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音乐剧《过去五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2023-11-14     有染

原标题:评·音乐剧《过去五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看来音乐剧《过去五年》在戏里戏外都印证了鲁迅先生的名言: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种不相通是从叙事开始的

人们也许看腻了一男一女的失败婚姻,但很少见到如《过去五年》般的叙事巧思:故事由女主凯西的倒叙开始,在男主杰米的正叙中结束,两条叙事线如细密的针脚交错缠绕,二人有且仅有一首歌曲的交汇点。几乎全篇独白的方式让这部爱情题材的作品一反套路,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关系中的相互性转移到了关系中的个体性。在不同的时刻,我们会听见男女主人公分别言说着恋爱初期的甜蜜、事业低谷的挫败或婚姻行将破裂时的自欺欺人,而这些无一例外都是未能向对方开口的内心独白。仅仅通过叙事手段本身,亲密关系中的疏离感就已经被象征性地编织进了故事中。

巧妙地连接起疏离的二人的是舞台中间颇具符号意味的钢琴,演员现场钢琴伴奏也是此次中巡复排版的一大特色。每当一人在讲述故事时,另一人就会通过弹琴暂时退出前景的叙事空间,达成有意的疏离;留在场上伴奏而不是完全下场,又在象征层面上将他们二人与完全的陌生人关系区分开来,巧妙地让二人在舞台空间中形成了并置,反而加强了叙事方式营造的隔阂感。钢琴不是出现在每一场戏中的具体物件,却是串起看似碎片的故事的重要联结点。

不过,他们的悲剧并非“无限接近但永不相交”,而是仅仅相交了一次就渐行渐远的人生轨迹。唯一的相交点就是长达七分多钟的结婚曲The Next Ten Minutes,在一首歌的时间里,他们终于看见了彼此。琴瑟和鸣的时刻,舞台上割裂的两个空间突然借由二人的联结而合二为一。观众很难不被四手联弹的画面感动,旋转的钢琴、交汇的眼神、飘零的花瓣、流动的爱意,这一刻的爱太纯粹、太珍贵,让我们几乎相信了希望的存在、悲欢的相通。

然后,我们发现,希望转瞬即逝。

正如凯西的A卡演员Surie在访谈中所言,这首歌归根到底讲述的是二人如何“disconnectedly connected to the other”(疏离地与对方联结)。哪怕在唯一的二重唱里,开头和结尾也都还是二人各自的独唱。一段对话被拆分成了两人的喃喃自语,歌曲结尾凯西提的问题,在开头早已被杰米一一解答:

JAMIE: No, that one’s Jerry Seinfeld. That one’s John Lennon there. No, the Dakota. The San Remo is up a few blocks. Have you been inside the Museum? We should go meet the dinosaurs.

CATHERINE: Is that one John Lennon? That’s the San Remo. Isn’t that the Museum? Can we go see the dinosaurs?

看到戒指被凯西从自己手上缓缓摘下,又被杰米接过后缓缓戴上,我们在整段关系最美的片段中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沉思。因为我们心知肚明,从此之后他将开始向下坠落,她却将愈发步履轻快;短暂停留后,他和她将分别回到只有自己的空间中,雀跃自己的雀跃,忧愁自己的忧愁,“他们”将不复存在。

作词作曲的Jason Robert Brown对于这段关系的思考或许是悲观的。处在关系里的孤独个体让“亲密关系”的概念变得值得怀疑——关系的本质是否是两个个体试图联结却永远只能自言自语的徒劳努力?在凯西故事的结尾和杰米故事的开头这两者中,Jason Robert Brown选择了前者作为《过去五年》不寻常的低落开场曲Still Hurting,在故事尚未开始的时候就宣告了终将破碎的结局,给全剧铺上了一层伤感的底色。

除了Still Hurting和The Next Ten Minutes可能是全剧最催泪的两首歌,对于其他歌曲观众似乎并不买账。

的确,在这部甚至没有中场休息的小体量sung-through音乐剧中,歌曲的戏剧叙事功能被置于最高的位置,听感上给观众留下了“平”的感受,从而失去了一部分注重歌曲旋律性的观众。加之故事本身并没有新意,两个艺术家在追梦路上相遇又错过的剧情人们已经听过太多,所以不少repo对这部剧给出了比较负面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创作者与观众的悲欢似乎也并不相通

归根到底,或许是因为这部作品对Jason Robert Brown本人的意义甚于商业意义。被诟病为俗套的剧情,实际上是创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来,具有很强的自传性。知道了这一点,忽然就理解了很多从商业角度看起来令人不解的选择,比如为什么不写几首朗朗上口、便于观众传唱的大歌,为什么不采用更新颖的故事……

答案是,因为重要的是讲述

音乐剧确实是一种非常商业化的艺术形式。此处也并非说商业和艺术不可兼得,毕竟这就是音乐剧一直以来在寻找的平衡,市场上也不乏商业和艺术都很成功的音乐剧作品(例:音乐剧《汉密尔顿》)。但对于创作者,讲述凯西和杰米之间故事——或者说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愿望比取悦观众的愿望来得更为强烈。这是一种不带有评价或说教目的的讲述,评价这段关系中的对错或是试图找到维系婚姻的法宝都并非理解这部作品的最佳方式。

《过去五年》的任务只是呈现,不管它们是令人向往的还是令人不适的。也因此可能要沉下心来听,才能听出歌曲巧妙的配器和填词与戏剧节奏之间的关联,感受到故事想借某一对都市男女的故事来表达的某些人类普遍情感,从而反观自己的生命经验,与之产生奇妙的共振。

言说至上的理念给《过去五年》带来了真实的质感,它美丽又锋利,每每拒绝回避不堪时就会毫不留情地戳破寻梦者的期待,但会给那些敢于直面生活本身的人以共鸣和慰藉。不过也正是这种经过戏剧加工的真实,给创作者、演员和观众都带来了区别于纯虚构作品的体验。创作者在重述经历的过程中实现对回忆的重构以及自我的疗愈,演员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游走在角色、自我和人类整体之间,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地回视粗粝的现实。

因为这部作品,我们都得以在舞台上重新观看生活、反思生活,努力感知人的复杂,亦努力理解人的复杂。

在看似琐碎的爱情故事中,《过去五年》试图实现的并非对真实生活的出走,而是回归——哪怕理解和联结终是一场空,哪怕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剧终-

Hedwig

年芳20剧龄6年的女大一枚

本文落笔于

10月19日晚场

YOUNG剧场观看后

配图为剧照

上海大剧院演出场次

摄影师

齐琦 江一宁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评·艾夫曼芭蕾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在 1991

评·《布莱希特的鬼魂》|布莱希特的鬼魂,邀你在光明中入梦

聊·《静静的顿河》|8小时,让上海观众坐住了

评·《根ROOTS》|规则之外的美

评·《好人赫德》|"平庸之恶"拨动琴弦

评·鼓楼西·《边城》|那个又纯又欲的边城,我们向往它的诗意

聊·话剧《代价》| 真实的家庭,深刻的普世性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林怀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蒋瑞征 | 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 冯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倾城之恋》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 进念二十面体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49b1b7280d001899cba8ba653b317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