有无数的作文题产生,但好的作文题真的不是太多。我们把训练目标定好之后,不妨分类搜集一下各种好的作文题目。一个好的题目是不应该写过一次就放弃了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它们积累起来,就像一个医生收集自己试用过的有灵效的药方。而学生作文(病文和优文)的收集也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

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谈作文的评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