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音乐剧《剧院魅影》的三组卡司|华丽、鬼魅、浪漫至死

2023-06-01     有染

原标题:评·音乐剧《剧院魅影》的三组卡司|华丽、鬼魅、浪漫至死

剧照 王犁

在我的观众视角世界里: “剧院魅影的世界”是一个精致的八音盒。

从第一次在伦敦西区看原版,到后来看上海引进的巡演版,或是我看过的电影等任何表演媒介中,它始终如一地奇幻、浪漫、美好。

当这个“八音盒”上足链条,盒盖打开,一场极致的音乐、舞蹈、表演、特效机关,就如齿轮运转,井然有序地逐一上演。

八音盒里的小人偶,两位主演:魅影和克里斯汀,是盒子里最精致而庄重的存在,一黑一白,承载着这部舞台巅峰佳作的灵魂。

在首轮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上海站,即将收官的时候,我籍着看了该作品不下10场演出的契机,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三组卡司带给我的感受。

对魅影与小C (克里斯汀)演绎的想法

音乐剧《剧院魅影》原著中的人物塑造已经是经典,拿到这样的殿堂剧本,演员做到“满分还原”是首要的功课,其次才是“创新、融合个人的表演”,否则,观众就会看到不伦不类的魅影和小C。

就如同《泰坦尼克号》,你大概不会期待在荧幕上看见“各式各样的肉丝和杰克”。当然,中文版的意义肯定不是充当“字幕君”,单纯改个语言方便国内巡演。制作方也一定有它们制作中文版的理想和抱负,想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中文经典”。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演员遇到《剧院魅影》这样的作品时,“做自己”和“stick to the ”,二者之间的比重百分比,应该是几比几呢?

剧照 映洲

我个人觉得,《剧院魅影》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让演员“做自己”的作品,就如我开篇所说,它是一个经典八音盒,只要把导演所需的要求做到90分以上,角色所呈现出的作品已足够精彩、且给第一次看剧的观众留下一生的深刻印象。这也是该作经久不衰、全球化传播的意义。

做自己& 做好原版考卷”,这两件事上,六位主卡都分别完成了多少?这可能是我们去感悟中文版演员表现力的一个理性角度。

我认为,原版考卷是基础,你如果能说自己在原版考卷上已经拿了90+分,那我觉得,接下来,你才能去增加“自己”,而不是还没有很像魅影或小c的时候,就急着增加“自我发挥”的部分。毕竟,这是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的《剧院魅影》的御用演员需要权衡清楚的事情。

剧照 智芝

问题就在于,“原版答卷”真的那么容易完成吗?

当然不是。它比起“做自己”要难上好几倍,并不是你记熟了固定的调度、固定的动作、固定的腔调,保证唱歌不跑调,就算是完成了答卷,那可太敷衍了。

魅影与小C,这两个灵魂角色,对演员的声线、演唱功底,声音情感的转化、表演的情感动机、角色本身的气势、气质、都有非常非常高的要求。不走音、按部就班,只能在原版考卷上打到60分。

那么还没做到90分,怎么可以急着“发挥自己”呢?

个人对卡司的感受 (按观演顺序)

何亮辰

4月30日的带妆彩排场,也就是中文版Phantom的首批观众里,我在其中。当晚的魅影是何亮辰。

其实看到幕休的时候询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是他。上半场带着分不清演员是谁的状态去看表演,感受也相对客观。当时的第一感受:这就是“中文魅影”呀。

何亮辰 剧照 天然

何的气势、唱法都很神似西区原版的魅影。魅影虽面容丑陋,但面具之上,他是一个注重自己颜值、礼仪修养和学问的“绅士”,不发疯的时候,是非常decent的男人。而何亮辰的走位风格、有这样的大气。一张开嗓,“细如呓语,广可冲天破云”的浑厚、空间感就到位了。瞬间,我就相信了他就是掌控剧院的幽灵。这大概是因为何在意大利的歌剧学习经历,令他的声音格外有层次和冲破力。

表演上,悲情脆弱、情绪发狂的处理,何的魅影仍在把握“得体”的度,但其实我觉得,可以再暗黑、再摧毁、再癫狂、再深情一些。没有将人物的“边缘”挖到极致。

阿云嘎

阿云嘎是资深的舞台演员,也是在剧目上演前,我最信任的魅影。看了3场嘎魅影,我觉得他把魅影性格里“爱玩”的特质发挥最突出。

魅影是个长期独居的大小孩,对纯粹的追求导致他有一颗近乎童真的纯真之心,是艺术家的魅力气质,爱玩是必然。嘎老师的魅影就是如此。吩咐剧院经理做事的唱段中玩味地唱出了绵羊音、逗弄众人;出场后的走位风格,可用花俏来形容。舞台上的“嘎魅影”兴奋、激情四射,同时也情绪敏感,怅然若失。嘎老师把情感的张力完全打开了。

阿云嘎 剧照 天然

然而相对缺乏的,可能是对原著角色的一种共情。魅影虽有趣癫狂,但总归,他是如此的微弱、如此的藏匿。收放自如中的“收”,“嘎魅影”仿佛没有收回来。“嘎魅影”的脑电波仿佛也一直在影响着角色,3场魅影3种感觉。

