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梁祝的继承者们》 I 18首诗意词曲化舟帆,“游历”日常继任浪漫

2024-05-11     有染

原标题:聊《梁祝的继承者们》 I 18首诗意词曲化舟帆,“游历”日常继任浪漫

《梁祝的继承者》是一部值得等待的作品,这些年一直扎在心里的音乐剧,2024年5月4的深圳映画又再次赶上了。

映画与展演的区别在于,展演为演职人员现场表演、演唱、演奏,映画为展演的录制再进行集中放映。

而这两种巡演方式也各有利弊,展演现场的观看,声效、视觉更为直接会让人更为集中,但若座位偏后或侧,易错过一些细节;映画而言,让巡演场次增多可以满足更多观看需求,并且在导演视角的带领下,看演员间的转换与表演细节会更好理解剧幕,所以映画也是特别推荐的一种观看方式。

舞台上是日常碎片的集合,触动我们每个过去的记忆,三个小时咀嚼、品味自己,明白现在的自己;舞台上是角色求舍的身影,描绘了未来的憧憬,三个小时思考、定义自己的未来,厘清现在的自己。

“继承者”里的英台与原著一样,是浪漫的化身,为了自我不断挑战与付出。

曾经以为,浪漫只是仪式感,但导演戏中浪漫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不计较是否有结果,只要觉得它值得,就会勇敢的把自己奉献给它的态度。

在浪漫的世界里,付出与回报从未有着初始的对等关系,而是在勇敢行动后满满感受过程的美好,收获阶段的意外之喜。

林奕华导演的作品,一直都“拒绝一键化”、“点到为止”、“请勿深陷代入”,始终留空间与辩证给观众,让观众看到远方、回归自身、再回顾过去、最后明白现在。

“多人共饰一角”拒绝轻易认同或代入某个角色,唯有细细去品演员的转换及歌词中的质问,才能更多的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梁祝继承者》也是如此,拒绝“单击一个按钮”就让观众迅速进入,拒绝观众只是进场感受一些声效的炫目,拒绝观众只是被动接受讯息或结论,拒绝观众只在整部剧中深陷一种情绪或一个触动,而是将简单的梁祝故事拆解为艺术、爱情、自我、态度、思念、性别、规则的思考命题,开启一场关于生命自我认知的思考。

全剧分上场-喜剧,下场-悲剧。

上场用各种日常的场景,分享不同命题的思考,是成长;

下场用一连串的大事件,把情绪叠到了更高潮,是升华。

马文才成名曲,道出这个世代的现实,也道出追求自我将面临的社会环境挑战;

父亲的自画像,道出多数父母的期许,也道出追求自我将面临的家庭情感挑战;

终要面对现实,当说词开始真实,当疯癫成为普遍,当荒诞变成荒凉,现实终究会让人的力量变得可笑,道出妥协之下的无奈;

拜访老师,原来最后的遗憾可以由艺术来弥补,所有的错过在艺术中可以再次重逢;

无常离世,老师成为了一张静物画,成为艺术品,让自我实现的方式得到具像化;

最美化蝶,用操偶方式表达的化蝶配上灯光效果,唯美又真实.....

你有在美术馆哭过吗?

没有,但是我已经在剧院哭的停不下.....

阴阳相隔,是思念让梁在祝的画前好似看到祝,好似对话又好似自言自答,深深的思念与不舍,溢出满屏,换来全场不舍的泪水:

“这人间苦什么 怕不能遇见你”

“有一种瞬间叫不朽”

“有一种常常叫无常”

“你会在美术馆想起我吗”

“我会在美术馆想起你吗”

“再来时 带一朵花”

-剧终-

沈忆馨

或许没有才能表达更多

但永远怀着热忱体会每份用心的故事

落笔于2024年5月4日深圳滨海艺术中心观看后

配图为剧照

来自制作方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更多阅读可点击

金士杰| 张艾嘉 林怀民 |刘敏涛

佟欣雨 |丁一滕 |杨易

史依弘 |蒋瑞征|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冯英|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张晋浩

张志林|方书剑 |张会芳|古佳妮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82cb3afd65ebe2233ec4db17629ae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