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作文分都丢在哪里?一线老师告诉的秘密,家长同学不可不知道

2019-07-28   读写升级
你作文分都丢在哪里?一线老师今天把这些秘密统统都告诉你,同学们、家长们,你不可以不知道。这可是从合格到优秀的距离,这可是从普通高中到重点高中的界限。同学们,你可要仔细看好下面的题目、作文、点评和修改指导了:

题目:____之后再出发

要求: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雨林木风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60分)

原作得分:43分(满分60)

挫折之后再次出发

人生路上,有挫折就有选择,自卑者选择放弃,自信者选择再次出发。

自卑的以色列人

在《圣经﹒出埃及记》里,说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来到旷野,走了三天都找不到水喝,好不容易到了玛拉,却发现那儿的水是苦的,以色列人不由得自卑起来,大发怨言,诉苦不已。他们明明知道,只要再次出发,走一小段路程,就到了以琳,那里有泉水和棕树,可以让他们舒舒服服地扎营。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段路往往是最艰苦难行的,所以以色列人不愿向最后十里出发。但泉水和棕树永远属于坚定信心,敢于再次出发的人。

失分点 1:论据1写以色列人与以琳失之交臂,未能紧扣住题目写,没能突出“挫折”与“再次出发”。

自信的足球女孩

有一个女孩,对足球十分痴迷,进入体校后,由于自己的种种原因,她常被队友奚落。前次职业队到体校选后备力量时,她卖力地踢球,可是没有选中。教练一直在鼓励她:“下一个就是你!”她没有绝望,因为她坚信教练的鼓励,她也没有辜负教练对她的希望。她对自己说:“要知难而进,绝不气馁。”一年以后,她终于收到了职业队的录取通知书。在职业队受到良好系统实战训练后,她脱颖而出,很快成为顽强作风和拚搏精神的“铿锵玫瑰”,女足巨星。她,就是孙雯。

失分点2:论据2写孙雯成为女足巨星,但未能紧扣住题目写,未能突出“挫折”与“再次出发”。

自信固执的爱迪生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他对老伴说:“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相信自己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可是,晚年的爱迪生,在处理交流电出现这个问题时,因为“放不下”自己发明的直流电,选择了固步不前,最终“败走麦城”。

失分点 3爱迪生遭受的“挫折“与“重新出发”都表现比较到位,但这个事例为了论证什么,作者并没有想清楚。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有一定道理。自信的人勇往直前,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次次出发,一定能实现自己奋斗的目标,自卑的人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只会怨天尤人,坐享其成。如果当初的以色列人能像孙雯那样,知难而进,再次出发,等待他们的就是美味的泉水和棕树;如果爱迪生晚年选择交流电,再次出发,其成就不可限量。

失分点4:这是全文的总结段,作用是把以上三个事例的关系梳理清楚,针对“挫折后再次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此段似是而非,提出的观点陈旧而混乱。\t 

阅卷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是篇议论性散文,用三个例子来阐述“挫折之后再次出发”这个论题,但作者在叙述这三个例子时,都扣题不紧,没有很好突出题目的关键词“挫折”与“再次出发”。从而导致因扣题不紧而失分。


改作:58分(满分60)

挫折之后再次出发

贵阳考生

人生路上,难免会有挫折,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放弃,唯坚勇者选择再次出发。

以色列人痛失以琳

《圣经﹒出埃及记》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至旷野,走了三天都找不到水喝。好不容易到了玛拉,却发现那儿的水是苦的,以色列人大失所望,大发怨言,诉苦不已。他们明明知道,只要再次出发,再走上一小段路程,就能到达以琳,那里有泉水和棕树,可以让他们舒舒服服地扎营。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都在最后阶段固步不前,因为最后一段路往往是最艰苦难行的。以色列人觉得自己用尽了所有力气,已经不能,也不愿为这最后十里再次出发。他们将就着在玛拉住了下来,与那泉水叮咚,棕树葱茏的以琳失之交臂。美丽的目的地永远属于意志坚定,敢于在遭受挫折后再次出发的人。加分点1:增加了点题的文字,“再次出发”的多次出现,让读者明白无误地把握举例的意图。

坚毅女孩成为“铿锵玫瑰”

有一个女孩,对足球十分痴迷,她很想进职业足球队。进入体校后,她卖力地踢球,但由于自己的种种原因,职业队几次到体校选后备力量时,她都没有被选中。她因此常被队友奚落。进职业足球队的梦想变得那么虚无缥缈。但她没有绝望,没有放弃。她对自己说:“要知难而进,绝不气馁。”在一次次失望之后,她选择了再次出发。一年以后,她终于收到了职业队的录取通知书。在职业队受到良好的系统实战训练后,她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作风顽强和敢于拚搏的“铿锵玫瑰”。她就是女足巨星——孙雯。加分点2:重新调整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让例子中的“挫折”变成更合理,显得更大,没选中(挫折一,同时也是原因)——队友奚落(挫折二,同时也是挫折导致的结果)。

老年爱迪生走不出自己画的圈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定再次出发。当年为了发明电灯,他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但他选择了第8001次出发,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他对老伴说:“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相信自己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可是,晚年的爱迪生尽管选择了再次出发,但他始终没有到达成功的彼岸。因为交流电出现后,他始终“放不下”自己发明的直流电,他在自己的盛名面前固步不前,最终因走不出自己画的圈圈而“败走麦城”。加分点3:同样增加了“再次出发”的词频,让重点得到突出。

如果挫折之后不选择再次出发,那绝对永无成功的可能,就像当初的以色列人。所以,挫折之后请选择再次出发。当然,挫折之后再次出发,有可能会实现自己奋斗的目标,就像孙雯;但挫折之后再次出发也很可能不会成功,就像晚年爱迪生。因为要想通向成功的彼岸,不仅需要有坚韧的毅力,也要有超越自己的勇气!加分点4:把三个例子的关系梳理得十分清楚,紧扣话题“挫折后再出发”说理,层次由浅而深,观点中肯新颖。

提升方案:

在叙述以色列人与以琳失之交臂,孙雯成为女足巨星,老年爱迪生重整旗鼓三个事例时,都是紧紧扣住“挫折”和“再次出发”这两个关键词:

1 在叙述以色列人的例子,突出他们的挫败无力感,没有再次出发。

2 在叙述孙雯的例子时,重点她没有入选职业队和被同伴奚落,以此突出“挫折”。

3 在叙述爱迪生的例子时,重点写他经过重重挫折后再次出发,但没有到达,为下文提出观点做准备。

4 最后重新紧扣“挫折之后再出发”这个议题,在前三个论据的阐述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升了文章的深度。

我是读写升级彭老师,专注于12—16岁少年的阅读写作能力提升。会陆续在今日头条推出相关内容,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可以关注我哟,给我点赞。如果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请私信我。请支持原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