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把碎茶当回事,它可是能从侧面体现白茶的品质高低

2019-12-11   白茶家族

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不许转载!

文 | 白妹子

01

早晨起床,刚睁开双眼,就发现透过碎花布帘的阳光,轻轻地掉在了棉被上。

还有一些微微的光,慵懒地趴在了脸上。

看来屋外的天气应该很好,可以出门约上村里的小伙伴踢毽子了。

虽然还是懒散地躺在软软的床上,但是已经萌生的这个想法,却不停催促着小白起床。

在冬天,起床还是要一鼓作气,不然会被冻得又失去了换衣服的勇气。

看着布帘上的小碎花,它们好像在暖阳的照耀下,不停的跳跃,显得十分调皮可爱。

好了好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于是,便赶紧穿上棉衣,吃好早饭,和小伙伴一起,去村里的空地上踢毽子。

刚扔起毽子,手机就在口袋里震动了下,谁在这时候发消息?

回过神来,毽子已经掉到了,只有几根枯黄杂草的黄土地上。

算了,先看下手机吧。

拿出手机一看,有个茶友留言了。

他问,买到的寿眉饼里有碎茶,这样的白茶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这个……得看情况。

02

品质好的寿眉饼,含水量达标,叶片很容易捏碎。

在每年的采茶季过后,小白都会看到老白在做白茶。

虽然只有萎凋和干燥这两个步骤,但是老白的却显得非常忙碌。

因为刚采摘下来的白茶,需要及时的薄摊薄晾,保证茶叶水分能在柔和的阳光下散发。

然后再用文火慢慢地烘干,让它里面多余的水分能够蒸发,使其含水量达标。

慢工出细活,只有精心呵护白茶,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如果制茶时,没有将萎凋和干燥做好,白茶内部就会存在多余的水分

有些制茶师在萎凋时,没有及时薄摊,就会让茶叶渥堆。

这样的操作,就很难将白茶里面多余的水分散发,品质也就由此受损。

一般白茶的工艺好,品质好,轻轻捏它的干茶,就很容易将其捏碎。

像是“咔嚓咔嚓”的薯片一样,脆脆的,很粗砺。

但是,如果工艺不好,品质不佳的白茶,里面的还残留着多余的水分,它的干茶便不易捏碎。

摸上去的时候,没有干茶的干燥,软软的,很有韧性,这样的白茶含水量就不达标。

所以,茶友们不要觉得白茶里有碎茶,它的品质就不好。

这不是正好从侧面体现了,自己买到的白茶含水量达标了吗?

03

但是,判断白茶的品质高低,还要看里面有多少碎茶。

品质好的白茶里,难免都会有一些碎茶。

因为它的茶叶很干燥,在制作、包装的过程中,难免都会弄碎一些。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白茶里面的碎茶含量不会很多。

正常情况下,只有在箱子或是铁罐底部有些许的碎茶。

若是随手取出一把茶叶,都是碎茶,几乎看不到完整的叶片,这样的白茶品质就不佳。

有可能是商家在里面偷偷掺杂了一些箱底茶,或是残次茶。

好的白茶无论是在哪个流程中,都是小心翼翼的,怎么会让它的干茶大量碎裂呢?

就拿白毫银针来说,它的结构是一旗一枪。

品质好的银针拥有肥壮的芽头,然后旁边衬着一片小萼叶。

所以银针不容易碎,出现碎茶的情况也很少。

即使是梗叶粗大的寿眉,有心的制茶师傅,或是茶商,也会尽量避免它的茶叶碎裂。

毕竟将全是碎茶的白茶拿来冲泡,或是煮制。

它的茶汤无论是在香气上,还是在滋味上,都会略差一些。

但是,茶友们也不要将这些碎茶丢掉。

如果是品质好的白茶,丢掉不是很浪费吗?不妨将这些碎茶利用起来,还会让白茶更加好喝呢!

04

泡茶时,应该怎么处理碎茶?

小白在手机上,和刚才那位茶友说了这两种情况后,他便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寿眉饼的碎茶状况。

然后发现自己买回来的茶饼,只有底部有些许的碎茶。

虽然这个结果让他很开心,但是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这些碎茶。

其实,茶友们在冲泡白茶时,可以在整茶里,适量的搭配碎茶,称到5克。

因为相比整茶,碎茶和沸水的接触面积更大。

当碎茶被100℃的沸水浸润后,里面的物质析出,在同时间里,也比整茶更快更多。

将碎茶搭配适量的整茶,可以让冲泡出来的茶汤风味更醇厚。

药香,花香,毫香的释放也会更加浓郁。

但是,在冲泡的过程中,茶友们一定时刻记住,要快出水。

碎茶本身的内质物析出就比较快,比较多。

如果速度较慢,让茶汤坐杯过久,就会让冲泡出来的茶汤变苦变涩。

在出水的过程中,难免都会有一些碎茶叶底掉到茶汤中。

这些叶底,不仅让茶汤看过去不大美观,还影响了茶汤的滋味。

面对这种情况,茶友们不妨在冲泡前准备一个茶滤。

或者,大家也可以将碎茶装在茶包里。

如此一来,不就可以防止碎茶叶底掉到汤水中吗?

05

生活中,茶友们如果买到有碎茶的白茶,它的品质不一定就不好。

因为品质好的白茶,非常干燥,叶片是很容易捏碎的。

如果在购买白茶时,茶商和你说,他们家的白茶都没有碎茶。

那茶友在购买时就要小心了,这其中可能就存在问题。

白茶里没有碎茶,它的含水量可能就不达标,这样的白茶你还敢喝吗?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白茶里面的碎茶含量也不能过多。

所以,茶友们在购买白茶时,无论遇到哪种情况,都要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在学习白茶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

欢迎关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