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视野”新常态下的全新改变

2021-01-12     有染

原标题:“更新视野”新常态下的全新改变

疫情,给全球的剧场 (theatre)演出行业带来的影响,是没有人可以回避的。自2020年初以来,全球不同地区的剧场从业者和创作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试图做出努力,期望在特殊的事情,做出突破。

显然,一年之后,有的打通了更多方向,有的发掘了未知潜能。这一年面对“困境”,似乎成了常态;在此之下,一年前的各种应对策略,显然已经不是权宜之计,需要在新常态之下,探索更多可能性,力图真正的改变。

《有染》用两期内容的篇幅,介绍的“更新视野”(ReNew Vision),就是这样的一种改变。

“更新视野”《威尼斯石头记》&《空气颂》|给技术以温度,让艺术更深度

疫情生态之下,你的观看“视野”,也需要“更新”了

今天我们邀请到香港新视野艺术节办事处的经理 吴子龙先生,为大家做更多详细的分享。

原内容为问答形式,经编辑后,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成文。

缘 起 与 动 力

核心词

网络 演艺平台 新视野艺术节 疫情

“更新视野”网站首演

简单说,“更新视野”(ReNew Vision)是个全新的 网上演艺平台

该平台,是因为疫情影响,2020年新视野艺术节被迫取消;由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搭建,让艺术家们得以继续创作,同时继续为大众提供表演艺术节目于网上收看。

目前,推出包括 《威尼斯石头记》《线上大台主》《耳震荡》《See 字进入》《空气颂》在内的多台节目和项目;以此,积极安排海内外的艺术家一同跑到“线上”,进行各种新尝试,并以此作为口号,为2021年全速启动的新视野艺术节敲响前奏,迎向更多的未知与挑战。

手机版《威尼斯石头记》界面

电脑版《威尼斯石头记》界面

新视野艺术节将于2021年以全新面貌再现,届时将会和“更新视野”一起,双线并行,同步提供网上节目及现场演出。

挑战与新思

核心词

双线并行

因疫情而诞生的“更新视野”是个机遇,让我们反思生活:

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并非理所当然

我们与艺术家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开辟新天地。在2021年,新视野艺术节将以全新面貌再现,双线并行,同时提供网上节目及现场演出。

网络是新的趋势。我们认为线上节目与剧场演出互补长短,甚至相辅相成。借此机会,我们积极与艺术家探讨节目在线上和线下共存的可能性,对主办方而言,反而有更大的可塑空间。

“更新视野”打从开始就以全线上演出模式去构想,提供一个平台,让艺术家继续发光发亮。

因为线上呈现,创作者难以即时接收观众的反馈。所以这次“更新视野”特设3个现场串流直播,提供实时与艺术家交流的机会。艺术家更可在社交媒体分享创作成果,让更多观众认识自己的作品。相比剧场的座位总数,接触人数可能更多。

此外,“更新视野”秉承新视野艺术节的使命,鼓励跨越文化、界别及地域界限的创作,精挑极具前瞻性、破格创新的演艺作品,借此扩阔观众视野,鼓励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发掘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

新视野艺术节同时致力促进本地与海外艺术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培育新锐,委约新作并向外拓展,把本地原创作品带往国际舞台。

联合与融合

核心词

跨区域合作 跨领域合作

秉承新视野艺术节的使命,“更新视野”展示 跨越文化界别地域界限的网上作品。 节目在支持香港艺术工作者的同时,亦促进了本地与海外艺术家的交流。

由英国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兰伯特舞蹈团、59制作及卡尔‧史杜联合出品的《看不见的城市》,原为2020年新视野艺术节的开幕节目,因为疫情持续,顺延至2021年。我们与创作团队商讨,并委约英国的创作团队与香港艺术家──包括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邵志飞教授(Prof Jeffrey Shaw)及学生,还有两位年轻舞者李伟能、马师雅──从《看不见的城市》撷取片段,以虚拟实境科技另创网上作品《威尼斯石头记》。两地艺术家克服疫情期间的地理障碍,利用实时视像沟通交流,以动态捕捉(motion capture)技术在香港摄制两位舞者的演出环节,让香港艺术家有机会参与世界级的演艺制作。

左上:李伟能,舞者(动态捕捉)

右上:Nicol Scott (59 Productions)

Senior Motion Designer 资深动态设计师

左下:Matthew Rich (Rambert)

Rehearsal Director 排练指导

右下:Lysander Ashton (59 Productions)

Director 导演

《空气颂》则是另一部跨国联合的作品;以音乐宣扬环保信息,音乐艺术总监贝臻雅博士(Dr Eugene Birman)把大数据融入音乐创作,分析相关的空气污染数据,再编写乐曲。

长约80分钟的《空气颂》,配以视觉艺术总监伍韶劲及其创作团队的光影媒体装置,并由格林美及普立兹得奖乐团“声音剧场”(Theatre of Voices)与香港儿童合唱团在香港公园的温室现场演唱。

《空气颂》作品动态截图

因为疫情,来自丹麦的“声音剧场”改以全像投影(hologram)参演,反而丰富了演出的层次。数码化的“声音剧场”与现场演出的儿童合唱团互为对比,相映成趣。艺术家更精选当中的5分钟,制作了虚拟全景版本,以大气层、昆虫的视角去看表演。

虽然现场观众人数因为疫情有所限制,但演出于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可谓双线并行的首次。

新视野艺术节会在将来委约更多新作、呈献更多 首演,尤其重视 跨界破格创新等特质,如以多媒体方式呈现文学、舞蹈、 戏剧、video mapping、电影、新音乐、古典的作品。

-剧终-

配图由香港新视野艺术节提供

经授权使用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评·《作家在地狱》 | 走过地狱的荆棘,追逐光明的方向

众人谈·年终 | 这一年剧场去得不多,书倒是没少看

评·舞台剧《回廊亭杀人事件》 | 因为长得丑所以注定悲剧吗?

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 打工人,别忘了,还有明天和希望

评·专属版《宝岛一村》 | 北海的冰化了,春天来了

聊·《阿波罗尼亚》 | 是时候在小酒馆来看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剧演出了

精致地进剧场 | 我在观看歌剧演出前,通常会做哪些准备

评·进念二十面体·《魅》 | 钢琴与说书,如幻似真的魔法

评·香港话剧团《骄傲》|有关性压抑的种种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 桑吉加

张晋浩 |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林怀民 | 蒋瑞征 | 黄俊达

《伪君子》 | 《安魂曲》中文版 | 《手提箱里的死狗》

《夜半鼓声》 | 《秃头歌女》 | 《奥赛罗》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当代剧场版《等待果陀》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LPW93YBubk3rjNbTG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