“今天他比较调皮、那天他好像比较愤怒、上一次他比较忧郁。”大概就是这样跳跃又不安宁的感受。

但无可置疑的是,阿云嘎的演绎想赋予中国魅影一些新突破,这种突破仍在实验、前行。

刘令飞

刘令飞的表演,我感觉到了无限的诚意和倾情。倾情是刘师傅对作品的一贯作风。

刘的魅影,每一个自己设计的小动作非常多,我甚至能想象到他在家摸索角色时候的样子,舞台上他与小C的互动给我感觉是最有“吸力”的,彼此的交流更细腻丰富。

刘令飞 剧照 王犁

《剧院魅影》对于刘令飞而言,最大的挑战无疑是将魅影和他以往的一些“招牌狂人角色”拉开区别。他演过很多疯狂人物,在那么多“疯男人”中,魅影无疑是疯魔的巅峰…除了疯狂之外,他还会给魅影加注一些什么新成分,这值得每个观众自己亲临去感受。刘的舞台,总是喜欢留存这样的“空白”去和观众神交。

看他的魅影,我时刻都能感觉到他很想冲破固有表演方式的个人情绪。常规调度对舞台经验丰富的他而言游刃有余,他始终在找寻自己对魅影的解读。这份努力非常显现。

杨陈秀一

克里斯汀这个人物,声音的出彩其实是大于表演的出彩的。她是韦伯理想的音乐天使,是女神般的存在。演好小C的一个核心就是,天籁之音的气质。所以对于女演员而言,我会比较在意演唱的表演力。

杨陈秀一的声喉非常稳、音也准,但每次冲高音的时候,略有一些 “上去了就下不来”的紧绷感,令观众容易产生焦虑。切换不太灵活、鸟儿般那种蜿蜒的变化不足,美声的痕迹没有很好地与音乐剧演唱融合,或者说,融合得还不够自然。咬字太板正而带了点厚实感。

杨陈秀一 剧照 尹雪峰

表演上,杨的灵动、年轻、可爱,使她演出了小C的懵懂和乖。然而经历世事之后的成熟感转换不够明显。也不懂为什么,她对魅影愤怒时要那么地咬牙切齿,有些用力过猛。

声音的歌剧感,给她角色的演绎补足了很多分。

也是我认为,三个小C中,最接近原版克里斯汀人物气质的一个。看得出来,杨陈秀一在台下的关注点大概完全放在外方导演的要求里,功课完成优秀。但表演和声音一样,二者都还略生硬,不放松。

林韶

林韶的克里斯汀一出场,我好像看见了一位性格特别强势、又热烈的“卡门版”火辣的小C。一说台词又像是一个搞笑女的性格出来了。不是贬义词,大概是演员自身的性格没有隐藏好,有些出戏的感觉。

林韶 剧照 尹雪峰

林韶的声线有点像莎拉布莱曼。但不知是否在排练期间对歌曲的训练理解上有点跑偏,唱得音准和节奏也有不少错误。人物气质的表演上不够宽广,让我瞬间有点看“三人狗血小爱情剧“的即视感。克里斯汀的无畏和坚强都没有表现得很好。反而像一个在感情上比较冲动的都市女孩。

然而,比较有意思的是,林韶演绎出来的克里斯汀,对魅影增加了更多的不舍和留恋、表现出了深藏的爱情,这一点,她是三位中最凸显这一情感的小C。

魅影和克里斯汀二人仿佛是最熟悉的故友的感情、这一点只有在林韶这直白的演绎中意外地表现了出来。可能松散的表演反而制造出了一种直白而接地气的效果。

潘杭苇

潘杭苇的小C,比起少女感的杨陈秀一,多了一份淑女的稳重,比起炽热活泼的林韶又多了一份含蓄的温柔,好像是介入其中在性格刻画上最接近小C的一位。

潘杭苇 剧照

但声线也因为“稳”,而缺失了一些冲破苍穹的天籁感、高音天使的空灵感和仙气不足。潘杭苇小C对魅影与子爵的感情也平衡得非常接近原著的表述,不偏不倚。

潘杭苇的演绎非常饱满,也很专业,就是缺了一点神韵和气质,可能在舞台上再“无畏一些、勇敢一些”会更闪光。

个人认为:其音乐剧舞台演绎,略带着一些部分国内原创音乐剧的小诟病,就是太多话剧式的语言、肢体表演,其实音乐剧的气质是没有话剧那么写实的。话剧演员会刻画很多“生活气”的细节,这些都不太应该出现在音乐剧中。不然就会有一种“话剧+演唱”的怪异感。

剧照 尹雪峰

总体来说,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非常成功地将这部世界经典之作带给了上海的首批观众。

在这文化演艺作品逐渐回春的阶段,带给了喜欢看戏的观众们一支强心针。

它如此华丽、鬼魅、浪漫至死,六位主演和其他演员们,一同合力呈现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夜晚。

Bravo!

-剧终-

Lan

一个“爱戏如命”的人

本文落笔于上海大剧院10余场观看后

封面剧照摄影 尹雪峰

配图为剧照

经授权使用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话剧《春风十里不如你》 | 他们最后的14天,就像两人依偎在天堂

评·汉藏双语版话剧《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评·话剧《威廉与我》|这个舞台永远感激他来过

评·《四张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

评·《最后晚餐》现实主义叙事中的悲情之歌

评·话剧《单宁》|只要你不离开,我就不杀你

聊·《说唱张爱玲》|在阿那亚的海风里,走进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评·2023静安戏剧谷的三部国际剧目 | 我们的乐园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林怀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蒋瑞征 | 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 冯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倾城之恋》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 进念二十面体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b0447ca871fb740d42dab7e8b35ea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